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重创山西 大型煤企生存困难变法图存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2-18 8:16:44焦点话题 | ||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从天堂跌入地狱——这是最近人们对煤炭、钢铁、水泥等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资源类企业发生的剧变所做出的形象描述。
12月9日—12月13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奔赴山西,重点对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大同煤矿集团、焦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等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真实情况远非“煤价跳水”一句话可以简单概括,这些煤炭企业呈现出“三个不一样”和“三个一样”: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与中小、民营煤炭企业的煤炭价格和各自对市场的感受不一样;不同煤种受到的冲击不一样;不同“体质”的煤企受到的冲击不一样。有意思的是,他们几乎都认为,上半年煤炭(电煤)达到每吨七、八百元的价格太离谱了,肯定会“崩盘”降下来。
令人关注的是,这些煤企的负责人同样对煤炭、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市场的未来抱有不同程度的信心,认为价格、需求回升乃至旺盛不需要太长时间;他们一致采取限产保价措施;并且不约而同地“抄底”,低成本收购其他煤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危机的冲击首先表现在煤价的戏剧性变化:9月以前,煤价最高峰时,秦皇岛港的动力煤价达到每吨八、九百元甚至一千元,国家发改委还出手干预,制定了6月19日最高限价。而有的大型国有煤企始终执行的是每吨300-400元的合同价。监测数据表明,当煤价暴跌50%以上至每吨300元以下时,这些大型国有煤企受到的价格冲击并不大,只是销量锐减。
这样,那些曾眼红于煤价暴涨但受制于合同价和国家最高限价的大型国企却因此而“因祸得福”——因合同价的稳定性而受益;其他“随行就市”的中小煤企则是价量齐跌——从天堂跌到地狱。
煤炭企业因为煤种的不同也呈现出“苦乐不均”。如以生产优质动力煤为主的同煤集团,因为市场需求仍然紧俏,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应该不成问题,明年的需求依然会比较稳定;而以生产炼焦煤为主的山西焦煤集团,从9月到11月下旬,焦炭价格普遍下降50%-65%,截至11月25日,企业煤炭库存达到189万吨,9月和10月,新增欠款45亿元,资金周转十分困难;以煤炭、煤化工、铝电为基础的阳煤集团,9月以来,冶金煤每吨价格从1500元下降到750元且产量减少20%。地销化工煤价格下降40%,产量下降10%。地销动力煤市场价格下降30%,而且其铝、电、磁材、胶带生产巨额亏损,现金流已断……
面对这场危机,限产保价成为大中型煤企共同的选择,停产放假、照发工资的现象蔓延。尽管如此,这些煤企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仍然相信,他们不会回到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每人每月发230元艰难度日的悲惨境地,少则到明年8月,多则三年,这场煤炭市场危机就会过去,迎来的将是又一轮煤价上涨行情,现在是危中有机,企业不会垮。
山西焦煤集团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力求按照销售收入的10%-15%提取发展储备资金,保证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来时,有钱出手抓住机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山西煤企老总历经市场摔打,已习惯了煤炭行业一起一落的周期变化,在煤价处于疯狂的巅峰时就已经做好了“撤退”的准备,积极“出货”,聚积资金。有的甚至表示停产一两年企业也没有问题。在限产保价方面,这次山西的大中型煤企表现得十分一致,不联而合,地方政府也支持中小煤矿的停产行动。
出于对宏观经济、资源性产品走势的信心,同煤、山西焦煤、阳煤等大型企业不仅没有在危机中退缩,而且利用中小煤矿在困境中出现的价格“底部”,加大了收购兼并和扩张的力度。例如,山西焦煤与58座地方煤矿达成兼并重组协议,并到内蒙古、新疆等地寻求开发优质煤炭资源;阳煤集团引资注资20亿元,组建煤矿投资公司,专门搞中小煤矿的资源整合和收购兼并改造;同煤集团收购了山西、内蒙古的8座煤矿,新扩充储量16亿吨,新增产能1385万吨。
