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
|||
煤炭资讯网 | 2008-3-23 10:04:22要闻 | ||
不知不觉又站在了新年的门槛上。现在的日子天天像过年,小时候那种热切盼望过年的心理如今淡去了许多。看到小女见到琳琅满目的糖果时那种欣喜的表情,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在我们老家,农历的腊月二十五是集,我们称为“花花集”,因为这个集是全年货品最全的一个集。集上大多是为过年准备的年货。这一天,家里会多多少少地给我们一些零花钱,让我们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男孩子一般到了集上会直奔爆竹摊,在那买上一些自己喜欢的鞭炮、烟花。女孩子们则会为自己买个好看的发卡、头花、围巾、小镜子之类的,再买上点年画,别提心理有多乐了。 从二十五的集之后,年味就越来越浓了。村里的角角落落会不时响起零星的爆竹声。各家买的年画、对联,也会陆陆续续地张帖出来。平时零乱存放的柴禾,盖屋剩下的碎砖瓦等杂乱的物品,也会被摆放的整整齐齐。总之整个村子就像是变了个样,一切都变得那么的清亮。 二十七这一天是扫尘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扫尘。把屋里的东西搬出来,用扫帚把积攒了一年的烟灰、尘土和蛛网统统扫光。然后糊上新的顶棚,换上新的窗户纸。据老辈人说,春节扫尘的习俗还有一个传说呢。早先,佃农们一年忙到头,除纳粮交租外,所剩无几。他们祈求灶王爷在腊月二十四日上天奉本时多说好话,以便玉帝开恩,从天仓拨点恩赐,在除夕前降下年粮——米雪,让他们饱饱地吃顿团圆饭。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八日前,将宅院里外打扫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赐年粮,这样年复一年,春节扫尘的风俗便一代代流传下来了。 二十八是“煮锅”的日子,这天要把买好的肉煮熟。这个活一般由我的母亲来做。母亲把买来的肉洗好后,一块一块地放进锅里,加上大料,盖上锅盖,为了增加密封性,还会再摞上一个大盆把锅盖压住,好让肉熟得更快一点、烂一些。接下来便点上火,因为要用大火,所以要烧木头。我们村里的树林很大,每年都要分一些树枝,那是修整树时砍下来的,这些木头平时是不用的,只有这时才会拿出来用。随着木材的燃烧,肉的香味会慢慢地弥漫出来。闻着那香味,我玩的心思都没有了,便会蹲在旁边,看着母亲忙活。 二十九这一天,是“腥炸”的日子,这一天要把该炸的东西炸好,母亲会把买来的鸡肉鱼肉剁成一块一块的,挂上面,放在油里炸。炸好了的鱼,不用再做什么加工了,只是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再切成整齐的小块。而那炸好的鸡或排骨,则会再放到锅里蒸几个小时。蒸好的鸡或排骨都是脱骨的,肉轻轻一夹就掉,很烂,家里人管它叫“皇面鸡”、“皇面排骨”,我想那应该是皇上才能吃的东西,所以才会叫它“皇面鸡”、“皇面排骨”。除了这些,手巧的母亲还会再做些豆腐箱、耦盒、面炸糊、蛋卷等这些我们平时看着就流口水的各色菜肴,这年根的饭才算备齐了。 年三十是这一年中最后的一天。中午的菜会做得格外多,平时的玉米饼子也会换成白花花的水饺。从坐在饭桌旁的那一刻,我的眼睛就再也不会离开饭桌,我一般是先吃菜,把那最香的肉留在碗里,一点点地放在嘴里嚼,那醇醇的香味,至今令我无法忘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三十晚上,是这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刻,人们早早地就会把大街上打扫得干干净净,把一串串鞭炮悬挂好,临近十二点时便开始燃放,满街的鞭炮声和天空中不时炸开的烟花让小村的每一人都跟着沸腾起来。 大年初一是我这一年中起的最早的一天。一大早便和姐姐穿上那期盼已久的新衣服,踩着满街松软的鞭炮纸,给大爷大娘、叔叔婶子们拜年去了。那年月糖是不多见的,每到一家,长辈们把我的口袋塞满糖是我最兴奋的时刻,姐姐假装成熟,一个劲的跟人客气,结果一块也没有,但一出门就“凶相毕露”了,非得要帮我装着。拜年就在这打打闹闹中甜蜜的结束了。 又是一年春来到。如今的我们生活不知比以前强出多少倍,我们再也不会为新衣、为好吃的饭而兴奋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热切愿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将它实现,继续寻找来年的期盼!
此稿发表时间:2008-2-6 13:5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