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兴兴: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重在落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2-2 10:52:30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并强调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这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那么,企业的领导干部作风,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和各项目标的能否顺利实现。作风建设,重在落实,具体讲,就是要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制度建设,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牢把握企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煤矿企业的领导干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联系实际刻苦学习,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现实问题,牢牢把握煤矿企业的发展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键是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一要学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危机感来。当今世界变化很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发展,党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广大干部刻不容缓地抓紧学习。但是,现在有些领导干部或者轻视理论、忽视学习,或者照抄照搬、本本主义,难以胜任工作。要克服这种现象,关键是要联系实际学理论,形成“学而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学”的良性循环机制。二要学出认识实际问题的眼界和眼光来。领导干部眼界要开阔,眼光要敏锐,而开阔的眼界来源于“见多”,敏锐的眼光有赖于“识广”。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大智慧、大战略、大思路,只有把科学发展观学懂弄通,才能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把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和担负的责任放到国家和企业建设的全局中去谋划,在决策中站得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三要学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来。面对实现安全、稳定“双零”目标的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一定要开动脑筋,把知识体系的“论”与“理”转化为谋划工作、凝聚团队、解决问题、成就事业的思路和方法,力争使每一项决策都建立在严谨、科学、可行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不留遗憾,不落败笔,不给后人留下包袱。 坚持求真务实,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狠下功夫。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的根本尺度。在一定意义上,发现问题是水平,汇报问题是党性,指出问题是责任,解决问题是政绩。一要有迎难而上、敢于碰硬的进取锐气。所谓重点、难点问题,实际上就是影响和阻碍本单位发展的“瓶颈”,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自然不那么容易,它考验着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战斗意志和领导水平。在难题面前不能绕、不能等,更不能推,只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二要有“一沉到底”的扎实作风。抓落实是一个艰苦细致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深入下去,扎实工作。要大力提倡“一线工作法”,必须做到:情况到一线了解,办法在一线产生,问题到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洽,经验到一线总结,干部到一线锻炼,人才到一线培养,工作在一线落实。只有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才能实施具体、及时、有力的工作指导。三要有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攻坚意志。一些单位的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形式主义在作怪:工作谋划在文件上、布置在会议上、落实在口头上、效果在媒体上、经验在通报上。要以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毅力和韧劲,围绕那些难点和棘手问题,出实招,求突破,见实效。四要有“自讨苦吃”的挑战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有作为的领导所面对的难题都是“自找”的,谋发展就要“自寻烦恼”,求进取就要“自讨苦吃”。因为发展越快,困难就越多越大,而且层出不穷,发展越好、解决困难的要求就越高,苦吃的也就越多。事业恰恰就是在难题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中持续发展的。 坚持团结和谐,形成互相信任、团结、支持的良好氛围。团结是领导班子的生命。团结出战斗力、出政绩、出人才、出干部,也出健康;不团结就会败坏风气、伤害干部、危害班子建设,也影响个人健康。要以党组织的团结和谐来巩固和发展上下和顺、左右和睦、全体和谐的良好局面。一要强化全局观念。能否正确对待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搞好班子团结的重要思想基础。团结和谐的局面要求班子成员必须识大体、顾大局、想大事、讲大度,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自觉站在国家、企业发展的高度来思考本单位的发展,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协调统一上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自觉维护企业建设的大局和整个单位的团结。二要在营造友爱的氛围中互相信任、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维护。一个领导班子组建之初,大家往往都还比较谨慎,说话办事能互相谦让,但时间长了,有的班子成员就不免展示自己的个性,优点表现多了的同时,可能也会暴露出不少缺点。这就要求每位同志都要学会尊重和欣赏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既要容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三要在充分沟通、充分商量、充分协调中求同存异。我们党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制度,在班子的集体领导中,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分歧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重要的是不能因为分歧而影响团结。如何做到这点?我认为关键在于求大同、存小异,就是在保留个人看法的同时,力求原则上的一致、思想上的一致、出发点上的一致。要与人为善,工作中主动配合、主动补台,做到多理解、少埋怨,多帮助、少指责,多鼓励、少挑剔。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职工服务、为群众服务。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能否真心实意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这是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一是要强化群众观念。广大干部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心里装着群众,事事想着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现最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要增强公仆意识。对领导干部来讲,树立公仆意识,就是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服务的根本标准,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搞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课题。改进领导作风,很大程度上要看联系群众的制度落实得如何。比如,党政领导能否坚持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是否亲自处理来信来访,领导干部是否经常到基层特别是贫困职工中走访、谈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稳定工作等等。 坚持严于律已,树立忠诚使命、以身作则的良好形象。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党的形象,一举一动关乎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形象就是无声的命令,形象就是无穷的力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当视形象如生命,以高举党的旗帜、忠诚党的事业、严守党的纪律的形象,取信于民,立威于众。一要在政治上严于律已,做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表率。在政治立场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领导干部一定要头脑清醒,信念坚定,不管在任何条件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决不能犯自由主义。二要在用权上严于律已,做立党为公、公道正派的表率。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必须秉公办事,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切实做到用权不谋私利,用人不徇私情,用钱不比阔气。三要在生活上严于律已,做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表率。由于领导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其一举一动都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人民群众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在“大德”上要谨慎,而且“小节”上也不能有丝毫的放纵。因此,领导干部只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干事,树立起专注事业、倾心工作、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形象,才能履行职责,完成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