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让陕煤的旗帜在陇东大地飘扬

——记陕西煤炭建设工司矿建二处副处长董敏琦同志的先进事迹

煤炭资讯网 2008-11-4 17:03:17领导访谈
作者单位: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二矿建工程处

  董敏琦身高 一米 七五却因偏瘦而显不出魁梧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戴一副眼镜却因皮肤较黑不太像个文化人。说起话来高门大嗓,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就是这样一个陕西韩城汉子,在远离陕西的陇东崇信县为陕煤建司矿建施工树起了一块新的丰碑,让陕煤的名字又一次在陇东大地传响,为陕煤在甘肃省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1960
年,董敏琦出生在韩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学到大学,董敏琦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安矿业学院毕业,分配到河北邯郸中煤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集团一公司四十九处设计室从事技术工作。

  在四十九处工作的二十二年里,他从一个普通技术员逐渐成长为四十九处这个全国知名,职工近3000人的中央直属矿建企业的生产副处长。其一步一个脚印,为四十九处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了2001年度全国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煤炭建设行业第六届优秀项目经理等多项荣誉,并在全国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陕西人离不开的是乡土情怀,董敏琦内心始终怀念的是陕西家乡那一碗热腾腾的油泼扯面。正当事业有成的黄金年龄,他却毅然放弃在四十九处年薪几十万元的高薪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离开妻儿,调到位于铜川市的陕煤建司工作,担任公司新成立的第二矿建工程处生产副处长。对于董敏琦的选择,曾经的同事许多人不理解,他们说,董敏琦放着马上到手的中央企业处长不干,却要到地方企业去干一个副处长,想不通。其实,他们不明白的是陕西人浓浓的乡土情。

  矿建二处是陕煤公司为做精做专施工主业而新成立的矿建单位。成立之初,公司仅拨付了三百万元启动资金,没有人员、没有正式办公场所、设备匮乏,最要命的是没有一个在建项目。公司领导期待着矿建二处能够新单位新气象,重振陕煤雄风,然而,重重困难摆在矿建二处新组建的领导班子面前,形势远比他们起初设想的要复杂和困难的多。

  面对困难,包括董敏琦在内的矿建二处领导们没有灰心丧气,他们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依靠诚信经营,先舞活投标龙头,再抓好工程施工,以项目施工促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他们扑下身子,面向全国矿建市场,利用各种渠道,把承揽工程作为矿建二处成立后的头等大事。

  依靠陕煤建司在西北地区矿建市场良好的声誉和矿建二处人的不懈努力,2007年上半年,在多家单位的激烈竞争中,他们战胜对手,一举中标华亭煤业大柳煤矿副立井井筒工程。

  工程虽然中标,矿建二处领导们的心情却无法轻松,大柳煤矿是由华亭煤业集团和华能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煤矿工程,矿井设计规模240万吨/年,副立井井筒深 590.8,净径 7,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工程工期紧,技术含量高,施工地点位于甘肃省崇信县境内一条狭长的山沟里,距离最近的公路还有 7公里 的土路,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对大柳煤矿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处领导经过再三考虑,任命董敏琦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董敏琦心里清楚,大柳煤矿是矿建二处成立后的第一项工程,大家期待着这第一炮一定要打响,工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自己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甲方对矿建二处这个新打交道的单位并不放心,他们善意的问董敏琦,我们的工期要求很紧,你们能按期完成吗?董敏琦掷地有声地回答,我们一定会让业主满意!其实,他的心里没有一点底,暗自在心里捏着一把汗。

  与此同时,董敏琦立即带领项目部一班人进驻现场,开始工程筹建,此时正值雨季, 7公里 的土路异常泥泞,运送物资的车辆根本无法进入现场。面对困难,董敏琦没有被吓倒,先租赁民房住下,又搭起简易帐篷。车辆进不来,他带领大家利用手提肩扛,把相关物资运进现场。喝溪水,啃方便面,大家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生活区施工、设备基础施工、民房施工、设备进场安装,一切进行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为了不让施工因物资中断而停顿,在漫天大雨中他大喊一声,跟我来,第一个冲进雨中,项目部职工深受感动和鼓舞,大家纷纷跟着自己的经理冲入雨中,上百名职工冒雨踩泥、搭桥补路、手拉肩扛,用装载机硬是把一车车物资运到施工现场。在运输仅自重就达到45吨的大型卷扬机时,他现场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卷扬机在用道木铺成的简易轨道上一点一点前进,董敏琦浑身上下连水带泥,没有一块干的地方,分不清哪里是雨水哪里是泥水,哪里是汗水。渴了,喝口雨水,饿了,咬一口方便面,连续40多小时没合眼,终于把卷扬机输送到位。

