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祥:人物通讯的写作
人物通讯一般被归纳到报告文学这一类里面。有的叫人物通讯、叫特写,有的叫报告文学。对报告文学来说,一种认为报告文学就是反映真人真事的,从人物到情节,甚至到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运用文学手法来描绘,来表达人物事迹和精神面貌。但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绝对真实,千万不能虚构。另一种理解认为,报告文学,既然是文学嘛,就允许虚构,人物事迹基本上是真实的,是曾经发生过的。事迹经过作者的概括、集中后,有的地方可以想象和虚构,作一些艺术加工,使它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高大,更集中,更加典型化。
这两种看法过去有争论,一直到现在并没有定论。这两种见解可以说是报告文学上的两个分枝。知道了有这两种理解以后,应该就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认为站在新闻真实性的角度考虑,我们所要写的报告文学,应该是上面说的第一种:要绝对真实,不要虚构。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没有发生过的事就不要编造,不要凭想象添枝加叶。也就是说,咱们要写的人物通讯必须真实,这是前提。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通讯?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人物通讯采写体会,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很重要:一个是思想,一个是情节,一个是语言。可以说这是三个基本环节。首先要搞清你宣传他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要宣传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主题定在哪里,这一点一定要明确。其次,为了表现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你究意掌握了这个人物的一些什么样的情节,特别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事例,要有很过硬的情节。第三就是语言,究竟用什么样的语言表现你所要写的先进人物。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写人物通讯才算有了一个基础,才有写好的可能。
关于人物通讯的采访和写作
第一个问题:关于发现和识别典型的问题。
现实生活象汪洋大海,先进人物大量涌现,尤其在社会大转型时期,典型更是千千万万的。久经怎样才能发现和识别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典型呢?起码应该做到“三个清楚”:
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观察一切事物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我们要宣传什么典型,就要对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首先搞清楚。要宣传什么,要熟悉当前我党在这方面的指示和论述,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帮助自己明确思路。
2、对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和全国的宣传动向心里要清楚。我们煤炭界的通讯员就是要把你所要报道本单位的新闻放大在整个煤炭系统、乃至国际煤炭大市场上去分析研究,看是否有典型指导意义,要站的高,要扎的深,深的下,看得远,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取得实的效果。
3、对典型的全部材料(包括反面材料)心里要清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衡量典型的尺度,所在单位的发展态势和确定的宣传动向是我们选择典型的根据。为什么现在要宣传这个典型呢?目的和针对性是什么?一定要想了又想,搞清楚。同一个典型,在不同时期宣传,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效果。每宣传一个典型,我们都要考虑:我把这个典型宣传出去,究竟要回答现实生活中一个什么问题?同是一个典型,在这个时候宣传,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在另一个时候拿出来宣传,可能无声无息,或者反响很小。什么道理呢?就是没有考虑行业形势和宣传动向,没有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态势,用停止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时机不对。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宣传时机就是质量。
发现一个典型后,首先要用当前国家总的指导思想这把尺子来量一量,然后把它放到企业发展这把“秤”上来称一称,看准了,或者基本看准了。再对典型的事迹材料,作细致的分析研究。我们采访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材料抓了不少,例子收集几十个,上百个,但没有认真去研究,往往就自己淹没在材料堆里,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都舍不得丢掉。究竟要这些材料说明什么问题,不明确。写起来是一本流水帐。
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缺少对材料做认真的分析研究。事物本身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下就能看清楚了的,要反来复去研究才行。从发现典型到采访写作,直到典型写作的完成,都是认识典型的过程。我过去写的一些比较大的典型报道,如全国煤炭系统优秀企业家高仰才、全国十佳矿长种欣睿、陕西省劳动模范张贺民等,凡是搞得比较好的,都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反复,才写成那个样子的。材料采访了一大堆,先仔细看材料,看了讨论,大家提方案,首先要找出这个典型的特点是什么,在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材料,搭架子。架子搭好了,当时认为还可以,过了几天又认为不行,还没有体现这个典型的本质,推翻了再从头来。一位伟人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我们在采访中,常常被先进人物的事迹所感动,心情非常激动,有的记笔记都记不下去。但这并不等于你所想的那样。这就说明你还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吃透,没有很好地理解它。我们所谓的深入采访,就是一个相互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过程。在采访中,大家往往重视了深入,而忽视了对材料的分析研究,这是不行的。采访之后,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反复细致的研究,力争吃透它,认识它。这个过程有时要经过好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
通讯性质决定了通讯的采访一般要求比新闻的采访要深一些,细一些,而人物通讯的采访要更深、更细。不仅要对人物的先进事迹做详细了解,而且还要注意了解 人物的职业特点:
写各行各业工作岗位上的人,必须写出他们不同的职业特点。但是要区分开写职业特点不是写行业的技术过程,而是通过不同的业务写出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
我90年代在煤炭报发表的获奖作品《撬不开的“铁匣子”》采访马村矿财务科长刘三顺。
提起会计,大家都知道,他们的职业特点是:一丝不苟,斤斤计较,“小气”、“抠”。可是,表现在刘三顺身上的什么样呢?我必须寻找有关他的细节、零件。在大量细节、零件的基础上,选择了几件最能说明这位最基层的财务科长职业特点的事情。
刘科长是一丝不苟,从来不拿原则作交易。一次,矿上一名干部,拿来上千元别人的票据找刘科长签字报销。他仔细端祥票据,心里琢磨:工伤在外治疗,生活困难,哪来这么多钱垫付,财务规定无特殊情况,一月报销一次,这些发票已半年多了。这位干部是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同志,觉察到老刘对票据有疑问,赶紧说好话:“你看矿领导已签字,手续齐全,咱又是老乡,只求您高抬贵手了!”“不行,违反财务制度,弄虚作假,坚决不能办。”许多人说老刘不通人情。老刘却说:“怎么能拿国家的钱财去通人情呢!”
