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抗震救灾:志愿者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繁易/四川北川、绵阳摄影报道

煤炭资讯网 2008-5-28 15:05:58    焦点话题

   在汶川大地震成千上万的救援者中,有干部、有军人、有警察、有医护工作者,国难当头,他们不辱使命,冲锋在前。与此同时,在救援大军中还有一个特殊人群,那就是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志愿者!

   灾情就是命令。他们同样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无私无畏、忘我奉献,描绘出一幅幅温暖人心的画卷,诠释着中国人公民意识的伟大觉醒!

  

   最先行动起来的志愿者

   5月12日下午,作为地震受灾较重的地区之一,绵阳也在地震中陷入了恐慌和混乱,通讯一度中断。绵阳无线电爱好者组织、利用他们的电台相互问候,打听着灾情。据该临时行动的发起人之一廖先生介绍:当时,通讯中断,他们的电台成了唯一可以互相沟通的工具。当俱乐部里的朋友确认家人平安后,他们从惊恐中冷静下来,马上开始用电台相互呼叫,组织救援行动。

   “相对于别的志愿者组织,我们的无线电爱好者通讯更加便捷,大多数朋友都有自己的吉普车,更方便进山救援。”正是廖先生所说的这些优势,让他们在13日凌晨3点就组织了第一批车队载着救援物资奔赴北川重灾区。

   “距离北川县还有几十公里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成批的群众、很多伤员徒步从山里往外撤。于是,我们就开始帮助转移伤员,并用我们的电台每隔几公里设一个中继台,为绵阳至北川的救援线路提供一定的通信支持。”廖先生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还在不停的向队员们呼叫,尽管嗓子已经沙哑,但依然有力。

   目前,廖先生所在的志愿者组织已经达到200多部私家车的规模。每天,他们在绵阳市八一火炬大厦前24小时待命。为救灾运送物资和人员,为志愿者车队现场组织登记、车辆调度,行进中的通信都有无线电保障。效率之高,组织之规范,让我们很难相信这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

  

   开“面的”救援的师傅们

   记者在北川采访期间,曾经得到一位开“面的”李师傅的无私而巨大帮助。从绵阳的九洲体育馆到北川灾区,再到沿途的数个受灾群众安置点,他拉着记者几乎跑了一天,路程至少200多公里。李师傅话不多,却很朴实。据他介绍,从5月12日起,至15日当天,他一直在做志愿者,每天往返于灾区和绵阳市,运送人员和物资。

   当汽车走过绵阳郊区几栋房屋开裂的房子时,李师傅告诉我们这就是他的家,他家也遭了灾,现在家人都住在路边的窝棚里。

   通过进一步了解,记者得知:李师傅一家5口,家里的条件并不好,有两个孩子,其中大女儿有先天疾病无法治愈。他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每个月拉活收入仅3000元左右。即便这样,12号地震当天,李师傅就买了3000多元的物资分发给沿途从北川撤下来的受灾群众。

   当我们问起他有什么困难时,他说的却是“现在灾区油料受控制,我们这样的私家车每天只能加50块钱油,这点儿油跑不了两个来回,能多拉点儿老百姓就好了。”说话的同时,李师傅又拉上了两个从灾区撤下来的老乡。

   像李师傅这样的司机志愿者,在绵阳、在灾区何止千个百个。绵阳的很多出租车都打出了“赈灾免费”的牌子,就连开“摩的”的师傅们也围拢在通往灾区的卡哨外,急切地打听着过往的路人要去哪里,他们说,“里面的山路不好走,车过不去的我们摩托车可以进去。”

  

   战斗在废墟上的农民工兄弟

   如果说抗震救灾是战场,那么摇摇欲坠的废墟就是前线。在废墟中争分夺秒拯救生命的,除了解放军官兵、武警及消防战士、医护人员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众多农民工兄弟。

   在北川县城已经彻底坍塌的信用社大楼上,几个浑身泥土、没有任何保护设备的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在废虚上挥动着钢钎、铁镐,努力搜寻幸存者。废墟旁的马路上,散乱地堆放着他们被雨水打湿的铺盖。这些是来自江苏的农民工志愿者,他们在接受采访时都不愿留下自己的姓名。

