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路 香自苦寒来------- |
|||
记灵新矿矿井通风工王震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2-12 18:42:01人物展示 | ||
初次与王震见面,他阳光的外表、温和的笑容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他的随和、健谈,接下来的采访进行得非常轻松。 1997年技校毕业后王震被分配到灵新矿瓦检班。当他第一次来到井下时除了紧张就是新奇,感觉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相差很远。尽管王震不是学瓦检专业的,但是他虚心向师傅和工友请教,下班后从技术人员那里借来瓦斯管理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学习瓦检器的结构和原理,了解仪器各个部件所起的作用,仪器的使用环境,并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掌握了瓦斯理论专业知识。 正当王震熟悉了瓦检工作并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时候,组织上又调他去通风岗位。王震说:“接到通知的时候我既喜又忧,喜的是回到了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忧的是很久不接触通风方面的工作。” 当王震重新打开矿井通风系统图时,很多地方他已经看不明白了。于是,他先从学习图例入手,把通风系统图上的图例摘抄下来,弄明白各种图例所代表的意义。图例熟悉后又在通风系统图上找出进风井和回风井,形成一个简单的通风系统并自己画出来,就这样循序渐进,从一个采煤面、一个水平到一个采区局部通风系统地画,遇到不对的地方反复地画、反复琢磨,并请教同事,直到弄明白为止。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和技术人员热心帮助,他基本掌握了矿井通风系统图。为了能熟练掌握测风方法,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风表移动速度均匀,他还找来一块旧风表反复练习。 由于勤学苦练、善于钻研,王震逐渐成为全矿通风岗位上的“技术能手”。他说:“当初,我们矿举办了首届技能大赛,我报名参加了矿井通风工项目。大赛前,我一边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实际操作技能,最终获得了第一名。” 也正因为有了这次的经历,2004年王震代表灵新矿通风专业参加宁煤集团首届技能大赛。王震说:“虽然初赛我有幸进入到了决赛阶段,但这也并不能代表我走到最后。于是,在比赛空档我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学习,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薄弱环节反复练习。在决赛中我获得了宁煤集团‘杰出技术能手’称号,集团公司也给我颁发了矿井通风工高级证书。”回忆比赛经历,王震说:“这次技能比赛更好地锻炼了我,也使我认识了许多通风方面的专家和优秀同行。同时我也看到自己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比赛归来,王震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针对技能方面的差距继续学习实践,同年他通过了通风技师考试。 2005年,灵新矿请西安科技大学的教授对一、三采区进行通风阻力测定,由通风工配合。在实际测定中,王震的那些办法以及他测量的数据根本经不起专家的推敲,这使他更加感觉到自己专业知识的缺乏。从此他更加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工作中遇到难题就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或上网查找答案,或和技术人员讨论。 2008年,由于矿生产接续的需要,四、五采区新安装了两套主扇设备。在对主扇性能测定和通风阻力测定过程中,王震对仪器的安装、使用及数据整理、阻力计算都能熟练操作。在今年神宁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上,王震又获得了“通风工技能状元”称号。 十年的孜孜以求,王震已跨入了集团公司后备专家的梯队。回忆过去,王震说:“只有经历了冰火九重天、凤凰涅磐式的轮回之后你才能体会学习真正带给人的快乐和愉悦,知识永远学不完。在这条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者,所以我还要不断努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