刘三顺不仅是对别人“小气”,对自己更“抠”。他一到晚上加班就是关掉办公室60瓦的灯泡,打开桌上孩子给他买的15瓦的小台灯照明。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正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另一面,是一般人容易忽视的另一面,我必须写出来。我写他一张纸正面用了用反面;还要把日历纸留下来开条子、写证明。以后,再写他对别人严格要求,就理所当然,值得称赞了。
刘三顺不单纯就是见钱就“抠”,而是该“抠”就“抠”,该花就花。这也是会计人员的另一面,使在当时煤炭部提倡三年总承包的情况下,一般人较少宣传的。我就写:有些人舍不得给电机加油,长期代病运转,为的是减少材料费的支出。刘三顺说:“不能把机器都饿坏了,这种‘节约’我们不要”。有些区队对设备不愿停产检修,怕影响产量,刘三顺说:“设备检修影响生产,眼前亏,长年利,这钱该花!”这样,一个会计干部的职业面貌就清晰、完整了。
思想特点:
在抓住职业特点的同时,要抓人的思想。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人的思想是想通的。只有写出他的思想,才能教育别人。在通讯里写人物思想,不可能像小说里那样详细,但不能没有。
我在写已故的原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经理韩福才
我不仅写了他为了改变企业长期贫穷的落后面貌,不仅写了他为此付出了超常的精力和心血以至生命。还写他为什么这样?是如何想的?他在看望困难职工时对一同前来的上级领导和身边的同志说:“当我看到一张张饱经风霜、泪痕斑斑给我要饭吃的面孔时,我感到心酸难忍。当前和今后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就是凭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劳动,保证职工有饭吃,不仅要让在岗职工和5000名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工资,还要保证4000多名下岗职工的生活费按时发放,脱贫解困是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最大的目标和最现实的问题……
由于过度疲劳,韩福才同志的体质急剧下降,疾病时常折磨得他难以忍受,每到这时妻子都提醒说:“身体是第一位的,你要抽出点时间把病看好。”他说:“病可以拖,但几万名职工家属不能一天没有饭吃。我作为当家人,整天住院看病,有何脸面要求别人工作呢?”就在胆结石一犯再犯,需要住院手术时,妻子还一再劝说:“打个电话告诉单位一下。”而他坚决不同意,说:“年终各自的工作都比较忙,一点小毛病就不要打扰大家了。”我把这些写进稿子里,读者就可以了解一个煤炭企业的老总在困难时期、在生命垂危时期心系工作、心系职工的精神境界。
我去采访-唱支山歌给党听词作者姚筱舟(刊登于2001年7月2日十七版《新民晚报》)
他说:“相信党,相信群众,也相信自己,希望和追求使我受过伤害的生命终于战胜了厄运。我放下了手中的笔,却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我读完了当时能读到的《列宁全集》和《毛泽东选集》等经典理论,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当他谈起自己这段艰难岁月时,只是淡淡一笑说:“我那时感到愁苦与茫然,也有过牢骚与怪怨。但与质朴、豪爽的矿工们在一起,矿工那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品德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把矿工当我师,以矿山寄我情,使我的座右铭。这样,我也就挺过来了。”由于他与矿山有切不断的情丝,与矿工有解不开的情结,最终受到党组织和群众理解支持,重新获得拿起笔的权力不久,他就全身心投入到讴歌矿山与矿工之“美”的创作中去。
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完全是一个家庭历史背景复杂,受到组织的关怀、矿工朴实的性格感染后的肺腑之言,符合他的身份,也为他创作《唱支山歌给党听》奠定了思想基础。
性格和职业特点:
我采访井下农民协议工周绪乾。
他的职业特点是:热爱井下这份充满险恶又有相当技术含量的放炮员工作,废寝忘食地钻研,当好井下煤炭生产的排头兵。
我在写他对工作的态度、事迹的同时,注意抓他不同的性格。
他貌不压众,语不惊人,充其量不过1.6米的个子。他太不起眼了,来矿七个年头,可全矿竟有75%的人叫不出他的名子,谁也说不清他的职业。 有人告诉我,他是一名放炮工。
于是,我来到了工作面。
借着矿灯的余光,透过未散的炮烟,隐约看见他灵巧的身影,正在处理未爆的残炮,他忙的团团转,一会儿做引药,一会儿又是装药进线……,为了不影响生产,他每次都是等生产班把煤拉完才出工作面,这样,发现残炮便于及时处理,他每班都是在井下干十几个小时。
我默默地看着他那湿淋淋的衣裳和满脸的煤迹,无需他开口,我就深切的体会到了他的艰辛。
有人告诉我,他是一个支架的大工。
我从生产班老师傅那里了解到,他支架的速度惊人,而且质量过关。每次架支完后,他都要反复检查几遍,看哪架支得不合乎要求,便及时调整。在井下,他也算得上是个老工人了,对班长的分工,条件的好坏,他从来不争多论少,他来矿七个春秋,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在井下度过。
有人告诉我,他是个净浮煤的小工。
我找到了他的班长,班长说:“这是他额外干的活,曾不知有多少次,因净煤工不够,眼看就要影响当班生产,遇到这种情况,他炮放完后,准时找个大锨进了工作面,不声不吭地干了起来……”
我最终也没能搞清楚他的专职和特长到底是什么。但是,我毕竟搞清楚了一点:他是一个出色的采煤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
我想知道,他,这个不起眼的采煤工,在做着许多不起眼的工作时,该会有怎样一些不为他人所知道的苦恼与欢乐呢?
