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煤企全面展开股份制改革 |
|||||
煤炭资讯网 | 2008-5-14 12:56:28焦点话题 | ||||
世华财讯甘肃省煤炭龙头企业通过增资扩股、产权转让等形式,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股份制改革全面展开。
据兰格钢铁5月14日报道,2007年,在煤矿数量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全省产煤3,977万吨,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现价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发展势头强劲。华亭煤业、靖远煤业和窑街煤电公司等三家煤炭骨干企业跻身全国煤炭工业百强企业,成为全省煤炭行业的“龙头”。 同时,在市场和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全省煤电化冶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曾被称“夕阳产业”的煤炭业,悄然开始变脸。 培育大集团,提升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长期以来,甘肃省小煤矿点多、面广,煤矿产业集中度低,不利于煤炭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如何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成为甘肃省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道难题。 在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下,近年来,甘肃省煤炭龙头企业通过增资扩股、产权转让等形式,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股份制改革全面展开。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堪称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典范。2002年4月,原华亭矿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华亭矿务局、平凉地区华煤集团等三户煤炭骨干企业重组后,成立了甘肃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2005年9月,由华亭煤业集团煤电股份公司控股,吸收社会资本组建成立甘肃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开工建设投资28.99亿元的煤化工项目,计划2009年建成。 在2006年,华亭煤业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华能集团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投资12亿元,合作开发年产240万吨的大柳煤矿。 正如华亭煤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缪寅生所称,通过不断加强战略合作、吸收外资、多元持股和对煤炭下游产业的开发,如今的华亭煤业,正逐步向“煤―电―化工―建材”为核心主业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化工集团迈进。 作为甘肃省煤炭骨干企业的靖远煤业,也不甘落后。2001年8月,公司以成功实施“债转股”为标志,建立了公司制企业框架体系,实现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跨越。2005年,公司以重组长风特电上市为标志,打开了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2007年10月,公司正式更名为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此举又为靖远煤业集团建设成产业结构、资本结构合理,产品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集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毛鹏茜表示,2007年,公司煤炭产量突破900万吨,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上缴税金突破2亿元。今后,公司做大煤炭主业,做强非煤产业,做好服务行业,力争“十一五”末集团煤炭产量达1,000万吨,销售总额达到25亿元。 甘肃省对华亭煤业、靖远煤电( 000552行情 , 股吧 )和窑街煤电公司等骨干煤炭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和资本扩张能力。省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刘天明认为,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是推动甘肃省煤炭产业升级、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培育和组建了实力强大、优势明显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效提高了甘肃省煤炭生产集中度,稳定了煤炭供需形势。 关停小煤矿,营造煤炭业健康安全发展环境煤炭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为了提高甘肃省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甘肃省煤矿企业和各级煤炭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扎实做好隐患治理工作,坚持不懈打好瓦斯和水害防治攻坚战。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不达标的小煤矿进行整顿关闭。近3年来,全省累计关闭小煤矿101处,煤矿数量减至目前的393处,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了列入国家下达的煤矿关闭任务。 经过两年多来采取的关闭小煤矿等一系列举措,全省煤炭安全监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产煤市县的煤炭安全监管体系。 同时,甘肃省大型骨干煤炭企业也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地位。特别是华亭煤业集团马蹄沟煤矿被列入全国45家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试点单位。经有关部门评定,有41个省属和地方煤矿分别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一、二、三级矿井标准,有4个地面单位标准化工作达到行业标准。 由于加强了小煤矿的关停力度,增强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2007年全省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较大以上事故死亡人数、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全面下降,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延伸产业链,重建煤电化产业发展格局。长期以来,甘肃省煤化工行业发展相对较慢,主要涉及的领域局限在煤的气化、焦化等方面,后续产品只限于合成氨、尿素、甲醇、焦炭、苯、煤焦油等。目前,全省现有合成氨生产能力81万吨,其中用煤作原料的26万吨。金昌化工公司是省内煤制合成氨的最大企业,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张掖市化肥厂、远东化肥厂各有合成氨生产能力6万吨。 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这是长期制约甘肃省煤炭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和全国各省市竞相发展的新形势,甘肃省煤炭工业如何向产业化发展,省经贸委副主任朱行之认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产业。 煤电作为关联度很强的产业,成为甘肃省破解煤炭产业化发展瓶颈的首要步骤。2007年,在省经委的积极倡导下,甘肃省建立煤电和谐发展机制,鼓励煤、电生产商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双羸、风险共担的供需关系,自主衔接资源、自主协商价格、自主签订合同,保证了煤炭、电力持续稳定发展。 同时,省政府对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行了总体部署,省经委重点围绕延伸煤炭等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链开展了前期工作,经过广泛调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了《关于加快延伸甘肃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链的意见》,确定了煤炭深加工等五个重点领域。 在2005年9月,作为甘肃省最大的煤化工项目,甘肃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由华亭煤业集团煤电股份公司控股,总投资28.99亿元,计划2009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年用煤量将达到180.74万吨,年均销售收入将达到10.39亿元。这一煤化工项目也是华亭煤业借助深加工项目,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为集团公司实现“五年百亿”战略目标的龙头项目。 同时,按照全省煤炭工业发展规划,今后5年,窑街煤电公司将投资13.94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甲醇和20万吨二甲醚两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预计达8亿多元。同时,在平川地区、庆阳地区和华亭矿区建立煤制甲醇等大型煤化工基地,在窑街、金昌等地建立煤炭液化和复合肥等中型煤化工基地。 (袁霖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