在危机中,这些煤企除了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加速兼并重组外,还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和意见。
“国家在煤价高企时制定了最高限价,在如今煤价暴跌时为什么不能制定最低限价呢?国家对煤炭行业与电力行业应当一视同仁,不能薄此厚彼,不保煤炭只保电力。产业政策要公平。”这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山西煤炭企业比较一致的看法。
阳煤集团董事长任福耀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国有煤炭企业2008年做了很大的贡献,年初保南方雪灾,保化肥用煤,年中保迎峰度夏,保奥运,吨煤价格一直比市场低150—200元,损失巨大。现在煤炭企业遇到麻烦了,希望政府给予支持,至少能对放假职工在工资上给一些补助。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也应缓缴两年。他说,增值税的增加、资源税改革时机都不当,煤炭企业无力负担。这场经济危机来势凶猛,影响巨大,希望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能够多听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从天堂跌入地狱”
在山西五大煤炭企业集团中,山西阳泉煤业集团公司(下称阳煤集团)是受到经济危机冲击较大企业之一。
“这场金融和经济危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影响,可以说是突如其来、地动山摇,煤炭企业从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猛涨、利润滚滚到全面过剩,价量齐跌,企业一天亏损上千万,前后不过三个月时间。”12月13日,山西阳泉煤业集团公司董事长任福耀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阳煤集团作为一家以煤炭为基础的多元化企业,非煤产业在销售收入中占54%。据介绍,从今年4月份开始,先是乙炔化工产品原料价格猛涨,致使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接着是铝价从2万元/吨下降到1.3万元/吨、1.2万元/吨、8000元/吨,吨铝亏损7000元以上且市场无人问津;胶带订单纷纷退货;再接着是甲醇、甲醛、精苯等煤炭化工产品滞销;化肥价格下降1/3。
“我们非煤产业中的铝、电、磁材、胶带生产巨额亏损,现金流已断,越产越亏且没有市场,4000名职工放假只发生活费。”任福耀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9月以来,煤炭产业中冶金煤每吨价格从1500元下降到750元且产量减少20%;地销化工煤价格下降40%,产量下降10%;地销动力煤市场价格下降30%。地销市场基本上消失。
据称,9月以前,太旧高速东口每天出关的煤焦汽车6000辆,现在不到500辆。12月15日就要上报明年1月的煤炭运输计划了,但是供应五大电力公司的煤炭到现在价格、数量都无法确定,2900万吨动力煤中的1500万吨还没有拿到合同。
任福耀认为,在2009年,非煤产业大概会在三季度末到市场底部,煤炭产业二季度末到市场底部。他估计,企业继续盈利可能很难。明年煤炭价格将下降50%,产量减少20%—30%;非煤产品价格和产量各下降50%;停产放假的职工将超过40%达到4万人左右,需要支付的生活费大约在7亿元以上。
焦煤集团的日子同样难过。
12月11日,山西焦煤集团大厦。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进一楼大厅迎面看到的就是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的“立足于长期应对危机,长期过紧日子”的字样。
“此前我们大厅挤满了人,都是过来要煤的;现在大厅里人员稀疏,来要煤的人少多了。”一见面,山西焦煤集团有关负责人(应被采访者要求隐去姓名——记者注)就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坦言市场的寒冷,并说高层领导都下到各市场抓营销、卖煤去了。
今年9月以来,受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性调整加大,重化工业深度调整期随之到来。
受此影响,煤—焦—钢产业链生产、销售和利润急转直下,大批钢焦企业微利经营或濒临亏损,煤炭需求大幅减弱,波及煤炭市场由平衡偏紧向供给宽松甚至过剩转化。港口煤炭积压、用户库存爆满,煤炭售价直线下滑、交易条件日趋苛刻,付款周期延长、回款质量下降,煤炭企业与下游钢焦企业唇齿相依,共同面临着一场百年罕见的危机考验。
山西焦煤集团作为一个以炼焦煤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大集团,受到的影响非常严重。
“似乎是一夜之间,煤价跌得一塌糊涂。”上述山西焦煤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从9月开始到11月下旬,焦炭价格普遍下降50%-65%,其中太原地区下降约60%-65%。