他告诉我,他确实有过许多苦恼:和他一起来矿的,有的当上了队长、班长,有的没干几天回家当上了专业户,收入比他高出几倍,相形之下,他曾苦恼过;几个在外干事的哥哥看不起他下井这份工作的时候,他苦恼过;还有,当他留上残炮的时候,当他老空煤按规定的时间没有清净的时候,他苦恼过。 但是,他说,他更多的还是欢乐,当他看到自己放的一帮炮的煤,生产班顺利出完的时候,当他看到他支的架,经领导验收后那满足的微笑时,他便从心底洋溢出阵阵欢乐。
他是太不起眼了,但他又是显赫的,也许很多不起眼的东西,本身就是显赫的。 他叫周绪乾,是蒲白矿务局局马村矿采二队工人。
这样,就把一个煤矿工人的个性又不同于煤矿工人的个性表现出来了。
人们的生活经历、工作、性格、思想、感情丰富多彩,各具特点。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着眼,可以写出不同的通讯。同一个人,由不同的人来写,文章也会不同。采访时,面上的材料要掌握,但更要注意有重点地挖掘点上的情况。一个典型人物活动的方面很多,但是他总有几个活动的重点,这几个“点”一定要深挖细找。对材料要充分挖掘,同时,也要重视了解反面材料。现实情况都要掌握,也要注意了解历史情况,几方面的材料掌握了,采访才算是基本完成。
过去的老记者有句话:采访时要有“海量”,材料多多益善,要有一追到底的精神,不放过一个线索。但写作时要非常“小气”“吝啬”,细琢细磨。采访时抓一把就走是不行的,要追根究底,特别是不放过任何一点有价值的线索。一定要深挖细找,深挖有意义的细节。这样做有时会困难一些,有些人物不愿谈自己的事,有些也常因为追问的太细而不耐烦,觉得“你这人是怎么回事,问起来没个完啦!”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灰心,要很耐心地说服他,正面挖不到就和他闲聊,有时在无意中可能会发现很有意义的细节。你和他聊上两三次,只要能挖出几个有意义的情节,就是很大收获了。
采访的主要目的是挖掘那些能够表现人物特点和本质的典型事例,典型情节。什么叫典型事例,典型情节?简单地说,典型事例就是能代表方向,超出一般,反映事物本质的事例。我们看过很多先进典型的人物通讯,有的人物通讯七八千字,上万字,但看完之后,给你留下印象就是那么几件事,这几件事给你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过了多少年都忘不了。比如雷锋冒着大雨送大嫂,买车票的事;王国福的“长工屋”;杨水才的“一颗核桃种”等等,还有像好八连“闪闪发光的一分钱”,也属于这一类,这些情节所以使人难忘,就是因为它比较深刻的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超出一般,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已故的著名作家巴金有一个明言,其中提到一句话我听了很受启发,这句话的大意说,文学作品应当是“情理之中,出人意外”。就是说,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使人意想不到。但是仔细一琢磨,又感到完全合情合理,在情理之中。这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常规律。文学创作上是这样,通讯写作,特别是人物通讯,也应该是这样的。采访中,我们既要注意挖掘那些能够反映事实本质的典型事例,典型情节,又要注意挖掘那些一般化的,很有特色的情节。这点对写好人物通讯很重要。
为了说明问题,我举穆青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里,其中有这样一段:
严冬,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学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在这里开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 “同志们,他们绝大多数人……是灾区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从车站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会议这时候“才正式开始” 。
严冬的夜晚,开会、去火车站,要干什么,夜、会、火车站,似乎风马牛不相如,不太合理,出人意料,但仔细一想,又非常合情合理。
这样的描写,一下子就把焦裕禄那种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人民群众的火样感情,一下子烘托出来。试想,如果作者没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没有同人民群众火热的感情,没有很深的文学修养,而仅仅是一些事例的罗列,一种简单的叙述,那么,读者读起来也就没有味道了。
所以说,只有深入采访,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写出好的人物通讯,俗话说:“有一头好发才能理出一个好头”。采访也是这样,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过硬的材料,才能写出一篇好的通讯来。
第二个问题:人物通讯的写作:
1、不要抓到材料就写,要在研究材料上多下功夫,要吃透材料。有句行话叫做“七分思索三分写。”想透了才能写透。我们想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想的目的是要突出主题思想。写一个人物,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写,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要通过这个人物的宣传报道表现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这些问题一定要想透。既要想透表现什么,又要想好怎么表现,这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做到的。在写的过程中往往还有这种情况:费力不小,翻来覆去写了多次,人家看了还是没印象,不感人,什么原因呢?最主要是思想不明确,没有想透。每一个先进人物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事例,用哪个,不用哪个,思想不明确就无法选择,就会被埋在材料堆里无法摆脱。我们写通讯时,常常一上来堆上十几个例子,文章搞得十分冗长,经过一遍遍修改,选来选去最后只剩下三五个、七八个例子。我自己有这个体会:例子多了,容易被埋在里头,跳不出来。另外,有的人没有参加采访,只是个读者,比较客观,能够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听听他们的见解很有好处。
2、要写出新意来。
我们要注意,写一个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写他的眼睛,什么是这人的传神之“眼”呢?如何去抓他的传神之“眼”呢?这是我在采访写作中一直最苦恼的问题。
我国有近13亿人口,煤矿工人500万人,大家所在的矿最少也得上千人,写哪个,不写哪个,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但不管写哪个,都要明确:通过他,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教育意义。同时,给报纸写通讯,不同于给人物立档案,写传记,要抓住他的主要特点来写。
我去采访黄陵矿业集团公司经理高仰才。
要观看千百朵花,才能找出哪朵花是自己认为最美的。要把高仰才这位经理全身上下看个仔细,才能分清哪是自己所认为的眉毛胡子,哪是眼睛。
通过工作会的书面和口头材料,我了解了黄陵矿业公司这个新型的煤炭企业,在2002年前后所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高仰才的经历、工作、作风、品质以及人们对他的反映等等。慢慢知道:
(一)高仰才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做事的煤炭企业家,他一调来就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确定矿区的发展思路。
(二)在调查研究中,他了解了黄陵矿业公司人普遍对矿区发展失去信心的心理特征。例如:黄陵诸多前几任领导都干却未能干成的大事情,都必须在他的手里变为现实。一些人说:“高仰才是脱离实际的蛮干,根本实现不了。”
(三)他一心想着企业,冒着资金危机,承担着市场风险和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迎难而上,准确分析和把握煤炭市场变化的脉搏,开拓进取,做强做大企业。(四)他不是所谓的“救世主”,是国家煤炭体制和煤炭市场发展的大好趋势、是上级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给了他智慧和力量。