   一位师傅告诉记者:“我们从江苏过来的,地震那天一听说死了7000多人就张罗着过来了,都是中国人,我们没钱也没别的本事,平时盖房子、拆房子有力气,想在这里应该能使上力气。”就是这些朴实的民工兄弟徒步走进灾区中心,在废墟上已经坚持了两天,救出了好几条生命。

   在受灾最严的北川中学的救援现场,记者同样看到许多来自各地从事施工的农民工,他们娴熟的吊装、施工经验让他们在救援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农民工们每吊起一块水泥板,都会大声地向黑暗中的缝隙喊话,只要发现生命都会争先恐后的跳进废墟。不停的余震让已经断裂的楼板不停的晃动,但记者看到,只要他们握住一个废墟中伸出的尚有体温的手就决不会放开。

   这些忙碌在废墟中的农民工志愿者,自身经受着极大的危险。记者看到来自四川的农民救援志愿者由于没有足够的给养,情愿在废墟中捡拾食物吃,也不愿后撤到救援指挥部去休整。

  

   守护生命的医护志愿者

   如果说地震让灾区变成了人间地狱,那么来自全国过各地的医疗志愿者就是这地狱中的白衣天使。在废墟中,有他们的身影就意味着生命的希望。每当发现一个幸存者,现场的医生、护士就要进入废墟的危险缝隙间,她们为伤员进行急救,并鼓励伤员,不分白天黑夜地同死神进行着较量。

   在绵阳市的绵州宾馆,记者遇到来自辽宁的医疗救援队。这些医疗人员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有的已经3天没有像样地睡过觉了。

   大地震之后的绵阳地区,余震不断,有时一晚有感余震就多达20余次。白天医护人员们在院子里搭起帐篷,晚上却不见他们住进帐篷。第二天早上,却发现医护志愿者们都睡在酒店大堂的地上,以及还没有解除余震警报的房间里。

   记者好奇地走近帐篷,发现原来里面放满了准备运往灾区的救灾药品。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帐篷就这么几顶,药品不能被雨淋,放在房子里怕地震拿不出来,这都是救命的,放在帐篷里更安全些……”

   此刻,对医护人员的赞美,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他们是在守护着生命,守护着生的希望。

  

   传递爱心的“红丝带”

   在灾区,随处可以看到手腕上、胳膊上系着红丝带的志愿者。他们组织有序,以7人为一组,集合在救援指挥部前,随时等待命令。

   在红十字会的抗震献血站前,学生志愿者们排起蜿蜒数百米的长队,等待献血;在收治伤员的绵阳市中心医院,学生志愿者帮助医生转移着病人,大学生抬着担架运送者伤员,女孩子们帮助病人整理衣物,给伤员喂水喂饭;最小的志愿者是小学生,他们负责清点着汇集来的救灾物资,并认真地一一登记……

   在九洲地育馆收留着数万受灾群众,每天仍然有受灾群众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里。在堆积如山的赈灾衣物中,记者看到志愿者们汗流浃背地在为受灾群众挑选着他们需要的衣服。他们有的已经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实在太累时,就干脆睡在衣服堆里,醒了接着干。

   在数万人的安置点,吃饭是个大问题。此时,记者又看到了感人的一幕。午饭的时候,志愿者从酒店、饭店拉来一车车的饭菜,分发给受灾群众,每餐都是一荤一素一汤,热的米饭和馒头,并且由志愿者将饭菜打满送到受灾群众手中,还有蛋糕店的老板为灾区的孩子们一车车的运送着新鲜的蛋糕。而在这里工作的志愿者,每餐只能吃到凉馒头、面包和一瓶矿泉水。

   在九洲体育馆,记者看到最小的志愿者还不到4岁。每天,他都要妈妈带着他来这里,给灾区的小朋友送礼物。孩子脸上挂着汗珠儿,在人群中吃力地穿行,提着一个和他差不多高的塑料袋,把零食和玩具送给小朋友,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在灾区,一条条红丝带,一个个身影,出现在抢险救灾在每个角落。他们默默无闻,却同样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了共同的目标,为那些依然经受灾难煎熬的兄弟姐妹。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 辑:和扬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