“好矿长征文”:九里山下矿山情 |
|||
——记全国煤炭工业协会支护专家、徐州矿务集团夹河煤矿矿长权景伟 |
|||
煤炭资讯网 | 2008-6-17 18:11:05领导访谈 | ||
徐州,是驰名中外的古战场,在6000年漫长的历史中,记载了大小300多起战事,让这块土地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今,在著名的九里山下,江苏省六大主力矿井之一的夹河煤矿,却成了人才必争之地,因地下藏有黑色太阳石,愈发吸引“当代后羿”前来“搭弓射箭”,追获这“黑太阳”。尤为重要的是,夹河矿一位核心人物在这座明星企业的核心位置上,发挥了核心作用,让人们瞩目仰视,他就是夹河煤矿矿长权景伟。 今年44岁的权景伟,工作履历相当简单,23年只干过两个单位,一是徐州矿务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一个是夹河煤矿。在生产技术部20年中,他埋头苦干,精心钻研业务,从一名中专生到拥有硕士学位,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煤炭工业协会支护专家,权景伟用他那并不算高大的身躯书写了巨人般的精彩人生。但这并不是他的最显眼点,最吸引十万徐矿职工眼球的还是这几年他担任夹河煤矿主管矿长的几年间所取得的一连串骄人的成绩,在深部开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矿井产量稳步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始终保持集团公司第一方阵。在高瓦斯、高地热、高地压的环境中,杜绝了各类事故,实现了建矿38年以来的少有的第六个安全年,在岗职工人均收入为32096.53元,剔除效益奖,同比增长29.94%。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理念,精细的工作方法,带领6000名夹河职工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工作难关,攻破了一道又一道的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攻坚神话,使矿井迅速走出了低谷,实现了安全、生产、效益、企业文化四丰收,被集团公司表彰为二星级文明单位、被徐州市授予“五一”劳动奖章,他本人也荣获了先进个人称号。 革新,铺就专家之路 1983年,20岁的权景伟从徐州煤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旗山煤矿实习。从课堂到工作面的转变,让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有一丝欣喜,有一丝害怕,还有一丝感叹。欣喜的是终于参加工作了,成为了伟大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员;害怕的是井下的环境处处隐藏着危险;感叹的是煤矿工人高强度的劳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欣喜、害怕的感觉渐渐地淡去,但工友们每天重体力劳动和恶劣的井下环境却紧紧地萦绕在他的心头。“尽我所能为他们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刚入矿山的权景伟暗暗地立下了誓言。一年后,他被调入集团公司生产技术处负责掘进技术工作,他潜心研究掘进巷道顶板支护工艺,大胆地将锚杆支护技术引入到锚喷支护中,改变以往岩巷锚喷支护工艺,提出了岩巷工艺改革新观点,从本质上解决了多年来锚喷支护的关键问题,并得到全面推广应用。随后,煤矿井下支护用高强型塑料平网、尾部无螺纹自锁式非金属锚杆等高新技术又先后应用于生产现场,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逐渐形成了以他为技术核心的徐州矿区煤巷锚杆支护技术新体系,填补了国内煤巷支护技术领域的空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多年来,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共完成科研项目20项,4项达国际先进水平,10项达国内领先水平,6项达省内领先水平;获各类科技进步奖27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1项、厅局级特等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15篇;参加编写专业论著2部。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他先后被评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巷锚杆支护推广应用“全国十大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徐矿集团十大杰出青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特聘为支护专家,当选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被国家劳动部聘为煤矿系统职业鉴定高级考评员,当选为江苏煤炭学会会员。 