我认为,这是国有企业结构调整重大问题,也是一位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所以我就写了《好个能“折腾”当家人》的通讯。至于高仰才在工作中遇到多么大的阻力,他怎样吃苦耐劳等等,我把它当成眉毛胡子,一律刮掉,或者一笔带过去。
3、要精练,要有千锤百炼的精神。
写好通讯,这是一关。这和前面的是联系在一起的。想透了,主题明确了,才有可能做到精炼。否则精不下来。精炼包括两个意思:一是精简结构,一是精炼文字。古人有句话叫“立主脑,减头绪”,意思就是突出思想,精简结构。我们写文章的通病是头绪太多,面面俱到。一个先进人物的事迹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面面都写到。一定要从许多“面”中,找出最主要的方面把它写好,这样就突出了。
精炼文字就是要把可有可无的字句都删掉。学会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深刻,最生动的内容。就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的人有话无话都拉得很长。原因除了对典型材料没有吃透外,还有一条,就是对读者的理解力缺乏应有的信任。一件事本来两句话就说明白了,偏要在那里无不休至地说个没完,生怕读者不懂。写文章应该是“言已尽,意无穷”,留有余地,给人以启发。而不是“意已尽,言无穷”,罗哩罗嗦,没完没了,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克服。
第三个问题、人物肖像的描写
人物的描写,本是文学领域里的话题,如果一个人从事小说创作不会人物描写,没有人物描写方面的深厚功底,那是绝对不会写出成功的文学作品的。可以说,人物的描写,就是文学创作中的生命线。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小说中的人物,是臆想虚构出来的,而新闻人物是真实的,严格说是不能臆想虚构的,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在我们的人物通讯的写作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都是同一个人物,同是他做的事情,而不同的记者写出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有的记者写的有骨头没肉,干巴巴的,而那些新闻大家一动笔,满纸就活了起来,常用的话说,就是妙笔生辉,写不完的东西,让人看了很生动,感叹不己。
比如,60年代中国青年报记者王石采写的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为《为了六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一个阶级兄一九六○年二月三日,农历正月初七,
下午四点钟
在首都王府井大街,车水马龙热闹繁忙,商店披着节日的盛装,人们满面春风地南来北往。就在王府井北口八面槽路东的北京市特种药品经营部里,营业员们正笑盈盈地答对顾客;办公室里,算盘珠响个不停,快下班了,正忙着结帐。大家兴致很高,准备晚上去参加首都商业职工春节联欢会,会上将有著名艺术家的表演,内容十分精彩。
突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十分急促的铃声,一个戴近视眼镜的业务员,一把抓起听筒:“喂,哪里?”
“长途!我是中共山西平陆县委,我们这里有六十一名民工发生食物中毒,急需一千支‘二巯基丙醇’,越快越好,越快越好!”听筒里的声音十分响亮而焦灼。
“我们立刻准备药品!”很怕对方听不清楚,他几乎喊起来了,“我们马上设法把药发到太原!”
“不行!太原离平陆一千多里,而且要翻山越岭,交通不便,时间来不及了,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六十一个同志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千支注射剂,非得空运不可!……每一个字,都好似一颗钉,颗颗钉在人们的心上!人们的心里,早已把精彩的晚会丢得无影无踪。党支部立即召集紧急会议,立刻请示领导,全商店的人立即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这场战斗中去。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亿万劳动人民是一个亲密无间的整体。一根红线贯穿,颗颗红心相连,大家同呼吸,共甘苦……
事情原来是这样发生的:
还有我记得王石写过这样的一篇通讯,也是60年代,张家口某农村一婴儿把钢笔帽藤下去掐在喉管里。。。
50年来咱们发生了这么多的矿难,当然矿难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事故的本身咱暂且不提,而矿难的抢险过程也是惊心动魄的、应该是很感人的。但是,我们现在写出来的东西除了惨、惨再惨外,没有抢险过程的感人场面,把一切感人的事迹都淹没在事故的阴影中,是在国人印象中就是事故死了多少人,责任人处理了没有,我们的一些记者就盯着这些,在人们心目中、乃至国际上造成很坏的影响,严重有损大国形象。当然这些都应该报道,但是你不能老盯着不放一样,不能喧宾夺主啊,像国外人老想盯着中国的小脚女人鸭片烟灯一样。
当然,这与社会氛围、记者的素质和水平有关系,但是,在写作表现形式不能不和新闻的形象描写没关系。
所以,我认为,新闻人物报道,也有个人物描写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而新闻人物描写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所谓的描写不要误解为要写花呀,草呀,月亮呀等等,那样理解是很片面的。我们说的人物形象描写就是用形象的手法写人。
那么,究竟如何去描写新闻人物?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把握对人物肖像特征的描写
穆青在写《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中,当写到兰考人民对涝、沙、碱三大自然灾害全面出击的时候,一场比过去更加严重的灾害又向36万兰考人民袭来时,中间有这样一段话: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北风响着尖厉的哨音,积雪有半尺厚。焦裕禄迎着大风雪,什么也没有披,火车头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忽闪着……”
为什么要写“什么也没有披,火车头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忽闪着”呢?这就是笔者注意了焦裕禄这个人物的肖像描写。这绝不是多余之笔,有了这样的形象描写,就更能衬托出焦裕禄的那种朴实,以人民利益为重,不顾一切的高尚品德。这样写,首先是以形夺人,是焦裕禄的高尚品德在读者心目中以下树立起来了,为后来的描写留下了生动的伏笔。焦裕禄不顾一切地到那里去呢?这种疑问句越强烈,文章的感染力就越强烈,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用现在的话就叫悬念。
“在梁孙庄,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儿无女的老人。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你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
这段形象化的描写,以下把焦裕禄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品德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没有用“颤抖的双手,眼里噙着泪说”之词,这段文字就会枯燥乏味多了。
我在想,如果是画家,他看了这样的描写,可以立即勾画出焦裕禄同人民群众骨肉相连的人物肖像来,作为读者,看了之后,焦裕禄的形象刻在脑海里,刻骨铭心。所以,《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只所以能影响几代人,到现在,人们如果遇到了贪官的县委书记,就想起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说起记者也就自然想起穆青…..从此可以看出描写在人物通讯写作中的重要性。
