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而立: 四川恳请志愿者“择机再来”有苦衷 |
|||
煤炭资讯网 | 2008-5-25 19:24:05散文荟萃 | ||
山西青少年报刊社马而立 四川有关部门昨天呼吁,由于目前伤员救治、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繁重,受灾群众需平复心绪,恳请志愿者另择时机前来。另据记者了解,四川要求到灾区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的个人和单位志愿者,必须在当地教育局统筹协调下开展工作,援助者必须具备从业资质。(《京华时报》5月26日) 一方面大量受灾群众需要心理干预、心理援助,一方面又“恳请” 志愿者“另择时机前来”,这看似矛盾、不可理喻的说法和做法,实则隐藏着四川有关部门难以言说的隐衷。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批又一批志愿者火速赶赴灾区,在抢通道路、废墟中挖人、转移群众、输送物资、治病救人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转向防疫、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和灾后重建阶段。显然,现在灾区急需的是适应这一阶段的专门人才,那些仅有满腹热血、一腔爱心,缺乏救灾、重建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已然派不上用场。 另一方面,十几万解放军、武警官兵,各地支援灾区的大批医疗防疫人员,应对次生灾害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仍在灾区帮助政府处理善后,救治伤病员,协助灾后重建。这么多救援人员同样需要吃饭、需要住宿,需要相应的生活条件,而灾后修复的道路、电力、水源、物资供应、通讯等系统还很脆弱,次生灾害在不断侵袭,灾区物资仍然短缺,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此时,大量的不具有救灾专业知识的人前往灾区,只能加重灾区负担,使灾区原本艰难的生存条件更为艰难。 帮不了忙,可能添乱,这恐怕是四川有关部门最担忧的。同时,面对热情的志愿者,他们又很难说得出口,毕竟,人家是来支援你的,何况,地震发生初期,先期赶到的志愿者功不可没。一位网友说得好,“我们在心里为灾区人民祝福和祈祷,也是表达一种心意。也许两年以后我们作为游客到汶川去,看看重建后的汶川,同样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