创新,洞开生产之道 2006年,是夹河煤矿历史上最为低靡的时期。安全事故频发,矿井产量低下,职工士气低落,矿井发展犹如走进了沼泽地带,举步维艰10月28日,受集团公司重托,权景伟临危受命走上了夹河矿主管矿长岗位。 上任之初,权景伟并没有像其他新官一样烧起了三把火,而是默默地扑下身子,到井下一线,爬迎头、穿老塘、走旧巷,详细了解井下生产现状;到职能科室,翻图纸、查资料、调档案,仔细研究矿井地质资料;到基层区队,谈工作、聊家常、话局势,全面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井下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症结,井下采区今后最佳的生产布局,干部职工翘首以待的发展方向,渐渐地在权景伟心里明朗了起来。 三个月后,权景伟放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对生产布局和采掘区队进行整合,走集约高效之路。将原来的三个采煤区队整合成了两个综采工区,5个掘进区队整合为3个掘进工区,并将井下原来多头多面生产精简为两个面八个头生产,将原来的“两综一高一炮”生产格局逐步过渡到了“两综”集约生产格局,使生产布局更加合理,机械化生产效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科学合理的布置立即产生了效应,4月份,该矿就创出了生产原煤17.97万吨,单月主井提升有25天超过千勾的好成绩。 随后,他又制定出台了井下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对采煤工作面回采,掘进工作面生产,采掘、巷修、准备的单项工程,机电、运搬、皮带、通风及其他单位职责范围以外的单项工程,防突打钻以及采掘工作面设备安装、拆除回收、巷道卧底、修护等工程,都界定了责任范围,明确了承包单价和考核标准。这一制度的出台,改变了以往基层单位嫌人少,甚至出现了部分单位主动向矿上交人,嫌人多的局面。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空前的高涨,全年共提升原煤170.4万吨,剔除煤质因素超计划产量26.2%,其中11月份综采一区7443工作面单产达到9.03万吨,刷新了该矿建矿以来单面生产水平最高记录。 面对井下“三高一突”、工作面断层多等困难,权景伟推出了单项工程“封闭式垂直管理”模式,矿副总以上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中层干部,三班现场盯控,会同工区跟班干部狠抓规程措施的落实兑现,创出了施工效率、节支降耗、安全效果、工程质量四个新水平,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和安全保障系数。 预警,推开安全之门 刚刚上任时,“安全”犹如一道鸿沟摆在了他心间。怎样才能跨过安全这道坎呢?这时,一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映入了他的眼帘,对,在矿井安全生产系统中全面推行安全预警管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安全隐患,避免各类安全隐患的孳生,不就能达到目的了吗?随后,《夹河煤矿安全预警管理办法》、《夹河煤矿生产预警管理规定》、《夹河煤矿煤质预警机制及管理办法》、《夹河煤矿井下高温热害治理预案》等一份份安全预警管理文件应运而生。明确要求矿级领导要提前半年考虑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发出预警;科区级领导要提前一个季度考虑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发出预警;副科区级领导要提前一个月考虑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发出预警;班组长要提前一周考虑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发出预警。同时,对职能科室和基层单位提出了具体的安全预警要求,并建立了安全质量“互保、联保、关联”机制和安全风险与收入挂钩考核机制,从严执行业务保安责任制和跟值班制度,专门成立安全质量督察大队,对安全关键环节实行24小时现场盯控。 