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奇随笔:还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五、六) |
|||
煤炭资讯网 | 2008-6-11 15:05:35散文荟萃 | ||
早上起来吃棕子,俺没有吃在“当下”,想起屈原“魂兮归来”的呼唤,继尔想起汶川的震灾,不禁潸然泪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不过这二十多天里,俺也看到了更多的感动场面,“我们泪眼相望,我们更加坚强”,俺们的民族,“魂兮永存”,这真令俺欣慰。
但是抬头再看看阴沉沉的天,却已失去了上街买些换季衣服的兴致。便怏怏地打开机子,就又看到甩队和甩慧送棕子来了,俺便亲自笑了,俺还以为俺的这些老同学当中的铁杆甩友们看俺一说再说又说还说,便“众女妒余蛾眉兮”了,而不搭理俺了呢,却原来他们皆在静静地听俺上课,一脸“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样子,俺就亲自开心起来,“亲自俺得意,脸上笑嘻嘻”。兰弟你也莫问“甩队是何方神圣,是否甩的都掉队了”,更莫怪俺只对你和霜弟飘妹还有小小鸟等等一系列朋友们只回答“笨”的意思乃“从竹从本”,为甚“从竹从本”呢,这个么,事情吧,是这样的,怎的样的呢,原来吧,俺么,在这个初夏的“竹”林里,给俺的老同学甩队上课,你只要潜下心来听,然后呢,也拿个“本”子认真记录便可也,如此“笨”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便是“从竹从本”了也。哦,老姐儿这么有来头而且这么清高的人都在庄先生和皮尼师的鼓动下居然还专论俺的文字么?好生了得,是的是的,当然值得庆祝,瞧瞧吧,俺亲自一高兴,便再给你解一个字,就解一下这个“庆祝”的“庆”字吧,这个“庆”字呢,“从广从大”,也就是说呀,一个人唯有放下“自大”走到“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去,参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庆贺”,这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嘛。 为甚呢,因为吧,唉,俺还给你解一个字吧,比如这个这个,“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这是唐宣宗还没有成为唐宣宗的时候,和他的同学也是后来的大师级人物不过当时也还没被称为大师的黄檗一起游山玩水时对出来的句子,当时他们都还算是小和尚吧——是师兄弟的关系,从师于百丈大师,这个百丈大师好生了得呀,“百丈清规”就是从他那里来的,后来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丛林制度都在遵循他的这个“百丈清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这个话头的箩筐也不小,与李翱后来问药山师的那个“如何是戒定慧”有关,也不算题外话,但俺们也就姑且放过去可也——当时唐宣宗和黄檗俩人在一个瀑布前玩的煞是尽性,唐宣宗兴致来了要作诗,并且让黄檗先来,就有了“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这前两句,这就有些个修道的意思嘛,与前面说到的那个尼师“芒鞋踏破岭头云”一样,这是为甚呀,寻那个“竞日寻春不见春”的那个“春”呗,那个开了悟的“春在枝头已十分”的“春”字好生了得呀,当然“出处高”嘛,而唐宣宗接下来的两句呢,“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也真个是气象万千哪,但是露了他修道只是权且之计的马脚了嘛,这与他另外的诗句“日月都从肩上过,山河尽向掌中看”全是一样的气派,不过这也没甚错,“诗言志”嘛,后来他的那个宣宗当的还算有模有样,俺也就亲自满意了。 对了,兰弟,俺要与你解的那个字,就是这首诗里的那个“大海”的“海”,这个“海”字么,“从水从每”,也就是说,人吧,这个东西么,是极容易自大的,几乎“每”一个人,只要肚子里有些个墨水,哪怕只三点二点的“水”,就以为自己是大“海”了,唉,人哪,想起人的这个自大,俺亲自姑且头直摇。咦?今天俺亲自开心,俺还给兰弟解一个字吧,比如这个“姑且”的“且”字,“从月从横”,这个一横么,姑且就代表大地吧,月亮这个东西么,好生纯洁呀,但是呢,若是落到地上以后呢,只能“姑且”了。虽说是“差别心”不可有,应当“以平等心待一切物”,但是呢,转换到更高一层境界以后么,又倒转过来成为“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了,所以说,有些个事,“理则顿悟,事非顿除”嘛。兰弟呀,俺亲自没有对你和俺的同学甩队厚此薄彼嘛,今天给你解了好些个字了,俺也不管说文解字里怎的解的,反正俺与你解的皆是俺自己的亲自专利,你“从竹从本”地参用可也。 呀呀呀,只顾着给兰弟解字,忘了这个“事非顿除”还得“因次第尽”了。不过么,这个“事非顿除”到底怎的才能“因次第尽”呢?这这这,怎的话越说越多呢?再从哪头说起比较好呢?“不知要说啥,容俺喝口茶,喝完茶以后,又该下课啦”,真有些个亲自累煞,也该午睡一下下了,不能怪俺哪。 (2008.6.8日中午)
屈原为什么在他所在的当时要喊“魂兮归来”?这也是一个大话题,俺们吃粽子不能白吃了,可以借过来。至于“民族魂”这些东西非常高尚之精髓,朋友们皆知,俺就不提了,俺只提一下由此想到的老子五千言中那句“载营魄而抱一,能无离乎”?营者魂也,有的版本直接就“载魂魄抱一”了,“魂”是甚?“魄”是甚?俺也不细分了,总之就是人的精气神这些个东西吧,虽然是与人的躯体结合在一起的,但经常是散乱的,为什么散乱呢,就是释尊在楞严里说到的“缘聚内摇,趣外奔逸”嘛,所以老子要求承载这个魂魄的躯体能把这些东西抱成“一”而不“离”,稍微粗浅一点来理解呢,就是要求俺们“聚精会神”或者“全神贯注”,也就是佛家的“一心专念”,也就是俺在前面也提到的儒家的“慎独”之类,所以俺坚决同意俺们中国的儒释道三家是“迹虽相距,理常汇通”的。