新闻真实性的性质决定了新闻人物的描写,必须是在完全真实的基础上的描写,来不得半点的臆想和虚构。那么,究竟如何去对人物的肖像进行描写呢?我觉得有两点必须掌握。一是要注意观察。观察你要采访人物的音、形、容、貌,以及年龄大小,衣着打扮,说话姿态,习惯动作,喜怒哀乐。做到细微入微的观察,人物才能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活生生的而不的而不是模糊形象,为整体写活打下一个前提。二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要注意得当。对你所要报道的人物要进行详细的观察并把握了他的特征之后,在写作上,再对人人物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做到能鲜明表现人物事迹,起到感染读者,为文章增辉。
2、运用语言的特征手法描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采访一个典型人物,总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收集报道对象所做的事迹上,结果收集的不少,写出来的文章却显得有骨头没肉,少气无力,活脱脱的典型人物到了纸上好像缺了点什么,连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读者看了也不过瘾,新闻报道所要起到的感染、教育、鞭策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问题出在那里呢?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弄清“事迹”的来龙去脉。一个典型人物的事迹,他的闪光点,主要是体现在他的言和行之中。在一定意义上说,“事迹”和“言行”之间可以划等号。我们采访,只注意了“行”——做的事情,没有注意到“言”——所说的话。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尽管采访花了很多气力去收集采访对象所做的事,但毕竟是不完全的采访。由于是不完全的采访,忽略了先进人物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事情的陈述而已,没有人物在事件中的话语,就好象是哑巴在干活,所以就不可能不是干巴巴、缺少生机的。
还以《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例,来分析语言描写在新闻人物作品中的作用。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去了。
他到实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实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韦、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这段文字,过多的描写没有,而是突出了人物独具特色的语言,一下子就在人们面前把焦裕禄的形象树立起来。如果作者不注意收集焦裕禄生前的话,不注意语言的描写,这段文字就一定不会产生出来,也达不到文章所起的作用。
通讯第七部分,写了焦裕禄得了癌症,住进医院的情况,由于使用了群众富于情感的语言和经过精选后的能够明显表现焦裕禄形象特征的话语,使文章的感染力达到了高峰,从而催人泪下。请看:
赵文选呆了一下,……他央告说:“医生,我求求你,我恳求你,请你把他治好,俺兰考是个灾区,俺全县人离不开他呀!”而垂危的焦裕禄却是用细语轻声的语言询问县里的情况。最后,当他知道他得的是癌症后,他对来探望他的县委副书记说道:“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试想如果没有以上的生动语言特征的描写,能达到如此身临其境的感染效果吗? 以上事例说明,人物语言的描写在人物新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构成人物新闻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一篇人物新闻的成功与否,与作者运用人物语言有极大的关系,那么怎样在新闻人物写作中进行语言描写呢?我认为有两点:一是在采访过程中,调动一切采访手段,收集这个人物平时的语言和在事件中的语言以及口头习惯。二是要注意筛选。对收集来的大量语言,进行归类加工,去粗去精,不能把这个人物的所有话都往文章里搬,能强烈表现人物行为的话则用。
3、行为描写尚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字功底,要具备把握客观意识的能力
人物的行为,即人物所做的事情,是构成新闻人物事迹的重要方面。因此,许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在采访所要报道的人物时,都尽力去收集人物所做的事情,无疑是对的。
但是,我有体会,在收集事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有时事例收集了一大堆,结果在写文章时茫然失措,不知从何下笔,钻在事例堆里出不来。有的事例收集不少,充分占有材料,不知哪个事例重要,象记流水帐似的往稿纸上搬。结果玉石混杂,泽泽万言。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通过多少年的写作实践,达成了共识。
一是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功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辩别事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处,注视时代的风云,才能把所要报道事物的现象放在时代的高度去进行衡量分析,就会把最能体现社会潮流,最能体现时代精神,最能体现人心向背的事精选出来,随之表现人物气质人性的事迹也就出来了。
二是要对事迹的行为进行描写(细节、情节),这样不至于在写文章中出现事迹的堆积,避免记流水帐似的叙述,使文章达不到强烈感人的效果。
对《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其中一些段落再加以分析,很有说服力。
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开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同志们,他们绝大多数人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他没有再讲下去,所有的县委委员都沉默着低下了头。这时有人才理解了为什么焦裕禄深更半夜领着大家来看风雪严寒中的车站。
从车站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会议这时候“才正式开始”。这样的描写是多么感人!这样的描写,一下子把焦祫禄那种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人民群众的火样的感情,他的工作作风,一下子烘托出来,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之效果。如果作者没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没有同人民群众火热的感情,没有很深的文学修养,不这样去描写,而仅仅是一些事例的罗列,变成“在一个夜晚,焦裕禄带领县委委员到火车站去看逃荒的灾民,然后回来召集县委委员开会”这样简单的叙述,那么,焦裕禄的这一举一动的生动性不就减去了许多,变得没有味道了。作者把这一简单的事情,在那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展开,然后调动文学手法加以生动的描写,就使这一简单的举动不仅富有了感情色彩,而且好象复杂起来,给人留下磨灭不掉的印象。 再如穆青的名篇《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对主人吴吉昌的行为描写也很多,如在描写吴吉昌在“文革”中被极左思潮的人折磨得患了重病,不准他从事棉花脱蕾落桃试验时,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吴吉昌偷着搞试验的事。
有一天,他扫街发现几颗丢落的棉籽,高兴地连忙揣在怀里,他想,不让明搞就暗搞;不让在大田里搞,我就在自家院里搞。他回到家里,用一个瓦盆装上了土,把棉籽埋进去,放在炕头。不久,棉籽萌芽了,越长越高,他怕被监视的人发现,就把棉苗移到院里洋姜丛中,隐蔽起来,一听到有人敲门,就连忙用鸡罩罩住…… 夜深人静,他独自在院里蹒跚徘徊,看着那些因缺阳光而不能结桃的棉苗,一遍又一遍的自语道:“总理啊,你知道不知道,他们不让我完成您交给的任务!”