据介绍,山西焦煤从9月份开始,先后接到武钢、济钢、莱钢等十多家大型钢铁企业来函,要求停发或缓发煤炭产品。截至11月25日,港口库存达到121万吨,企业煤炭库存达到189万吨;
“在煤炭市场急剧下降的时候,我们的优质产品主焦煤、肥煤价格下调比市场、比其他企业滞后了两个月,从11月1日开始,我们的煤炭综合售价一次性下调了30%-35%,降价幅度达到500—650元/吨。”上述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另外,山西焦煤的煤炭销售工作越来越困难,货款回收质量不断下降。目前,该集团应收账款9月份增加4.9亿元,10月份增加23.72亿元,到10月底累计已达到53.24亿元的历史高位。而且从回款结构看,现汇比例明显降低,承兑比例直线上升。仅9月和10月,山西焦煤新增欠款就达45亿元,远远超出2001年重组时的32亿元,致使其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产品的严重滞销主要集中在喷吹煤、瘦煤、1/3焦煤、高硫精煤和电精煤,甚至强粘焦、肥煤也出现缓接现象,电煤同样面临着降价的困境。
该负责人认为,经济从高增长转向低增长,市场从高需求转向低需求,高煤价、高钢价转向中煤价、中钢价的阶段应该有三年左右的时间。
在同煤,记者则看到另一番景象。
尽管目前已进入北方冬季取暖用煤高峰,但动力煤的传统旺季似乎并没有减轻煤炭市场的供求压力,与今年四五月份淡季不淡形成对比,目前的旺季并不旺。有些地方看似电煤紧张,但价格已大幅缩水。
本报记者在同煤集团采访了解到,由于秦皇岛港和下游用户的煤炭库存压力仍然较大,港口积压动力煤降价促销影响了市场预期,使优质动力煤的销售受阻,同煤集团的煤炭销售也开始遇到一些困难。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同煤的境况并非如想象得那样困难。
“煤老板还是像以前有钱,没听说多少倒闭的,他们过得还是很潇洒。”12月9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从大同火车站到大同煤矿集团的出租车上,听到司机如是说。
在这位司机的眼中,煤老板的日子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她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大同当地还是有不少小煤矿在生产,干煤炭的都有钱,煤老板们依然过着开宝马、住豪宅的日子。
同煤集团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市场形势不好,但同煤集团煤炭运销总公司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还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今年前10个月,他们的煤炭销售畅通,只是近2个月情况有所变化,但明年的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据介绍,同煤集团尚未与客户进行正式谈判,但从平日与客户的联系和对市场总需求的分析来看,明年的动力煤需求,尤其是优质动力煤需求,依然会比较稳定。
“目前客户仍在要煤。虽然社会总需求下降了,但是明年火电机组容量仍有所增加。”上述人士介绍说。
据有关方面的分析预测:考虑小火电关停因素后,2009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04亿千瓦,比2008年5.76亿千瓦多1.28亿千瓦。新增的装机容量需要稳定的煤炭供货作为保证。如果丢掉了可靠的煤炭供应渠道,电厂就要从市场上采购煤炭。与长协购货相比,电厂自行采购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煤炭需求量和质量均无法得到保证。
“由于我们跟客户签的是合同价,以前煤价高的时候,我们看着只能眼红,没有办法;但现在煤价下跌了,对我们反而是好事,因为合同价的稳定性,我们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
据介绍,虽然目前秦皇岛煤炭库存饱和,但发热量5500大卡以上的优质动力煤需求仍然紧俏,同煤集团开始针对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集中力量生产发热量5500大卡以上的煤炭。
对于明年的合同情况,同煤有关人士也很乐观:“因为大同煤燃烧性能好,尤其是新增电厂都愿意寻求同煤这样稳定的大供煤户。”他认为,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在不断增加,电价在今年也有提升,对明年电煤价格的合理上调都是有力支撑。
虽然销售前景依然看好,但同煤相关人士仍对市场下行的态势表现出忧虑,他说,同煤作为特大型国有煤矿企业,职工及其家属就有70余万人,仅解决吃饭问题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