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钟散文:陪老爸聊天 | |||||
煤炭资讯网 | 2008-4-13 11:00:21 要闻 | ||||
陕西澄城澄合矿工报社 顾钟 和大多数老人一样,父亲离开供职几十年的单位,卷起铺盖回到老家以后,陷入孤独和烦闷之中。整天无精打采,一支烟一台电视机,成为他生活的主要支撑。 逢到节假日回家,母亲就抱怨,看你爸那样,干煤矿的时候挂念家里。如今回来了,又像掉了魂似的,干啥都没了心情。 我原以为,人上了年纪可能都这样,父亲一辈子辛苦劳作,加上性格内向不苟言笑。如今离休了,想静想动就由他去吧。作为长子,自己别忘了给父亲买点烟酒,照顾好父母的生活就行了。所以,自己多年像候鸟似的,定期回到父母身边尽尽儿子的义务,却很少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 那一阵子,老爸的脾气很坏,身体也不好,我和母亲都很着急。一次,妻子从一个亲戚家里要了一些旧报纸拿回家,其中《中国煤炭报》、《中国老年报》、《陕西老年报》上的一些文章对我启发很大。所以,那次回家的时候,我特意从邮局买了几份《中国老年报》、《陕西老年报》,顺便给父亲带回去。没想到,父亲居然十分喜欢,带上老花镜认真看起来。我心里也感到十分欣慰。以后,每逢回家,我就有意识地给父亲带点《陕西老年报》、《老同志之友》一类的报刊,并主动和父亲唠嗑。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是按照父亲的兴趣,顺父亲的话题说。慢慢地我发现,对过去的往事、年轻时的工作成绩,同伴中的轶闻趣事,父亲其实是蛮能说的,有时说到兴头上,也会眉飞色舞,好像年轻了许多。 这期间,我有一次到上海出差的机会,因为事儿挺简单,路也不太远,我就把父亲带去了。办完事我和父亲来到了海边,父亲是第一次来上海,看到了辽阔的大海、欢乐的人群和海滩边的绿树红房,父亲非常高兴,他赤脚走进浅海里,也尝起了下海的滋味。 晚上在宾馆里,我们看着电视节目边喝酒边唠嗑,从改革开放谈到东西方文化生活的差异,纵古论今,谈天说地,我又适时地加以引导,举一反三,有理有据,说得父亲直点头,说今后生活是得变变样了。 从上海回来以后,母亲说你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早晨早早起来出去跑步,回来后就在院子里侍弄花草和金鱼,还时不时出去找老伙伴们下下棋聊聊天。在家里,父亲的饭量也大了,精神也足了。我听了这些心里很高兴。想到父亲原先有些私塾底子,写写画画都过得去,我就给父亲买来纸和笔。老爸带上花镜,像小学生似的,又规规矩矩地练开了书法。 时间不长,父亲便被邀请进村上的红白理事会,还当上了副会长。村上人的婚丧嫁娶,从此便有了父亲的身影。每次回家,见到父亲多是一副忙碌的样子,不过精神很充实,身体也比以前棒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