老子的这句“载营魄而抱一,能无离乎?”后面还有“专气至柔,能婴儿乎”等等,这些都是既说理又含有实际功夫的话,也就是说,都有“云在青天水在瓶”和“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内涵在里面,当然也有“理则顿悟,事非顿除”的内涵在里面,虽然这些东西说起来话头都大得很,摆很多很多箩筐在边上,可能话头也说不完,但依俺看,姑且就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枊暗花明又一村”之后的“当下”这个词把他解决掉。
关于“理则顿悟,事非顿除”,俺也考虑了一下,仅“理则顿悟”,就要至少得把六祖和神秀这两个五祖的大弟子汇报“明心见性”的诗偈在这里展开一下,而且还得对一般以少为多而厚此薄彼的理解要拨乱反正一下,而“事非顿除”则至少也得说到达摩初祖的“理入”和“行入”,而且这两者虽说都可能要“摸着石头过河”,但绝不能“一手软一手硬”,而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甚至至少还得说说与李翱有着特别情谊的韩愈,为什么在大颠和尚那里受到的礼遇基本上也类似于药山师对李翱的“无余说”,而云门大师为什么对“纳僧行脚处”这个问题在陈尚书面前和在他自己的弟子面前的态度又正好完全相反,这样说下去当然很麻烦。
转而一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事非顿除”,所以还得自己“因次第尽”,也就是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得“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俺说那多废话作甚,再说那些个书不是摆在那里么,自己去看可也,不过千万不要被那些字面的东西给糊弄过去了。所以俺们直接再回转到“云在青天水在瓶”来,关键是要把握住这个“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现量境”。当然这个“现量境”的把握,虽各有各的“事非顿除”,但也的确大体有通途可寻,大体的路径基本就是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转换到更高一层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为甚起先的“看山是山”呢,没有走出山嘛,所以“巴掌山挡住了你的双眼”也,然后为甚“看山不是山了”呢,“芒鞋踏破岭头云”了嘛,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了也,那又为甚转过境以后,“看山还是山”了呢?因为对很多山你都“会当凌绝顶”过了嘛,“高高山顶山,深深海底行”以后就是有些个不一样,所以“一览众山小”了也,当然这也是俺以自己的方式对此作的粗浅理解,因为要从“真空”、“妙有”、“不二”这样一些劳什子的境界去说,又是不得了,俺得亲自累煞,而且因为俺的一知半解也会把朋友们糊涂煞。
对“云在青天水在瓶”,俺再简单地举一个例子,俺们的身心吧,经常因为“缘聚内摇,趣外奔逸”,而不能够“载营魄抱一”,就好象有鸭子在泥塘里面瞎扑腾的水,那还怎的去照见这个大千世界呢,所以得注意呵护好自己的心,要时时记得俺那“浮华中升华,把心带回家”的最高指示,这便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的关键,如此才能“半亩方塘一鉴开,水光云影共徘徊”。
明天是与今天端午节“转换”的休息日,俺得亲自上街买些个换季衣服,“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违”嘛,所以今天晚餐后俺亲自没有散步,再说俺马上还得亲自去照例地与朋友们在八点的时候打一下下乒乓球,俺就匆匆地来把《还说》说完,免得又误了俺明天的“云在青天水在瓶”。
继《说说》、《再说》、《又说》之后,《还说》今天也算基本说完了,按照常理,收尾的时候应当说些个谦虚的话了,虽然该谦虚的俺在前面也适当地作了谦虚,但“礼不可废”嘛,俺除了那些个真实的谦虚以外,就再说一句吧,请朋友们原谅一下俺的“亲自”和对朋友们的调侃,这都是“业力”也就是“积习”在作怪,何况如果不这样说话,俺便亲自进入不了状态,其实俺的“亲自”也就是那些个大师们谦虚自己为“某甲”或“某人”一样的意思,不过俺们现在的一些人自谦“某人”的时候,那个拉腔拉调的口气也是不得了的哦,还不如俺直接“亲自”一下为妥呢,所以得原谅俺一下下。
哦,还有,俺得说明一下,俺不是在说禅,真的不是,禅这个东西,要是说的话,“四禅八定”那些个劳什子如果没有“实践”的功夫就绝对地是在卖狗皮膏药。俺亲自更不是谈佛学,佛学这个东西博大精深,俺敢亲自么?如果粗浅地去了解,不能融会贯通的话,说起来更会漏洞百出的,那才是自己亲自露怯自找难看。俺只是随着“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话头,汇报一下自己因为工作和生活之余“闭着眼睛看书”偶而对中国文化另一面的的稍稍感受,不过俺也亲自“知”之甚少,“行”之更少,更谈不上“知行合一”。不过俺隐约地感觉到俺们中国的老子、孔子和佛家尊崇的释尊,乃至爱因斯坦这一类的大科学家,绝对至少是处在同一个大的平台上的人物,只不过他们各自的表现随着自己的机缘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罢了。这些个话头若是打开,可能俺亲自更为把握不了,所以这里只露这么一点秘密,不过俺推测,其实只要“境界”能够稍稍离那个平台近一点,这些也完全都不是秘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之”,吃粽子想起来屈原,他的这些个话对俺们了解中国文化中别有洞天的“桃花园”也是非常有用的,在此作为结束语,以期与朋友们共勉。
唉,此番真个去也。(结束) (2008.6.8日晚餐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