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英雄——赵文光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2-11 21:02:37人物展示 | ||
2008年10月27日,重庆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集团天府矿业公司三汇三矿-60水平主石门SK4运输巷突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两名打钻工遇险,命悬一线。千钧一发之际,险区附近的两名员工临危受命,奋不顾身,争分夺秒地赶赴险区,成功实施救援,为奄奄一息的两名遇险员工平安离开险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事后,该矿对两位救人英雄分别予以了万元重奖。英雄之一就是三汇三矿安全科的安全检查员、中共党员赵文光同志。 英雄、赵文光,这两个本无关联的名词今天有血有肉地联系在了一起,一时间,赵文光二人的救人事迹被矿区员工家属传为佳话,人们习惯称其为老赵的赵文光也倍受员工家属的敬重。 老赵今年50岁了,在矿已工作了27个年头,如今成了英雄,在笔者到他家里采访时,他一脸平静的神态,他说:这事情不过是遇巧吧!而当问及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他却如数家珍。 下过乡,扛过枪 老赵是合川区小沔镇人,75年下乡插队落户到合川区大沔张家2队当知青。当时,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老赵年青活跃,积极上进,是一个典型的又红又专的知识青年。故在当知青的近3年时间里,他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由于老赵的表现出色,78年3月,老赵经推荐被应征入伍,从此开始了他3年的当兵生涯。老赵是在新疆军区36918部队当步兵迫击炮手。由于他勤奋好学,领悟能力强,当兵不久便当上了副班长,并被委派到新疆军区地炮基地教导队学习,从而熟练掌握了当时应掌握的各种武器的使用技能。学成归队后,他带领战友加强训练,使全班整体素质水平有了大大的提升。在他带领全班战友参加新疆军区地炮基础训练比武之中,该班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了集体三等功。在他个人的3年当兵生涯里,他也因训练成绩突出,其他表现良好,被连嘉奖了5次,且被评为优秀团员。老赵沉浸在回忆中,神情不无自豪。他说:一个人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很重要。 能上能下,无怨无悔 老赵81年转业被安置到天府三矿采煤三队上班,从此,时年23岁的他便与煤矿结下了难舍的情缘。在三矿,老赵先后在采煤三队、救护队、安全科、通风区、采煤一队、保卫科、通风救护区、供销煤质科、机电区、运输区等单位工作过,如今又回到了安全科。这就是老赵在三矿27年走来的路。老赵谈到此时说:我无怨无悔。在27年里,老赵在救护队当过5年的副队长、党支部书记,在采煤一队当过5年的党支部书记,也在其他岗位上当过普通员工,虽然起起落落,但老赵仍然是那一种心态——积极向上。故他不论是在干部岗位上,还是在普通员工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到了勤奋学习本职工作技能,熟练掌握本职工作业务,不懂就问,不会就钻,从而使他在每个岗位上都书写下了“踏实、能干”四个字,有此可鉴,他在救护工作岗位上用8年多的时间打下扎实的救护基本功,就为今天成为救人英雄,并为企业挽回巨大经济损失埋下了伏笔。在谈到工作成绩之时,老赵拿出了他一直保存完好的一本相册来,这本相册是85年由原重庆煤炭工业公司团委授予他“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而颁发的奖品,应该是一份最好的证明吧!这也是他刚入党时对党组织最好的一次献礼。从这本历经二十几年仍保存得如此完好的相册上,可以折射出老赵对物、对事、对人,以及对待工作的闪光之处。面对自己在三矿的27年,老赵平静地说:企业对我不错。 救人就是救己 “10.27”事故老赵依然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当时情况的确相当危急,我和王体雄在接受命令后,立即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后,就往险区赶,当先后发现两名气息奄奄的遇险人员时,我俩就将其分别抬到压风自救器处施救,为更好地稀释巷道瓦斯,最大可能地保证遇险人员供氧,我们又将风筒撕开,将遇险人员面部对着新鲜风流,等待其他救援人员的到来。就在等待之中,处于昏迷状态的遇险人员多次条件反射地想坐着身来,我们只能又轻轻地将其按住,然后慢慢地护着其头部放下去,一是为防止其头部被碰伤,二是为保证其不断得到新鲜风流的给氧。老赵说到这时,脸上也不由露出了激动的表情,又说到:其实,救别个也当救自己,因为企业发生死亡事故会蒙受巨大损失,如果企业不在了,我们又往那里搁吗! 希望子承父业 在老赵的相册里夹着一封写给他儿子的信,信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外面打工是短暂的,又没有保障,父亲衷心希望你到天府煤矿来上班,如果你愿意,父亲就给你报名。……这是国有企业,有固定的工作,一年365天有活干,每月最多上26个班,每月至少还有一千元以上的可支配收入,养老、生病、受伤等一切都有保障。……听爸的话,到天府煤矿来上班吧……。 老赵的儿子是学的焊工,在外打工已多年了。近年来,天府在推进矿井机械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电钳等方面的技术人才,故老赵就有望儿子回天府上班的这个心愿。尽管老赵的儿子已有自己的打算,但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老赵对煤矿已有着深厚的感情,足可表明老赵对企业有一颗敬业、忠诚、执着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