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改革三十载 绚丽多彩铸辉煌------ |
|||
重庆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投资集团曾家山煤业公司改革发展30年纪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1-24 19:25:10通讯特写 | ||
承载着百年开采的历史厚重,伴随着新中国毅然崛起的坚定步伐,重庆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投资集团曾家山煤业公司走出了一条由弱小到强大,由平凡到辉煌的发展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和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矿井又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艳丽春天,矿井年生产能力上升到60万吨,质量标准化跨入市级企业行列,成为西南地区极薄煤层质量标准化“样板”,采煤机械化程度已达100%,职工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谱写出辉煌篇章,矿井建设。 管理。管理出活力,管理出效益。只有牵住管理这个“牛鼻子”,围绕成本做文章,围绕安全抓生产,企业这台机器才能飞速运转。1999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生产成本,曾家山煤矿坚持把功夫下在管理上,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该司广泛开展了精细化管理和准军事化,从创新管理机制上寻求突破,全面推行了矿井标准化建设。形成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时时有标准的标准化管理格局。 在党员管理上,开展了支部“六好一创”、党员“四高一建”等活动,党员廉洁从业教育,扎实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开创了支部书记由党员直选的办法,推进了党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党组织对党员实行了“四五”管理新机制,引导党员争当精业务、懂技术、会管理、做合法致富带头人,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通过“四五”管理机制措施,形成“落实工作任务派党员、井下现场安全管理有党员、执行政策靠党员、关键时刻有党员、选拔骨干用党员”的新机制。 观念。30年来曾煤司职工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前,相当一部分职工认为,“煤矿工人与大自然作斗争,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是正常的事情。”正是在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下,“三违”人员居高不下,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该司果断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并编印成《安全文化系列篇》,《安全事故警醒集》,下发到各单位,要求全矿职工理解背诵、入脑入心,使“生命之上,安全为天”安全理念植根于每名职工的内心深处。在井下大巷安装了长达1000米安全文化祈愿墙,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念的熏陶和感染,有效的发挥理念凝聚人心的作用。 机制。近年来,随着矿井的老化,开采难度加大,产量萎缩,为走出困境,保证矿井经济效益,保障职工工资,进行了三大机制改革,分配机制,推行科学的分配制度,体现按劳分配、倾斜一线的原则,实行工资收入凭贡献,激发职工干劲,实行了效益工资制和岗位技能工资制等多种工资形式,工资随岗位不同和贡献大小变动,并适当向苦、脏、累、险生产第一线和高技术岗位倾斜,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在用人机制上,本着“一人多职、一职多能”的原则,大力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有计划的进行了岗位定编定员,将原有的330多管理人员编制,缩减为32人,极大地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干部管理制度;在劳动用工上,实行契约式管理,增强了全员的危机意识和竞争观念。 建立起了创新机制,围绕技术进步,在职工中开展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效等群众性“技术自主创新”、“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安全。在安全管理上,一是制定了领导干部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干部在安全工作中应负的责任,将干部的安全责任直接和“乌纱帽”挂钩,明文规定各级干部在安全事故中引咎辞职的规定,2000年以来共有8位队级管理人员遭遇辞职处理。二是施行全员安全抵押金制度,安全抵押金数额按照采掘一线略高,井下辅助次之,地面稍低的原则执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抓好安全的积极性,促使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三是开展了“六个一”日常教育活动,深化了安全“三爱三严”系列教育活动,安全“创·建·做”活动,完善了“两长一员”和“3.15确认法”的监督体系,在职工教育上建立起了公司级、队级和师带徒、一帮一等“四位一体”培训体系。四是建立起了一系列安全奖惩管理办法,实行了安全重奖重罚制度,加大了井下精品头面、峒室、路段的奖励和处罚力度。 收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矿工辛苦、收入低、生活条件差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破产重组以来,曾煤司党政抓住煤炭价格恢复性上涨的机遇,改变矿上和矿工的生存状态,提出了让矿工“愉快工作、快乐生活”的美好设想,以收入增加、环境改善、职工稳定、企业发展“四大工程”为总抓手,成功解决了矿井的萎缩与职工收入之间的矛盾,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提高发展水平,促进了发展。如今,全矿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职工收入年年递增,2007年人均年收入25000元比1980年人均年收入1000元增长了25倍。职工生活发生了大变样,大屏幕液晶彩电、洗衣机、电冰箱逐年增多,住宅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矿貌。“矿区“脏、乱、差”,楼房陈旧,职工宿舍简陋”这是曾家山煤矿退休工人对旧貌的描述。近几年来,曾家山煤矿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该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期建设”的工作方针,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在矿区环境建设中,进行了绿化改造,将棕树、铁树等名贵树木也被移植进入矿区,生机盎然,使昔日的荒山杂草披上了绿装。在工业广场、矿区各道路两旁安装了夜明灯、文化灯箱进行了亮化工程改造,为职工生活、休闲、娱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截止今年10月,累计投资800余万元加强绿化工作,今年以来,该司又投入了500多万元,在矿区内开始改造了职工菜市场,休闲娱乐中心、运动场,使如诗如画、鸟语花香的矿区环境成为了职工理想的生活圣地。 效益。作为具有100年开采史的老矿,煤炭资源逐步枯竭,近年来,在矿业公司“二次创业”的号召下,为了实现矿井经营效益最大化,该司党政班子围绕“成本最优化、效益最大化”这一基本起点,掘开效益之源,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齐头并进的发展之路。一是加大了科技投入,提高了煤炭的价值含量,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而且创造了“产量下、成本下、效益上”的“两下一上”奇迹,2001年至2007年销售收入逐年攀升,尤其是2007年,实现利润250万元,创造同类型矿井的最好水平。二是实行了安质工资,将职工工资与产量、安全直接挂钩,积极鼓励职工提高煤炭产量。三是开展了“节约型”矿井建设,深化了群众创效“五个小革新”和节约创效“八个一”等活动,推进了增产增效目标的实现,建立了经营管理新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