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新京:对安全生产如何落在实处的思考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1-12 21:50:47论文、言论 | ||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如何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各项工作的落实方法、理念、态度。安全工作落实我们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工作落实还有纰漏,安全责任事故还是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落实思路、落实方法、落实的责任感、落实的态度不够完美,落实中的习惯性弊端及人的惰性导致安全问题不能很好解决。 安全生产落实不到位的表现 要想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必须了解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根源所在,这样,我们才能未雨绸缪,将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概括说来,常见的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管布置、开会和喊空口号就是不落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干打雷不下雨”。一些领导干部靠会议去落实会议,靠文件去落实文件,靠讲话去落实讲话。他们习惯于做“收发室”,当“传声筒”。认为只要是会开了,文件发了,话讲了,安全工作任务就算落实了。结果是,层层喊落实,层层不落实。 (2)有始无终、半途而废。这是一种“漏斗”现象。上级安排的工作、交办的安全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一级一级地被剥皮谈化,结果,高层还是一本书,中层就变成一张纸,基层则成了一句话,有的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了。 (3)不督促不落实、不检查不照办。有的单位和部门,对上级的部署的安全工作安排,总是被动地应付。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有的甚至是推也不动。用东北人的话讲,就是属烧火棍的,不拨弄不动。好像工作就是给领导干的,上级领导不在面前“督战”,下属就会投机取巧。是安全规定成为儿戏。 (4)一味的布置工作,不管具体工作中的问题。现在的基层管理人员有这样一种怪癖,就是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生产只管要产量,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导致矿工在生产中投机取巧违规操作,管理者是知而不管,一味的抓完成生产任务。 上述这些现象,极大地妨害了安全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极大地威胁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地自查一下,看看自身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就要着手认真地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加以改正。否则,安全生产始终是我们头上悬着的利剑,随时都会发生安全事,安全问题问题永远也不会得到根本解决。 更新观念,转变思路促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的举措 什么是落实?落实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如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规划、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这就是落实。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的每一位职工,都应该经常注意检查反省自身所肩负的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落实的,让它更加完善;没落实的,抓紧落实;落实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加以改正,汲取教训;落实中有值得借鉴经验的,认真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自身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落实好,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始终走在他人的前列。下面就谈谈安全生产落实中的几点体会。 (1)居安思危、及时反思安全工作漏洞。在生产经营及安全生产的落实工作过程中,或在安全工作任务完成之后,检查、反省一下自己落实工作任务的情况,有利于我们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把工作做得更好;有利于我们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自我反思自己的工作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性格,把反思安全生产的成绩和不足记录下来,时刻对照、检查落实。 (2)采用科学逆向思维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只是重复别人的思路,而要有所突破,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就应该跳出常规,打破常理,运用非常规的思路去思考,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用别人没用的办法,要学会和利用思路创新、行动创新、方法创新。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不拘役现有的工作形式,善于从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层面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有效地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正确对待安全生产中执行难的客观问题,在落实中摆脱路径依赖,从惯性思维中抽身而出,沿着各种不同的路径去思考。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要同周围的事物、其他的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用常规的办法解决不了的时候,不妨尝试换个角度,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来寻求解决安全生产之新渠道。深刻理解职工的疾苦,是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培养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才能胜任工作。首先,每个人要明确自身所担负的安全责任,强化高度的安全,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勇于承担所负担的安全工作责任。其次,要有安全生产的工作态度,如果你不能完成上级交给你的安全工作任务,请不要抱怨工作太难做,而是要先检讨自己,看看是否是自己没有尽力。这就是承担责任的表现。最后,安全生产面前不找任何借口。找借口,就意味着对工作不负责任,就意味着没有任何责任心。人的能力固然有强弱之别,责任有大小之分,但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却是每个人都必须恪守的职业操守。 (4)培养安全生产的坚强意志。意志,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地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说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完成落实工作任务的热忱,但却并非所有的人都有着坚强的意志。许多人做事情,常常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而功亏一篑,坚强的意志是人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动力源泉。我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有时甚至是艰苦卓绝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来战胜困难。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困难的俘虏。 (5)培养良好安全生产习惯,克服马虎投机取巧的毛病。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马虎和投机取巧造成,这就是一时的大意和懒惰造成了终身的遗憾。千里之堤可以毁于一穴,必须克服马虎和投机取巧思想,任何事情都要严格谨慎。马虎轻率的毛病是落实工作任务的大忌。任何的马虎轻率,都会给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个人生涯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6)培养自觉执行纪律的习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纪律。“纪律是执行一切路线的保证”,也是保证工作任务落实的阶梯。自觉是建立在一定的觉悟基础之上的。在安全工作任务落实的过程中,首先,每个人通过自我能力的发现来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校正,逐步提升、培养自身的落实能力。其次,激发工作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我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去工作。最后,要端正工作态度。不同的工作态度,有着不同的工作效果。一个人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敷衍了事,还是尽力尽心,兢兢业业;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还是努力创新,积极进取。 (7)培养诚实的道德品质。诚实,就是坦诚真实,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歪曲篡改事实,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说假话,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离不开诚实。因为一个人只有诚实,做事才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才能保质保量、一丝不苟地完成自身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因此,我们要让诚实存之于心、见之于行。对于那些安全生产中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人要光而告之,把他们孤立起来,形成固守信用的良好风气,做到说话算数,承诺兑现。答应的事情就要办,而且要办好。上级布置下来的工作就要落实,而且要落实好。 (8)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安全生产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在用人上要根据不同的人物个性,放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以工作有条理、责任心强的同志,安排在安全生产的主要风险岗位,对于工作轻率的人,可安排在简单重复的一般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对于重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岗位的人,要定期进行轮换,充分调动工作热情,防止安全管理工作中懒惰情绪。 “一天的周到思考,胜过百天徒劳。”“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落实,必须提倡心灵远足,多思考。打破常规理念,消除人的心理惰性,调动人的主观积极性,使安全生产真正实现系于心,见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