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四法”锻造“金牌节约班” |
|||||
煤炭资讯网 | 2008-5-7 19:56:27要闻 | ||||
“预”字法。“两巷遗煤回收的少,我提议制作长杆扒子,利用满仓或其他时间,多回收两巷遗煤。”“随着现场条件的变化,材料回收考核办法第四条不太合理,我建议修改材料回收考核办法,在精准管理上下工夫。”在黄庆进班日前组织的“找差会”上,职工围绕成本管理踊跃发言,摆问题,提措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时时找准自身差距,理清思路,去旧取实,才能不断突破。基于这样的认识,黄庆进班在“预”字上做文章。他们利用班前班后会、座谈会等形式,认真传达学习上级关于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使职工逐步摒弃了“浪费点资源没啥的观念”,“珍惜资源,惜煤如金”成为全班干部职工的共识。该班职工说,现在全班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资源节约,最激烈的赛事就是比比谁的资源回收率高,最让职工兴奋的事就是听产量通报。 他们以标准成本管理为着力点,从职工岗位抓起,实行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挖岗位增值潜力。并定期组织召开“找差会”,找问题,定措施,仅去年以来,就摆查出问题20多条,改进后月增收节支10万余元。比如,他们通过设专人在两巷落底,抬高采煤机滚筒,调整支架,加大放顶煤力度等综合措施,每班多回收煤炭6吨左右,创效益约3000元;针对钢带和废旧锚杆回收率不够高的问题,他们提出“不丢掉一根钢带,不流失一根锚杆”的理念,加强对废旧物料的回收和管理,回收钢带2200多条,锚杆2600余条。 “比”字法。比起来、赛起来是让班组职工形成激烈竞争,激发内在活力,促进降本提效的有效手段。在生产过程中,黄庆进班紧紧围绕增产、优质提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组竞赛活动。今年2月份,他们班回采的工作面受条件所限,每班要比平时多推进3个循环才能完成任务。他们围绕提高效率开展竞赛,职工出勤率达到100%,有许多职工自愿提前到达现场,在设备运转中完成交接班,机割、移架和超前支护工序按质按量一次成功,结果全班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不间断地围绕节支降耗、修旧利废,开展节约型班组竞赛活动。从节约一块木料、一张网、一条管路等小事抓起,引导职工牢固树立“节约就是效益”的观念,有效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 “逼”字法。“班长,请你放心,就是挖地三尺我也要把柱帽给找回来。”前不久,黄庆进班有名职工往井下送柱帽的时候,不小心少了一颗,他当即作出承诺,无论如何也要找到那颗柱帽。最终他在一个角落里找回了那颗柱帽。黄庆进说,这只是他们班运用“逼”字法降本的一个缩影。 该班建立了班组材料、配件消耗核算台账,由材料管理员负责统计,从采煤机司机、支架工、支护工等工种的材料消耗与工资分配挂钩,把节约指标层层分解量化,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人,谁丢了直接从工资中扣除。现在现场用的各种材料,从一条锚杆到一个螺帽,都要扳着指头数,挨着登记,少一点都不行。 “创”字法。在许厂煤矿不久前召开的“革新创意奖”表彰大会上,“采煤机防滑行走轮的研制与应用”项目主创人黄庆进班职工赵晓亚从矿领导手里接过了大红证书和3000元奖金,被命名为十大革新创意能手,同时参加了矿组织的“携妻带子游海南”活动。去年以来,黄庆进班先后有3人享受了这样的待遇,这主要得益于该班浓厚的创新氛围。“创新是班组充满活力的源泉,我们把创新作为班魂,提出了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善创新的口号。”黄庆进说。 工作中,黄庆进班把团队创新作为将学习力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方式,针对以往遇到困难不能集中力量解决的问题,灵活运用“课题法”,将生产现场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课题,进行团队学习研究,并落实到实践,逐步形成机制。与此同时,组织职工开展攻克一项技术难题、创新一项操作法、推广一门新工艺、转化一项新成果竞赛活动,提高班组创新能力。实现了职工人人月均完成一项小革新或提一条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先后有9项创新被矿和区队评为革新项目,应用于生产中每月节约成本支出近2万元。仅通过对采煤机组截齿进行改造,解决采煤机滚筒老化致使机组甩刀问题,月节约材料费就达5000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