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晓:推行本安体系建设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1-20 3:11:44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平禹煤电公司一矿工会 近年来,一矿工会结合生产实际全面推广运用“一法三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安体系,强化职工安全思想教育,预防和消除危险源点,切实维护职工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一、强化安全理念宣灌渗透,提高全员安全思想意识 “一法三卡”一法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三卡”即安全检查提示卡,危险源点警示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 1、“一法三卡”是煤炭系统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创新出一种超前预防、源头查治、重点监控、全员参与、群防群控的现场劳动安全保护工作法,有力地促进了现场劳动保护和安全管理。近年来,我们一是坚持利用广播、有线电视、黑板报、班前会、学习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积极做好安全形势教育。矿工会、宣传科还把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安全原则以及安全工作重点等制成幻灯片,每天在区队早班会上播放,利用班前10分钟强化干部职工安全知识学习。同时,在井下平地重要岗位和危险源点制作安装了100多块“一法三卡”警示、提示牌,建立了从灯房到井口候罐室的安全文化长廊,使干部职工上班下班处处都能受到感染。 2、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矿井工会于08年初重新调整了“一法三卡”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罗建民担任,矿工会副主席、群监站站长关伯晓担任副组长,由各区队支部书记、部分机关科室负责人、个别基层单位的安全标兵为“一法三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调整充实“一法三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主管安全领导与各职能责任人,各职能部门责任人与相应科室、区队与班组,班组与个人,从而形成互动责任到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把安全生产矿井每周安全办公会重要议程,逢节假日,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与部门责任人绩效考核挂钩;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和跟踪,对存在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除和整改。另外,还在餐厅门口设置了“点将台”,采取“一日一题”的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知识点将提问,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3、结合“安康杯”竞赛,深入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我们在全矿上下层层开展了以“查思想、查作风、查现场,抓措施、抓整改、抓落实”为内容的“三查三抓”活动,发动全矿职工向松懈麻痹思想与工作消极怠慢行为作斗争,重点查找在思想上、作风上、现场管理上的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落实整改存在的问题。 4、“一法三卡”工作的具体督查落实情况。在每次群监会组织的安全督查中,各工作地点的警示牌洁净与否,各工作头面的安检工的工作现状与应知应会掌握情况,各施工点安全措施的完善与否是督查组必查内容。对于在督查中所查到的问题,由领导小组组长鉴字后逐级落实,限期回复落实整改结果。“一法三卡” 管理工作制度的实施,为职工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提高职工安全防范能力,达到本质安全目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是矿女工委、家属协管会充分发挥协管作用,深入区队、班组、家庭细致入微地对“三违”和“不放心人员”进行安全宣传帮教,并开展了“童音送安全”、“安全嘱托送亲人”、“安全文艺演出进区队”等活动,还发动协管员与一线职工结安全对子,开展妻子与丈夫签订“安全幸福家庭协议”等,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安全自保、互保意识,牢固地筑起了安全第二道防线。 二、建立安全长效机制,构筑“四级”隐患排查网络 平禹煤电公司一矿各单位班组长共有178人,区队干部63人,机关科级以上干部75人,这不仅是个管理人员的数字,也是一个十分可观的安全信息源数字。为调动其积极性,矿井严格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的同时,又制定了“四级”隐患排查制度。 这“四级”规定:班组长下井排查上班和本班存在的事故隐患,区队干部下井排查本队下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兼顾与当班和本队相关联单位的事故隐患,机关科室人员负责排查井下沿途及检查地点的事故隐患,矿井领导干部负责排查全矿各个地点的事故隐患。这样一来,班组长以上干部包括矿井领导下井既是管理员,又是隐患排查员,既要完成生产任务,又要查出存在的事故隐患。 在具体的运作中,矿井在井口专门设置了“安全信息中心”,要求班组长、区队干部、机关科室干部、群监员、矿井副总以上领导下井时必须到“安全信息中心”领取隐患排查表,把工作和检查中发现的不安隐患以及详细的隐患地点填表,升井后再交还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则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整理,对重大隐患,立即向矿井值班领导回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信息中心在向矿安监科和矿井汇报的同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通知责任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责任单位再反馈信息中心。