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权随笔:网络拾遗 |
|||||
煤炭资讯网 | 2008-4-9 0:57:52要闻 | ||||
作者单位:陕西澄合二矿有限责任公司 “回忆”大概往往瑰丽神奇居多,因而常常令人难摹其状。 很久以前,在读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时,就为其悠扬不尽之致而赞叹不已。这是王维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杂诗》。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中不写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但写眷念窗前寒梅,真是寓巧于朴,“于细微处见精神”,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以鸟鸣春,以虫鸣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朋友用寥寥数字,表达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不也是借端托寓? 我久久的不忍离去。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晋人陶渊明却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又如《桃花源记》中“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而陶渊明其尤。 读了朋友的短文,不觉神清气爽,令人一去三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