再如,在写到搞专政的人硬让吴吉昌去种瓜,有一段吴吉昌进了瓜园后搞棉花防脱雷试验的描写,也很精彩。
吴吉昌人进了瓜园,心还在棉苗上。有一天,他偶然发现,瓜把式在甜瓜苗刚长出两片真叶时就打顶,这样,两片真叶的腋心里就很快长出两根蔓来。结果,熟瓜早,瓜又多,又不脱落。吴吉昌马上联想到棉花上去:如果运用老实巴交用这个办法让棉苗长出两个杆,早现蕾,多挂铃,不就能增产了吗? 一种按奈不住的强烈愿望,促使他不顾一切束缚要去进行试验,他趁别人不注意,偷偷地蹲到瓜园旁边的棉田里去,选了两株刚长出两片真叶的棉苗,做上记号,打了顶。过了几天,这两株苗果然长出两根杆来。吴吉昌兴奋极了,每天出工收工,有事没事,都要寻找借口到那里去看看。夏天棉田干旱,他宁可自己忍着干渴,把老伴给他准备的水,都偷偷给这两株试验苗喝了……
以上几段事例说明,正是一个事例一个事例的行为描写,才使文章的情节越来越强烈,也才使吴吉昌的形象越来越感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人物行为的细节描写,是可以在文章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不能有了人物的行为----人物做的事情,只把事情简单地罗列到纸上,还必须对这些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气质特征的事进行一些艺术处理,这样才能使事迹达到感染和教育读者的作用。
4、环境描写可以是文章增色润骨
环境描写是文章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忽视环境描写,不管是那种文学(文章)体裁,在写作上都不可能达到成功的程度。这是因为人物的活动,总离不开一定的场所,没有这种场所也就没有了人物的活动。但是,在新闻人物写作中,忽视环境描写,几乎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结果使写出来的人物缺乏个性,立不起来。
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长篇通讯里,一开头就使用了环境描写的手法。
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雨淹坏了30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焦裕禄是在一种什么样的严峻情况下来到兰考的,把典型人物一开始就放到特定的矛盾尖端来表现。用过去的话说,叫做“风口浪尖”上。形象描写是为了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增加表现力。运用形象描写应当是最经济的,有时候一句形象的话比你说许多平淡无味的话有力、感人。
形象,有形象的概括,有形象的描写。所谓形象概括,就是用几句话表现人物的活动。过去在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通讯中有这样一段:“她象一部开足马力的马达,日日夜夜不知疲倦的工作着。不论是上班,还是在家,病家一叫就出诊,病人一到就看病。正在吃饭时把碗一推就去,正在喂奶时,把孩子一放就走。她夜间很少睡过一个安稳觉,有时一夜出诊四五次”。这里面既有叙述,也有形象的概括。
“李月华走了以后,蒋大娘母女俩激动得泪流不止。大娘对闺女说:‘俺孩子金贵,人家孩子不金贵吗?你是月子里十五天,月华月子里才五天哪!可是人家没听到一个‘请’字就来了。闺女,你一辈子都要记住,主席教育出来的李医生,是你做人的榜样。’母女俩说到天蒙蒙亮,才渐渐睡着。这时,门外又响起了李月华亲切的声音:‘大娘,孩子好了吗?’蒋大娘赶忙开门,只见外面雪花还在飘着,李月华深夜前来的两行脚印还没盖满,一条新的脚印又通到她家的门前。她拉着月华的手说:‘好闺女,叫俺怎么感谢你啊!’”其中“蒋大娘赶忙打开门,只见外面雪花还在飘着,李月华深夜前来的两行脚印还没盖满,一条新的脚印又通到她家的门前”。
这样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使文章造成一种浓烈的气氛,从而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心抓住了,不得不带着一种激情读下去。
再比如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穆青同志更是充分地使用了环境描写的手法。
在第三部分,写了林彪反党集团被粉碎后,吴吉昌又开始搞他的棉花试验时,有这样的几段环境描写。如:
为 了时时提醒自己不忘总理的嘱托,为了处处能观察和研究棉株理想的株型,他特意在家里的檐下、墙头、窗前、树上,到处挂起一株株棉花。这银花满目的庭院,迎着太阳发出灿烂的光华!(又如)涑水河畔一片寂静。月光下窝棚四周的冰柱,闪着寒冽的寒光。两位六十多岁的老汉,提着马灯,拿着镰刀,象忠于职守的哨兵,警惕地守护着苗床。
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形象,使文章富有文学色彩,造成强烈的气氛,使文章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无可非议,环境描写可以给文章增色润骨,那么,怎样去使用环境描写这一手法呢?我以为应该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是要注意环境描写的“描写”二字。环境描写,并不是古板地写出人物干某种事所处的客观环境,而是对这种环境加以文学的描绘,使之在文章中能起到烘托全文或烘托一部分的作用,加深和加强读者的力量。
二是要注意对人物所处的环境加以深刻的分析。不是把人物所干的一切都搬出来,能表现人物形象和感染力强的去写。在写作上要得当合体,不要繁杂失度。
三是要做到触景生情,使作者同读者同呼吸,使读者产生一个心理上的共鸣和振动。
四是要要有创新意识,要认清形势,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准确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我们每写一篇人物通讯,都把它作为一次创作、创新,和自己挑战来看待,小到一篇文章的成败,大到一个国家的兴衰,都是这样,不创新,就要落后、挨打。我们知道李鸿章曾用购买外国兵舰的方法建成了甚称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却在甲午海战中败在了只有二流海军的日本人手里。大家知道,万里长城一直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反映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来入侵者的决心。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万里长城又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保守封闭的一面,闭关自守,不思进取,被动消极的抵御思想,以至于万里长城虽未倒,成吉思汗的铁蹄很快就征服了中原大地。这说明了什么呢?源于中国封建传统的儒家文化,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对儒家文化作过这样的评价,他指出:“从6世纪隋唐重建统一中国,到16世纪西方人开始由水路侵入中国,这一千年是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的时期。”但是这样的稳定意味着什么呢?这样的稳定往往意味着不变、而不变又意味着停止进步,停止进步的结果是落后挨打。所以有的哲学家说,我们的儒家文化,可以培育出世界上最温顺的国民,最听话的国民、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能保持数千年稳定的根源。由此可见,落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即使拥有了先进的技术也难逃被打败的命运。究其根本,科学技术的发达只是现象,思维方式的先进才是本质。正如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非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人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思考”一样,所以,我觉得一个发愤图强的民族要想超越强者,不仅要学习强者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强者先进的思维方式,咱们写文章也是一样,要不断创新,要有立意、有思想、有悬念、有情节、有人物,要下定决心去发现新闻,要准确的报道新闻,要有紧迫感,要有大局意识,不怕没有差错,就怕没有观点,在不断的创新思维和思考中,写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好通讯好文章来。
