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技能高峰的技校生 |
|||
——记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矿综采队高级技师胡文博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2-21 0:42:54人物展示 | ||
他是一名技校生,工作仅8年,却已经在技术改造、小改小革、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30多项成果,为矿上节约了资金300多万元,创造价值5000多万元。 他主持在主提升机与皮带之间安装的联控技术,不但实现了远程控制,而且每月提高开机时间50小时,创效500多万元。 他对转载机防坠落急停闭锁装置进行技改后,不但设备灵敏可靠,而且每月提高开机时间40多小时,创效400多万元。 他改装的托缆装置,解决了电缆打折易断裂的技术难题,此项改造获神华宁煤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奖。 …… 他就是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矿综采队高级技师胡文博。12月8日,当他胸带国家对技术工人的最高奖励——“全国技术能手”奖牌出现在河东机场的时候,面对媒体他激动地说:“是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别人悠闲的时候,他却…… 1999年初夏,羊场湾矿迎来了一批刚从原宁夏石炭井技工学校毕业的毛头小伙子。他们在经过常规性培训之后,全部分配到需要的岗位上。 每天面对厚厚的煤壁与隆隆的机械声,有一部分人产生了悲观的情绪,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以打扑克、喝酒的方式“快活”掉的时候。他们的同窗学友胡文博却在孜孜不倦地钻研着机电技术。 “一个井下工人看再多的书还是下井的,不如快活一天算一天。”工友在多次邀请胡文博玩耍都遭到婉言谢绝的时候调侃的说。 胡文博却憨厚地一笑,继续看着自己手中的技术书籍。因为他心里清楚,作为一个宁夏南部贫困山区来的孩子,有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是他人生最大的心愿。但是,要想成为矿山的主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技能素质,尽快适应高产高效的矿井发展的需要,才能不会被淘汰。所以学习新技术成了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他报考了西安科技大学机电(函授)专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当时函授班离矿区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而且经常在周末上课。为了工作、学习两不误,胡文博就经常跟别人倒班或替班,周末去学习。 2003年5月,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机械化采煤,年设计生产能力提升到300万吨。矿考虑到他技术全面、抽调他到综放队工作,并派到上海采煤机厂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勤学好问,自己花二千多元钱买了《工业变频调速》《PLC控制技术》等书籍。每到周末,其他学员都去游览大上海,想方设法寻“快活”的时候,胡文博却没有舍得迈出宿舍半步,利用休息时间精心绘制电控原理图,记写学习笔记12万字,全面掌握了采煤机的构造原理知识。 学习结束的返程路上,学员们兴奋地谈论着各自在大上海之“旅”的感受时,胡文博却一直沉默不语,他在思索工作面采煤机存在的一系列缺陷该怎么处理。 “土专家”驯服了“洋设备” 2003年8月,宁东大地传来喜讯,一座具有世界先进电控水平的综放工作面在原羊场湾一矿投入试生产。 当人们怀揣着创造高产的梦想,启动这些“洋设备”的按钮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由于技术资料缺少和经验不足,美国进口的采煤机PLC控制系统和日本进口的牵引电控变频系统经常发生停电故障。 怎么办?总不能让外国技术人员常驻矿区吧!原羊场湾矿领导和员工心急如焚,他们心里清楚,如果不能完全掌握这两项技术,他们的高产梦就会化作泡影。 作为综放队电工班长的胡文博更着急,因为设备只要出现故障,他就必须赶到现场。为了破解试采期间的技术难题,他常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一天24小时不脱工作服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为处理采煤机PLC控制系统经常停电问题,他曾经在井下一干就是70多个小时,饿了啃口饼子,渴了喝口凉水,终于攻克了采煤机的PLC电控系统、变频技术的主控设备维修难题。 2004年2月,PLC控制系统突然出现失灵现象,这是采煤机安装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等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来维修,就得停产几十个小时,严重影响生产。胡文博凭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永不服输的敬业精神,经过仔细研究、翻阅大量学习资料,终于发现问题所在是由于端头站接收有问题,并立即予以更换,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为本队完成月生产任务赢得了时间。 此后,胡文博又相继攻克了“牵引闭锁”、“漏电闭锁”、“牵引复电”等技术难题,熟练掌握了进口设备的维修技术。自此,“洋设备“终于被胡文博这样的“土专家”训服了。 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新技术,胡文博经常利用班前会给大家讲解“洋设备”的工作原理,经常出现故障处理方法等知识,渐渐地他带出了一批技术尖子。有了这些技术大拿,采煤机PLC控制系统和牵引电控变频系统再出故障,他们直接操刀处理,再也不用找厂家人来维修了。 “文博小牛车”年节支30万 “文博,我们这些电工都快成了拉电缆的专业户了,设备一但出了故障哪还有精力处理呀!”这样的抱怨不止一次地回荡在胡文博的耳边,每一次都对他是极大的刺激。 原羊场湾一矿转载机的电气平台由于没有自移装置,工作面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要求电工帮助把平台上的电缆往前移动相应的距离。一个班下来,5名电工根本顾不上处理其他的电气故障,所有的精力都耗在了拉电缆上了。 胡文博每天看着大家筋疲力尽的样子,心里真不是滋味。他在了解转载机和输送机跨接原理之后,设计了一套自移电缆小车,与转载机硬性连接。当装载机前移时拖动自移电缆小车向前移动,同时电缆小车带动电缆移动,省去了人工拉移电缆的麻烦,被工人师傅亲切的称为“文博小牛车”,此项技术改造为矿上每天节约用工10人,每年节约开支30余万元。 “文博小牛车”仅仅是胡文博8年来技术革新中的其中一项。他在工作面运输机巷使用的胶带输送机与主提升之间加装了联控装置,使主提升司机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杜绝了出煤过程中经常造成主提升被压住,无法正常出煤的现象。此项技术改造后每月可以提高开机时间50多小时,创造价值500多万元。他将转载机防止人坠落急停闭锁装置的机械杠杆式改为电气自动控制式,保证了设备灵敏可靠。此项技术每月可提高开机时间40多小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0多万元。他将采煤机托缆装置加高300mm,并且将原来的拉杆改造成带轴承的、可以自由转动的机械装置,解决了电缆打折易断裂的技术难题,此项改造获神华宁煤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奖。2006年11月底,胡文博又对井下4台水泵进行改造,实现了井下抽水无人值守,仅此一项技术改造为矿上每月节约工资开支3万多元。 8年来,胡文博在技术改造、小改小革、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30多项成果,为矿上节约了资金300多万元,创造价值5000多万元。同时,也为国产综放设备创造日产1.38万吨,月产28万吨的宁夏采煤史上最好记录奠定了基础。 胡文博高超的技能引起了上海一家企业的青睐,年薪20万聘请他为西北售后服务人员,他婉言谢绝了。 他不为金钱所动的赤子之心和过硬的技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2005年他取得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工技能大赛综采维修电工的技术状元、宁夏回族自治区“杰出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并授予“矿劳动模范”的称号。2006年,他又因技艺高超被神华集团授予“特级技术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今年12月5日,我国政府对技术工人技能、技术的最高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胡文博荣登“金顶”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