2442和7446工作面是夹河矿去年上半年主采工作面,该矿地质科、技术科依据安全生产预警管理规定于年初就发出了断层预警,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过断层方案,使综采一区、综采二区在工作面过断层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安全顺利渡过断层带,为去年上半年拿下安全生产原煤89.8万吨的高产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2445材料道上方有多达3万多立方的老塘水,该矿地质科、技术科、安监科联合超前发出了预警信号,并安排监督人员进行探放水,确保了2445材料道在掘进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鼓励生产一线单位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主管理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违章行为,强化职工遵章作业意识,提高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水平,杜绝各类事故,实现矿井本质安全,他在全矿原煤生产系统内大力开展了无三违区队和无三违班组创建活动。为了避免个别单位产生误区或者投机取巧,他亲自牵头挂帅专门成立了创建无“三违”区队、班组活动认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创建无“三违”区队、班组活动认定管理办公室。对年度内单位申报无“三违”区队、班组,且月度实现次数最多的,并符合年度安全先进单位或班组评选条件的,矿在年度评选时,前三名的区队或班组将直接进入安全先进单位和安全先进班组行列。有了这种激励手段,使三违现象大为减少。 亲情,融化职工之心 权景伟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幼年艰苦的生活经历,使他深深地理解普通职工的生活之苦。因此,他的情感天枰自然而然地就向职工们倾斜。关心职工,爱护职工,为职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权景伟一贯坚持的原则,于是很多职工和他成为了好朋友。他信奉的理念就是让职工感到踏实。2007年以来,夹河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由于地温高、地压大、瓦斯突出、接续困难、会战频繁,直接影响职工的体力和人身安全,尤其是多年让职工感到畏惧的高温热害,成了最让权景伟担心和头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让职工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他四处调研,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帮助下,果断决定上马井下降温系统。先后投入1700多万元研制试行井下降温系统,抽调5个单位投入系统降温工程安装会战,历时5个多月,安装降温管路9800多米,运送降温设备510多车,确保了降温系统在高温来临前投入运行。降温系统的投入运行使工作面的温度同比下降了三度以上,降低了工作现场湿度,使职工现场工作的舒适度大为增强。同时,他又牵头超前制定了《井下高温热害治理预案》,加强了高温热害防护知识宣传教育;拨付专项资金对在高温区域的作业人员进行了全面免费体检,对不适应高温区域作业的人员进行了岗位调整;对高温区域实行了6小时工作制;在井下高温区域各头面建立了清凉休息室;在井下-800水平专门设立了茶水站和医疗站;职能科室、地面单位组织人员轮流为一线送清凉;拨专款为高温区域职工送营养工作餐;在地面设立了两处纳凉区。这些举措的实施带来了丰硕的回报,去年整个夏季,该矿无一人中暑,职工身上红肿溃烂现象也大幅下降。 为了保障职工的安全,他主张不断压缩非生产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相继投入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先后注入1776万元用于瓦斯监控、抽放及突出治理,对回采工作面实施了瓦斯高位抽放、本煤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从而有效地预防了煤与瓦斯的突出;投入资金建立了瓦斯电脑监测监控系统,实行24小时无盲区监测监控井下各头面的瓦斯指标。投入资金对井下供电系统及设备进行了改造和更换,实现了地面调度室内对-800泵房进行停送电控制。大量的资金用于井下质量标准化建设,使采掘头面达到了美化、亮化要求,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有着30多年工龄的巷修工区职工陈思云感叹地说:“参加工作33年了,目睹和参与了井下质标化建设的历程,现在的工程质量让我们在现场工作时,心里感到踏实。” 让职工感到舒心。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井下的工作地点离井口越来越远,工人如果徒步从工作面跑到井口,需要走近十里的路程,其间还要经过数个坡度较大的长达500多米的上下山,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为了让职工能保留更充沛的精力、体力投入到现场工作中,让职工在一班劳累之后能够轻松地上井,权景伟在深度调研之后果断决定在原有的-800斜巷猴车运输基础上,又上马安装运行了-1010斜巷猴车运人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职工上下山时的劳累;增加了5台电瓶车用于大巷运输人行车,既提高了大巷运输的安全性,又有效解决了职工乘车问题;及时调整了井下运输人行车的运行时间和间隔时间,保障职工能够随时坐着人行车上下班。