我们现在所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时代,中国去年12月27日首次向世界发布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白皮书,在向世界声明中国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不会给世界够成威胁的同时,更进一步阐明了,就像军事家语言的,前100年谁拥有了草原,谁就是世界帝国,前500年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是世界帝国,后500年谁拥有了太空谁就是世界帝国一样,在未来的世纪里,谁拥有了资源,谁就是世界帝国,中国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只有高潮,没有低潮,江泽民最近撰文在上海交大学报上发表的我国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战略问题,也谈到这个问题,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资源的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新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的发现、转化与替代,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探讨、关注和报道的对象。
第四个问题、开头和结尾
报纸上发表的通讯,因篇幅关系,一般都比较短,他不像你写长篇小说,一般要求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把矛盾摆出来,这样比较好。写人物通讯,人物一出场最好就进入主题,不要罗哩罗嗦绕圈子,就是要“皮薄一点”,不能像长篇小说,翻过十几二十页人物才出来。这里说开头最好开门见山,那么结尾呢?结尾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结束得干净利索。有位搞电影创作的同志说过:“电影剧本中的对话,超过三行字你就要考虑你是不是对观众负责!”电影是这样,写通讯也应该是这样,不能有长篇对话,不要穿靴戴帽。人为的添枝加叶,把本来就很简单的事情考虑的神秘化、复杂化。我记得有这么件事,一个人考小学生,五加五等于几?小学生非常响亮地答道:等于十。然后一个教授到清华大学去问大学生,五加五等于几?没有一个人敢回答。为什么?他们自己把自己复杂化了,他们觉得五加五是不是等于一个更复杂的东西。其实通讯的结尾也是这样,五加五就等于十,并不等于什么其它的东西,就这么简单!
其次,
总之,人物通讯的写作,对于一个初搞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我们基层的政工干部来说,使必须掌握得本领,通讯写得好不好,关键看你的语言到位不到位,得体不得体,以上只是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谈点个人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在这里我顺便结合自己写作的实际谈谈责任感的问题,(韩书记关于人才流失问题的稿子、三驾马车、煤炭脊梁、凉水井、黄陵二号煤矿等事例)
我觉得一个称职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有责任感,有抱负,这对自己的成长、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对于社会都是有利的。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证明了的东西。也是一个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干我们这一行的没名没利,没实惠。尤其是基层的同志,什么活都能和你联系上,但好处都没有你的份,前几年下岗啊,减人提效先从你开刀,什么经济要上去,宣传政工干部要下来等等的话语。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再没有一种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那就全完了。
我这几年从事陕北煤田的报道,以及西南的一些系列报道,都是围绕资源在作文章的。也可以说是自己通过新闻的写作,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吧。 可以说做这组稿子我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尤其是陕北煤田的采访,前后两次40多天,行程5000多公里,不说路途的艰辛,采访的难度相当的大,而写这样的稿子还不在我所在的单位年度考核之内,许多费用还得自己“报销”,而且长稿很难上报。现在的报纸是商品,一个版就是5-6万元,谁愿意给你那么大的空间免费等。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为什么要去冒险,干这个所谓“无效”的劳动呢?这就是责任。
责任来自于对我国资源利用保护性开采的呐喊和呼吁。
请看这样的一组数字:中国的荒漠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8%;人均水资源量不及世界人均值的1/4,森林占有量为1/5;全球15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13个在亚洲,而亚洲最大的污染地首推中国;我国动植物中的15%-20%面临威胁,国际公认的60个濒危野生物种中国占了156个……,另一方面,在中国菜的菜单上,你尽可找到穿山甲、猴脑、熊胆、鹿血、猫、狗等菜单。在西方人大脑里,这简直是疯子,简直是一种暴力饮食,犯罪饮食,只有魔鬼才敢如此猖狂。 我还依稀的记得刊登在《文摘》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内蒙古国境线有一条国防公路,在宝格达山的森林中穿行。每当开车走在这条公路上,打开车灯,夜色中就不停地看见有野生动物穿过公路。有野猪,有鹿,还有狐狸。但是非常奇特的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就是往外蒙古方向跑。只要一受到惊扰,宁可冒着危险穿过公路,暴露在你的灯光下,也要拼命跑到对面国家。外蒙古去。为什么呢?因为外蒙古只有人口三百万,而身后这个国家有十三亿人,天天都在琢磨着怎么把你吃掉,并且是残酷地吃掉。 我们知道,广东人什么都吃。天上有翅膀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下带腿的除了桌椅不吃,其余通吃。“三叫”知道吧?把刚出生的小老鼠囫囵吞吃。筷子夹起来蘸酱油是第一叫;放进嘴里用牙齿一咬,是第二叫;咽下肚是第三叫。河北有一道菜唤作“生离死别”。把活甲鱼塞进蒸笼里,只留下一个小孔,孔外放一碟香油之类的调料。甲鱼在蒸笼里受热不过,就伸出头来喝一口香油。甲鱼熟了,香油也浸进五脏六腑了。再把梨切成瓣放在周围,就是生梨(离)死鳖(别)。什么玩意!。 动物也会报复的。动物并不比人类傻。有时比我们还聪明。至少它通人性。在欧洲的一个小火车站上有一尊小狗的雕像。这里面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狗的主人是个小职员,单身,只有他与这条小狗相依为命。每天主人坐火车去上班,小狗都要把它送到车站,晚上再到车站来接主人回家。年复一年。有一天,主人上班时遭遇车祸,再也没有回来。但是,忠实的小狗每到主人下班的时候,总是准时到车站去。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小狗瘦了,毛乱了,脏了。最后它死在车站上。市民很感动,特意做了一个雕塑纪念它。 从动物资源的生存危机,看资源的危机,看国人的惰性,长江下游不发大水,上游的树照样砍。北京只要还能看到蓝天,就不会下决心治理污染。再联系到陕北煤田的破坏性开采,有资料显示:在陕、山、蒙的交界处,这里的乡镇、集体和个体小煤矿回采率仅为10%至20%,每挖1吨煤要消耗5吨至20吨资源。而国外是什么一种现状呢?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煤炭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他们每挖1吨煤只消耗1.2吨至1.3吨资源。平均下来,我国煤炭的率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带来人的生存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责任迫使我想为它说点什么。 那么,陕北煤田是一种什么样的现状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两次踏上这块神圣的土地,