安监科根据信息中心的综合信息,督察落实整改情况。对于没有按期整改的单位,根据规定进行处罚。信息中心成了班组长和许多职工向领导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桥梁,也成了矿井和区队获取安全信息和安排生产的参谋部。仅今年以来,安全信息中心就发放“隐患排查表”4080份,收到不安隐患3106条,下发整改通知书587份,已整改隐患3100条。通过整改,井下生产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为提升隐患排查的高质量和安全生产建议的高水平,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排查隐患、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矿井还制定了对安全隐患排查有功人员进行奖励的意见,并成立了由矿长为组长、工会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评定领导小组,对每月的隐患排查和安全建议进行评定,对发现的隐患,可导致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三级以上伤亡事故的,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可以解决安全生产某一方面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实行奖励,奖金根据信息价值分别为50元---2000元不等。仅今年9月份,矿井就发放隐患排查奖2350元,共有68人获得奖项。实施“四级”隐患排查,落实群防群治,健全激励机制,使安全管理网络进一步得到了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 三、强化安全行为养成,着力打造本质安全人 在全面推广“一法三卡”的同时,矿井着重培养职工安全行为的养成。 1、规范班前礼仪。为全矿各区队配备了《平煤之歌》光盘,并把《平煤十大理念》和《安全宣誓词》印制成精美的卡片3200多张,发放到全矿职工手中,要求人人会唱《平煤之歌》、会背十大理念和安全宣誓词。政工各部门还分包区队、班组,对各区队、各班组每天的班前礼仪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指导,从思想上提高全矿职工的安全意识,转变职工的安全价值观。 2、一文明举止。为使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把全矿20多个区队分成6批,分期分批对职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准军事化队列训练,并适时开展了区队、班组队列表演赛。同时,按照6S和10种日常安全行为养成的要求,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以及模拟工作现场的行为训练,使全矿职工着装行走、岗位作业、文明卫生、设备管理等方方面面逐步达到行为规范化。 3、力推行“双述”。我们在10个重点岗位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先是印制了3000余份学习提纲发至全矿干部职工,后又为全矿每名员工制作了符合本人记忆和实际操作的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卡片3600余张,开展了“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大学习大练兵活动。推行过程中,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带头做到。每天的早办会上,都要抽查提问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岗位描述掌握情况,在要求领导干部熟悉掌握本岗位手指口述、岗位描述的同时,根据责任和分工,下达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普及任务。另外,我们组织了2个专门检查组,不定期对井上、井下进行全面检查,电台跟踪报道,并把检查结果分成好、一般、差三个等级进行汇总通报,并奖优罚劣,一系列强力措施,使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推行工作扎实有效。 4、合安全生产实际,坚持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相结合、针对性教育与系统性教育相结合、理论培训与老工人“传、帮、带” 相结合,强化对新工人的安全技术培训,做到了新工人考试合格方准持证上岗。另外,各战线、各区队根据实际,编写了“岗位、环境、应急措施”三描述应知应会的学习材料,要求职工熟记会用。矿井还要求各区队班前会必须组织半个小时的安全学习,班中结合生产进行安全督导,班后再组织半个小时的实践总结,并组织“安全六条线”进行检查督促,尤其是对没有支部的单位进行重点检查,以促进职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是狠抓新进矿施工单位对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的再学习,严把安全质量关。对新到矿施工单位作业进行不定时、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尤其是对重点头面和重点工程严格技术指导,实行干部现场盯班指导,使新进矿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管理和职工安全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总之,我们在“一法三卡”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工会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不足,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部分干部职工对“一法三卡”本安体系建设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推广运用工作还需进一步创新,各种软、硬件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规范等。今后,一定以先进单位为榜样,努力进取,使“一法三卡”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