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的好管家 |
|||
——记宇厦公司第二项目部材料主管杜开飞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2-12 23:18:36人物展示 | ||
杜开飞,今年三月刚刚当上项目部的材料主管时,的确让许多人感到担心,这倒不是怀疑他的人品和能力,而是过于腼腆的性格让人觉得他能否胜任这个天天都要与人“较真”的岗位。 九个月过去了,他用自己辛勤努力的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和细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项目部员工的信任,也得到公司职能部门领导和项目部领导的肯定,成为了大家公认的“好管家”。 严格把关常“较真”。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材料在工程成本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而材料的质量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一方面刻苦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各种材料的用途、性能;另一方面虚心向作业人员和老同志请教,掌握辨别材料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主动考察市场,及时了解各种材料的行情。在收料验收中,他严把“入口关”,沙石、白灰量方时手不放松,发现掺假时坚决拒收。为此,常为材料验收与供货商争得脸红脖粗,而此时腼腆的性格已无影无踪。有些供货商开玩笑的说:“你应该叫‘毒总管’,眼毒手毒。” 严格计划常“补漏”。在王村斜井技术改造工程施工中,计划常常没有变化快。如何严格材料计划,提高材料的使用率,降低材料积压和浪费,成为作为项目部材料主管的杜开飞的一桩心事。为了提高计划的指导性,他坚持在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并经常与项目部领导和施工管理人员就材料计划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抓好落实。当施工组织中发生工序变化时,他便及时调整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深入现场常“拾遗”。在从事材料主管工作后,杜开飞同志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下班前总喜欢到施工现场转转看看。一来是为了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对次日材料使用有所准备;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这个机会将散落在施工现场尚未及时回收的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类,对于一些部分损坏但经更换修理后继续使用的安排维修班进行修理。他的这种“拾遗”行为,经常让一些作业人员为自己的失职感到汗颜,而这种精神却让员工们个个折服。 义务奉献常“服务”。由于项目部在野外施工作业,为方便加班员工上下班和小宗材料运输,项目部租了一辆面包车。曾经在部队时担任过汽车驾驶员、复员回到地方开过出租车的杜开飞,主动当起了项目部驾驶员。从此,在正常的工作之外,义务接送加班加点员工的事情,就成为了他的又一项工作。在王村斜井施工建设中,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员工加班加点非常频繁,为了保证加班员工的正常生活,他随叫随到。为此,他无数次从睡梦中起来,驾车来到工地,将员工安全接回。而且,在施工紧张连续作业时,他每天休息常常不足四个小时。每当项目部人员紧张时,他又一声不吭的当起了搬运工。他的行为感动着项目部的员工,也受到了作业人员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