同时,为了缓解职工上下班猴车运行的高峰阶段,他还向集团公司申请运行了斜巷运输人行车,既缓解了猴车高峰运行压力,又缩短了职工上下班时间。 在工作中、生活中想尽一切办法关心职工,他更是体贴职工。冬季,该矿机电科灯房东面有扇推拉门玻璃坏了,寒风袭人,灯房工作人员只得多穿衣服御寒,由于职能部门人员反映迟慢,几天内一直无人过问。他下井途径此处时,细心地发现了这一问题,第二天在早调度会安排宣传科进行电视曝光,当宣传科人员扛着摄像机进行采访还没有结束时,有三四个部门争先恐后地把推拉玻璃门装好了,灯房的女工们会心地笑了。 在炎热的夏季,为了让职工能够得到充分休息,他要求基层各单位将工区的办公室、会议室腾了出来,全天候开着空调供职工休息,此举让职工们称赞不已。去年,该矿还为符合条件的51名离退休职工和66名在岗职工落实了房补政策;对全矿1500多名采掘井下职工和1000多名女工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 让职工感到温暖。权勤力原是夹河矿准备工区一名劳务派遣工,他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工区生产中的骨干。由于家庭原因,权勤力于去年底和夹河矿解除了劳动合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原本浑身都是干劲的壮汉子,在解除合同后回家不长时间竟然患上了重病,并于今年年初病逝。权景伟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因为他解除了合同而不问,并且说:“只要是为我们矿井安全生产作出奉献的人,我们永远都不能忘了他们。”1月17日,当他带着相关人员冒着大雪驱车来到权勤力位于安徽萧县的家中时,权勤力的妻子早已是泣不成声,一下子跪在了他的面前,感动地说:“真没想到权矿长能来,不仅送来了捐款,还帮着料理后事,这份情我们会记住一辈子的!” “从建矿时起我就住在这‘老八栋’,三十多年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舒服过。你看,矿上将‘老八栋’整修一新,统一为每户建造了厨房,还有一个独立的院子,安装了崭新塑钢窗和实木门,门口还有花坛绿地,空气特别清新。平常可以到老年活动中心去打牌、聊天,还可以到健身器材处锻炼身体,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没想过,现在却是我每天的生活。”66岁的夹河矿退休职工张后义老人高兴地说道。老人所说的就是夹河矿西工人村,以前这儿可是垃圾满地,楼前到处都是私自建造的简陋小屋,既不协调,也不安全。权景伟到现场查看以后,拍板决定投资830多万元对矿内两幢单身职工宿舍楼、西村小区和矿区三条道路进行了全面改造。为了解决职工自己做饭的问题,他还专门要求房管科在宿舍楼中腾出一间房屋改造成集体厨房,既解决了职工做饭问题,又避免了职工在自己宿舍内做饭带来的安全隐患。 一次,一名职工找到他,说自己在交换住房时,多交了一万块钱,始终拿不回来,他立即安排职能部门人员调查落实。很快,职能部门人员查清了事实,原来是职工在参与房屋置换过程中先期交纳了置换押金,房子置换后,房管部门总计收到的房款是正好的,争议的款项可能是在置换房屋的几名职工间有出入,因此一直未能解决。他了解实情后,把房管部门的主管领导找了过来,对他说:“作为职能部门就是为职工服务的,不能因为这是职工间的纠纷你就不管了,毕竟还是通过你们部门经办的,你们要把这件事情解决好,不能让职工为此焦急,更不能让职工吃亏。”随后,他安排职能部门先向财务借款返还这名职工多交的房款,然后再向相关职工追缴。事后,这名职工逢人便夸,有这样的领导真是我们的福气。 2007年8月13日晚7时,综采一区职工潘祥富在下班回家的途中突然被对面疾驰而来的汽车撞伤,被送进医院抢救。闻听消息后,他立即赶到医院看望,并帮助照顾该同志和手术治疗中的一切事务,经过一夜的忙碌,潘祥富还是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夜未合眼的他顾不上休息,又赶紧为其料理后事。看着还在求学途中未成年的孩子和痛苦欲绝的潘祥富妻子,他的眼睛也开始模糊了起来,掏出了身上所有的现金塞到了潘祥富妻子的手中。职工听到消息后,也纷纷伸出了友爱之手,潘祥富的家人感动的泣不成声。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温情的场面不时地出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权景伟的办公室,有两幅浑劲笔法写成的座右铭书画,一幅是“手比头高”,一幅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权景伟始终铭记这两句座右铭,用他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和职工的赞誉,用他的睿智和坚韧规划着夹河矿明天美好的蓝图,谱写了一曲高亢的乌金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