我首先从内蒙古到大同,到榆林,一路风尘。看到煤矿无序开采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致使内蒙古部分牧区的草原已不是草原。榆林的毛乌素沙漠则更是沙漠化了。在这里我了解到,富起来的农民都是以生产煤炭,大部分靠破坏资源起家的。穷的人又再以靠煤炭,破坏资源起步。富和穷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国有大矿掠夺式开采造成的资源浪费更是惊人,致使整个陕北煤田被挖得千疮百孔,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尤其是大量的无序开采,造成干旱地区的地下水改变方向,缺水已经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生存和生活。
面对如此过热的畸形开发的重大新闻体裁,敢去涉及吗?自己能写得出来吗?写出来能找到“婆家”刊登吗?困惑、疑虑、责任共存。没有勇气和胆识是不敢去撞击的。
在犹豫中和同行谈陕北煤田开发建设的事儿,他们一致认为,煤田开发所暴露出深层次的社会现象,,不说记者,作为一个有良知煤炭人应该去关注,中国有多少资源还容我们如此糟蹋?
11月的沙漠中城市榆林,到处是一派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初冬的寒气抵挡不住开发的热流,使这个昔日荒凉的文化古城,处处张显出它的魅力和灵气。但是,煤田开发带来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需要面对和正视。我来市委宣传部“报到”,说明采访意图后,老道、富有长期接待新闻媒体经验的办公室王主任,小心谨慎地把记者证看了又看,电话核实确认无误时,才请示领导,同意采访,但宣传部不提供任何方便。我问,你们是不是有点谨慎过头了,他说,这些都是学费交出来的。不谨慎捅出大漏子,是要受处分的。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艰难环境大背景下,拿出我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在陕北煤田的四个主流产煤大县(区)采访,频繁地接触县、煤炭局的领导,大型煤炭企业的老总,生产一线的区队干部;语言很难沟通,文化水平不高,挥金如土的个别小煤窑老板;靠煤炭起家,乐意办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亿万富翁;因采煤塌陷威胁到老百姓安危,四处奔波的乡镇父母官、村民小组长;塌陷区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众多村民……
采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本在预料之中,我始终站在陕北煤田开发这一宏图伟业的历史高度,审视煤田开发举世瞩目的效果,目睹、记录波澜壮阔的历史,揭示存在的问题,以及形形色色的事件……最终形成了10000余字《是经济腾飞?还是杀鸡取卵》(被确定为“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研讨会”重点推荐交流论文)和25000多字的《陕北煤田现状调查》。分别在《中国煤炭报》、《当代矿工》、《陕西工人报》、《各界道报》发表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兴趣与强烈反响,
许多读者触景生情,发表了评论:
重庆某矿务局的领导看在眼里,痛在心中,说:我们最厚的煤层才不过800厘米,可你们扔掉的也足有一米厚。你们不采,就让我们采吧! 正是这一句话勾起了我写西南煤炭开采的报道,所以,连续报道“走进西南新看点”就是受这句话的启迪采访写成的,看西南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是如何惜煤如金的。
再一个大家要注意,现在的信息渠道来源非常广泛,信息时代的效率是非常之高的,美国现在一个计算机专家可以把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在四分钟内完成。现在三年的发展速度相当于上世纪初三十年,相当于牛顿时代三百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三千年。靠什么?高科技。有人说:要快快地想,但要慢慢地说。现在有句话:“说出来的就已经过时了。”如果我们再像以前那样“写一篇文章,没有观点,像“八股文式”的,把那么多要素都找全”,有时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自己还不知道,网上就出了,你不落后才怪里。
这样给我们写新闻就带来了挑战,作新闻一定要有观点。画家是:境界高,天地宽;新闻是:观点准,立意新。有了观点,才能有挑战性,写出的新闻才会有深度。
陕北煤田现状调查系列报道,使我作了采访前充分思想准备的。而西南煤矿我都没有去过,所以,在有限时间内,写出有深度的报道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在采访了广能集团后,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到重庆后给崔总编说了。他说,这里的通讯员太利害了,几乎都写完了,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了,就是看你挖掘的深不深,有没有新观点,最好站在西北采煤大省的角度看西南。
这样,我的思路一下找到了“走进西南新看点”的观点就出来了,和我来时的想法就不慕而合。
我在开始这样写到:
西南一些省市的煤炭储量同资源丰厚的北方个别省区相比,是贫煤区。煤层薄、大倾角,埋藏深、煤与瓦斯突出严重,自然发火周期短,高地压、高地温等复杂的地质条件制约了西南部分矿区的煤炭生产,尤其是重庆的五大采煤矿区,它的总产量加起来也不过神东公司的一个现代化采煤工作面。在全球资源日趋紧张,尤其是一次性资源成为大国争执的焦点,挑起世界事端导火索的21世纪,占我国一次性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消耗75%的煤炭,西南的部分贫煤矿区,是如何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采煤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呢?最近,记者有幸去四川和重庆一些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矿区采访,站在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相当优越大省的视觉,看贫煤区煤矿的广大干部职工是如何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围绕资源做文章,在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创造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采奇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