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雇凶杀害情人分尸案今日庭审 | |||
煤炭资讯网 | 2008-5-27 13:34:56 社会扫描 | ||
据村民介绍,这里就是嫌疑人将尸体沉河的地方,事隔多日后,河里漂起一个麻袋,引来路人的好奇。 (资料图片 来源:南方都市报)
案发多日后,沉尸的河边还有一堆使用过的橡胶手套。 (资料图片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就是网友贴出来的,据传是被包养的女大学生张超。 (资料图片 来源:南方都市报)
犯罪嫌疑人张超的宿舍。 (资料图片 来源:东方早报)
首席记者段曌红发自丽江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工商管理专业19岁大二女生张超,竟伙同他人将包养她的当地大款杀害、分尸并抛尸,还用DV全程拍摄下来。今天,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张超及其两名帮凶被控故意杀人罪。 2007年12月19日,云南丽江公路管理总段路桥施工队项目经理、39岁的工程师木鸿章彻夜未归。其妻子李女士多次拨打他的手机,前两次都无人接听,可当第三次拨打时,手机却已关机,而木鸿章的司机也表示当晚木鸿章并没和他在一起。在多方打听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木家人报案。 12月21日,警方在丽江城郊的玉河中村找到木鸿章的车,就停在离丽江“天上人间”娱乐城300米远的一处僻静村道。12月22日,民警在玉龙县护城河一带发现木鸿章的尸体,可木鸿章的尸体已被碎成200余块,装在不同袋子里多处抛尸。 警方发现木鸿章的银行卡多次被人取钱共达10余万元。12月23日,警方经全力侦破,锁定重大嫌疑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女生张超及两名男子。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起杀人碎尸案的主谋竟是只有19岁的大学女生,张超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于2006年招收的第一批北京生源中的一个。 在警方的讯问中,张超坦然交待了杀人碎尸的过程:木鸿章是包养她的情人,而两名帮凶中的一人是她的男朋友,另一人是她男朋友的男性朋友。去年12月19日晚上,他们杀死了木鸿章,并将木碎尸、抛尸,之后他们拿着木的银行卡取了10余万元钱。 五大谜团待解 年仅19岁的女孩,还受过高等教育,到底为何要这样做?她和他到底是什么关系?她为什么要杀他?……外界对此有多种猜测,这些猜测也使这起案件迷雾重重。 为何要杀死木鸿章 张超的杀人原因可以说是这起案件最大的谜团,外界的说法不一。 有的说:“这都是木鸿章给惯的。”包养关系确立后,木鸿章对张超很好,平常每个月在她的银行卡上存3万余元钱。而在一次麻将桌上,木鸿章手气不好,便打电话叫来张超,张超帮他赢了12万元,最后木只给她2万元,这激起了张的愤恨。 还有消息说,两人幽会时木鸿章对张超有虐待行为,对此张超很“鬼火”,在忍无可忍之下对木鸿章下手。 另有消息说,木鸿章曾在张超面前炫耀他有一张300余万元的银行卡,这让张超很眼红,所以张超杀人完全是谋财害命。 两人如何认识 一个是学校里的莘莘学子,一个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一个是家境贫寒的平凡女生,一个是事业有成的工程师。两人到底是如何认识?如何演变成情人?又为何发展到不碎尸不足以解恨的地步? 在众多猜测中,得到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张超到“天上人间”娱乐城“打工”时认识了木鸿章,一来二去,两人最终成为情人。 在木鸿章妻子眼中,丈夫是个好人,当初妻子曾跟身边的女伴们说:“做工程的很多人都包养了情人,但我老公肯定没有。”可正是这样一位好丈夫却背着妻子包养情人。据说张超只是其中之一,“色字头上一把刀”,木鸿章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男朋友到底是什么人 外界对于张超男友的身份有多种说法。有的说,他是“少爷”,张超在“天上人间”兼职时,认识了他。“他是德宏人,今年二十七八岁,离异,长得比较高大帅气,为人低调、冷静,穿着谈吐有一定品位。”其男朋友曾在昆明一家夜场做过经理,之后来到“天上人间”,从最底层的“少爷”做起。 有的说,他只是名打工仔,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余元,所以张超从木鸿章那里“赚了钱”大多数都是交给男朋友花。 还有的人说,他可能是名法医或精通此道的人,因为他们对木鸿章的解剖实在很专业。 为何要到夜场打工 据说,张超在“天上人间”兼职两个月后,学校发现了,报告到当地文化部门,文化部门出面,娱乐城不敢再用兼职学生,张超便离开了。然而正是这短短的两个月,张超认识了男朋友和情人。 象牙塔里的学子为何要到那些场所打工陪喝酒、陪跳舞……张超的校友说,很多学生来自大城市,消费理念比较新潮时尚,他们渴望走出校园感受社会。 而学校方面则认为,那是因为张超家庭有些特殊,她父母所在的煤矿没有煤可挖了,处于倒闭破产状态,父母都下岗,经济不太好。 可这也仅仅是同学、老师的猜测。 是否有精神病 据说,为了逼木说出银行卡密码,张超甚至把牙签扎进木的手指甲缝,逼迫他说出银行卡密码。达到目的后,张超坚持要杀死木,并使出残忍的手段…… 19岁的女孩做出这样残忍的行为,人们只能用精神病来解释,正如当地老百姓所说:“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