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湘煤集团董事长覃道雄:煤矿可以不死人、不伤人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2-12 8:06:24领导访谈 | ||||
(覃道雄) 红网记者 谢伦丁报道 从新疆回到湖南,好几家银行行长约覃道雄吃饭。这位“三湘第一煤人”,月初刚在祖国西北辽阔的土地上大手笔圈下128平方公里土地,200亿吨优质煤炭资源,这是湖南已探明煤炭储量的很多倍。 与煤打了近30年交道的覃道雄,2006年受命担任新组建的湖南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煤集团)董事长,其时总资产不过40亿元,优质煤矿资源流失严重,冗员队伍庞大。两年过去,集团资产增至62亿元,年产煤能力增加近200万吨。 “十一五”末,是覃道雄为湘煤集团树立的新标杆时点,到那时,集团总资产将突破100亿元,年生产能力要力争达到1200万吨到1500万吨。“十二五”末是一个更大的圆,湘煤集团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力争5000万吨。 覃道雄把一只手押在看好多时的西北,另一只手押在波涛无边的股市。“我们已经在进行组建一家以上市为目的的湘煤股份公司,初步估算,明年3月底正式成立,最迟不超过3月中旬挂牌,到时可融资7亿现金。我们还在力争国务院特批,湘煤集团2011年以优质煤炭资源上市,最迟2012年上市,估算将融资30亿元,重启黑金时代。” 煤矿可以做到“零死亡”,还可以做到不伤人 红网:您不在煤矿一线工作已经多年,现在还下井吗? 覃:我一直下井,我是从井下800米深处爬出来的,现在每个月还下两、三次井。作为这个行业的负责人,不下井、不了解现场不行,必须要下井的。(其实)井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特别是我们国企,正常的安全基础是有保障的。 大家原来说搞煤矿没有不死人的,我说不对,煤矿不仅可以做到不死人,而且还可以做到不伤人。我在全国首先提出“零死亡”的理念,很多人觉得不太可能,但我们去年的实践证明了我这句话(是行得通的)。 我们有51对矿井,去年有40多对矿井全年365天没死人,湘煤建矿55年,年年要死两、三个人,去年一个人也没死,55年第一次创造不死人的(奇迹)。 红网:有没有可能,下面的情况您也并没完全掌握到? 覃:你的意思是有没有瞒报?(点头称是) 这是不可能的,在我们这个企业,现在每一个矿有驻矿安监员,每个矿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一个有社会监督,本身有企业的监督的国有企业,是不可能有瞒报的,瞒报是要付出代价的。 过去省、行业给我们企业每年下了死亡控制指标,我对这个是非常反感的。那时都将指标分到局和矿,我负责时就(将指标)放在我这,让省里面来考验,我不分下去,我分给下面的指标就是零,就是“零死亡”。 办企业怎么还有死亡指标呢,岂有此理?人的生命至高无上,我就不分指标,就是不能死人,死了人就是你的责任,没有什么其它可讲的。 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企业靠得住 红网: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扶持湘煤集团,作为湖南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保障主平台,这有着怎样的背景? 覃:今年是湖南极其特殊的年份,年初百来一遇的冰灾,年中全省前所未有的用电负荷,最高用电负荷时,每天达到了2.6亿度千瓦时,这是过去历史上没有过的,这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当时几位副省长分头去省外调煤保电,效果都不明显。湘煤集团全体干部员工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在关键时刻服从省政府的统一安排,调煤保电。 在冰灾期间,湘煤集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在自身严重受损情况下,全力保电煤,春节不放假,正月初一组织职工保生产。夏天的时候,由于煤炭紧俏,市场煤与电煤的价格相差200元每吨。也就是说,如果卖给电厂,我们每吨煤要少赚200块钱。 湘煤集团同样是服从省政府宏观调控,把所有生产的煤源源不断送给了电厂,保证了湖南在关键时刻对煤炭的需求。所以周强省长后来评价:“在关键的时刻,还是自己的企业靠得住。象这样的企业,我们不支持,我们支持什么样的企业?” 新上LED项目有望带动十万人就业 红网:湘煤集团计划在2011年左右上市,有没有走上产业结构多元化道路的可能? 覃:我们马上要上的一个LED项目,生产芯片,与煤炭就完全没有关联。 这也是湖南技术含量很高的一个项目,如果发展起来,很可能带动下游产业十万、甚至几十万人的就业。 开始大家不理解,挖煤的能干这个事?但产业多元化是必由之路,过去我们有教训,搞水泥厂、砖厂、发电厂,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也很弱,纷纷都垮下来了,或者效益不太好。我想现在我们要进入高新技术领域,我分析了这个项目,LED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甚至未来50年强力推行的节能技术,产业处在一个上升的通道,还在成长期,技术成熟,市场巨大。 它是冷光源,耗能只有白炽灯的10%,张剑飞市长就说过,要把全市所有的照明通通换成LED项目的技术。因为是高新技术,项目才开始,政府就给了几百万,现在正在起厂房,已经建起三层楼了,初期投资4.9个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