  陕煤二处人的举动让甲方领导震惊了,甲方的马总不无惊讶的说,我见过许多施工单位,没有一家这么替业主着想,筹建这么迅速,这样的队伍我们放心。

  在大柳工程施工中,董敏琦积极推行项目法管理,在劳动组织上大胆采用了综合施工队形式,按专业化班组配合备,设立了大抓、伞钻、压风、水泵、运转等5个专业包机组,实行滚班制作业,这些紧扣工程特点的新作业方式为副井工程安全优质、快速高效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工程施工必须抓好项目管理,抓项目管理必须抓好制度建设,董敏琦经过深入调研,结合大柳项目的施工特点,围绕项目生产、安全、技术、后勤、经营、供应、机电、劳保、治安等各个方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大柳项目部的生产经营走上了科学规范的轨道,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根据大柳煤矿副井静径、深度、支扩结构、水文地质条件,董敏琦结合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为工程施工制定了新的立井综合机械化配套、短段掘砌循环作业方式,既采用伞钻打眼, 4.0深孔锅底形技术爆破,中心回转抓岩机装岩,两套单钩吊桶提升,座钩式自动翻矸,自卸式汽车排矸。 3.5高度液压伸缩整体下移式金属摸板砌璧,一掘一砌。井口设置两台强制式自动计量自动上料的砼搅拌机,溜灰管下砼。凿井设备采用了2系列凿井绞车,分两个方向布置,井口集中控制。在施工中他积极引进新设备,在井口安装了电视安全监控系统,采用项目工程微机管理系统,新型高效立井专用照明灯,行星式高频震动器。这一新的作业方式和大量新式施工设备的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是施工循环最快达到22.5小时一个循环,为公司在同等条件下立井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董敏琦的带领下,大柳项目部实现了制度创新,实行安全、质量互保制度;管理创新,细化工作制,降低工程成本;经营创新,推行项目股份合作制,资金集中管理,盘活资产,减少库存;技术创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开展技术革新;分配制度创新,推行班组承包,实行效益工资,设立革新奖。这五个创新使大柳工程开工以来工程进度始终在现场甘肃、黑龙江等施工队伍中名列前茅,每月进尺达到 50米 以上,安全质量保持稳定,经营效益显著。项目在筹建阶段就在各支施工队伍中实现了三个第一,第一个人员进场,第一个竖立井架,第一个完成筹建。

  2007
11月,大柳项目部单月完成进尺达到 112,创出了甘肃省立井施工的最高纪录,单月完成工作量507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双丰收。当甲方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得知陕煤矿建二处大柳项目部打破甘肃省立井施工纪录后,他们立即带领有关人员把给施工单位的第一封贺信送到副立井井筒施工现场,并在讲话中指出:矿建二处在十一月份的施工中,精心组织,狠抓管理,实现了安全生产,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攀高峰,通过你们,我们看到了诚实守信,顽强拼搏的铜川人的风采。

  梅花香自苦寒来,大柳项目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偶然的。在工程施工中,董敏琦坚持天天下井,有时在井下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一点以后,在工程施工的关键阶段,他总是深入现场,靠前指挥,亲自指导施工生产,经常都和老职工同吃同劳动。他妻子在河北省邯郸市工作,老母亲在韩城农村,从大柳工程开工至今近一年的时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探过一次亲。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生活上从来不搞特殊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却非常关心普通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为项目部职工新建了洗衣房和培训教室,让每个职工都吃的好,住的好。注重发现和培养职工特长,“你有多大能力,项目部就为你提供多大舞台”,为矿建二处带出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董敏琦抓项目管理注重诚信经营,在工程施工中他严格按合同办事,进尺、安全、质量各项指标均能超额完成甲方下达计划。在穿越含水层施工中,他根据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主动向甲方建议采取注浆法施工,一次为甲方节约资金600多万元。他不仅对外讲诚信,对内也讲诚信,工程开工之初,他向职工承诺,不拖欠大家一分钱工资、一项福利,甲方因为资金紧张,工程款有时不能及时到位,他就找社会关系、亲朋好友帮忙,经常拿出自己的积蓄,替工人垫付工资。他让工人吃的很好,自己却经常靠方便面充饥,有时候出差,就选最便宜的旅店,一碗面就能解决吃饭问题,把剩下的钱全部用在了工程施工上。

  面对成绩,董敏琦没有沾沾自喜,他说,在今后的施工中,我们将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文明施工,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保证进度。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把大柳煤矿副立井井筒建成一流工程,建成精品工程。

  目前大柳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提前竣工,共完成进尺 580,工作量2600余万元,二期工程已开始开工。

  熟悉董敏琦的人都知道,他在大柳煤矿施工中常说的一句话是:“陕煤是一个品牌,更是一面旗帜,我们一定要让陕煤这个品牌永保活力,让陕煤这面旗帜在陇东大地高高飘扬,在甘肃施工,我们代表的是铜川企业和铜川人的形象,我们一定不能给铜川人丢脸,我们也一定不会给铜川人丢脸。”


本网通讯员:付增战 编 辑:木辛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