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令峰:强化制度建设 打造和谐企业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0-30 10:00:34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河南平禹煤电四矿 一个企业的和谐发展与否,制度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我们平禹煤电公司而言,自2004年3月加入平煤后,公司结合当前煤炭市场发展趋势,通过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一系列更为科学、规范、实用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使我们平禹的发展更加快捷和迅速。同时,由于制度的保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迈进了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行列。但是,不可否认,尽管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制度的科学元素在不断增多,然而,我们在制度实施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弊端,如制度落实相对滞后、部分干部好大喜功虚报政绩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应该从改变人的价值观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考核、执行体系,强化制度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一、打造和谐平禹应重视职工价值观的培育 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制度的实际存在与“实际消亡”。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去落实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许多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强调“以人为本”其实是保证制度落实的一种捷径。“以人为本”。就是“人文”关怀的一种直接体现,。靠“人文”关怀去改变职工的敬业价值观。但是,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单靠简单的人文关怀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结合职工构成属性,从强化职工意识方面入手去影响职工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从中真正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形成一种想企业所想、谋企业所谋的服务价值观念。一是正确把握职工心态,对症下药改变其价值取向。目前,根据职工来源属性的不同,职工心态大致分为短期效应、利益效应和平板效应三种心态。短期效应心态是指那些为眼前家庭经济所困临时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职工没有长远的利益打算,他们的价值观就是经济观,他们的服务意识相对淡薄;利益效应心态主要指外来务工人员。近年来,随着用工制度的不断改革,农民工大量涌进矿山,他们进矿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企业发展与否在他们心中没有相应的位置,他们的价值观是主观臆断性的。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他们有时可以值企业利益于不顾,对制度执行更不用说了。一旦在这个企业挣不到钱,他们就会毫无依恋的走出企业;平板效应心态主要指企业的正式员工,他们的价值观念大部分是“安乐”型的。随遇而安,只要求自己平平淡淡的工作和生活直至退休。这部分人认为,企业发展与否是管理者的事情,自己只要按照指令去做就行了。鉴于以上三种心态的不同,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是改变它们价值取向的关键。对此,我们应根据各自心态的不同引导他们去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首先,对短期效应心态的职工应采取“亲情关爱”适时去关心他、爱护他,让其从中感悟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以“感恩”的心态去为企业着想、去履行一名企业主人应尽的责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精神和物质两种刺激凸现“亲情”关爱,经常到他们中间走走看看,多进行一些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每逢节假日给他们发放一些节日礼品,让他们感受到“一家亲”的效果,这样就会改变他们的心智模式,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其次,对利益心态的职工要结合他们的本身特征,从提高他们的地位入手,摒弃他们固有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让他们从中感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自主的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这部分人尽管他们与“短期效应”心态的职工一样是农民工是来挣钱的,但他们在挣钱的基础上还追求一种“自尊”,即希望企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然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许多企业都把他们当成了“过路客”,关心他们的相对较少,使他们成为了一种简单地劳动力。对此,要改变这部分人的价值观,我们除按照第一种给予以“亲情关爱”之外,最重要的要给予他们“理性关爱”让他们享受与企业职工一样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精神待遇和物质待遇,让他们感觉到企业没有将他们当“外人”看的。现在在企业职工中60%甚至70%的职工都是农民工,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上,尽管企业提升了一系列与正式工一样的待遇,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如在各种竞赛中、技能大赛中,农民工参与几率很小,更不用说技术职称等这类的政治待遇了。鉴于此固,我们只有从这方面入手才能激发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其三,对“平板心态”职工的价值观转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这部分职工属于企业正式职工,只要我们将形势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将企业发展与职工及家庭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通过不同途径灌输给他们,就会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工作热情。心态的转变就意味着他们有了为企业着想的意识形态,由此,他们就会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制度建设就不会是形式主义的建设。二是着力培养本土人才推动员工知识化进程,也是加大制度建设的一个保证。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去落实等于水中花、空中月。鉴于此固,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更应该注重打造知识型员工,培育本土人才去保证制度建设的效果,在打造知识型员工和培育本土人才方面光靠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激励措施去影响,培育职工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做到学中有干、干中有学,理论实践互动才能更好地保证制度建设的顺种进行。 二、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是打造和谐平禹的有效保证 当前我们煤电公司的考核体系已趋于完善,特别是公司党委实施的“四优双基”及“MRI”联动考核,更是将我们的考核机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但是,在实践的考核工作中,我们不难发展,考核的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激励考核策及监督考核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在考核机制中,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和拓宽考核机制和领域,以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推动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一是建立完善的基层综合考核体系。在实际考核制度中,区队班组没有一个完善的考核制度,全凭嘴说了干。所以在区队班组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质量管理、文明生产管理及安全管理等考核体系应成为每一个矿井关心的问题,在完善这些考核制度的同时,矿井应协助区队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注重实际效果不能搞“空考空 ”,同时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相辅助,如激励措施、待遇优惠措施等,这些能够有效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考核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干部考核要点面结合,表里同一。日前,在干部考核工作中,往往只注重书面效应而不注重实际调查,如某干部在汇报工作时往往将经常下基层作为资本,由此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并成为了业绩突出的干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他却不知道某区队的具体位置,这就是“书本绩效”。所以,在干部考核中应该多一些“现场感”,多一些让群众参与的元素,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干部考核的作用,体现出干部考核的真实性,才能激励干部不断的深入基层。脚踏实地的去工作、去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建议,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做。三是实行监督考核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监督考核是当前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在监督考核过程中,我们应采取“跟进式”监督考核管理机制。首先,应设立“监督考核专线电话”与被考核者保持经常性联系、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被考核者的工作状况,以便在考核中去伪存真,提高辨别力;其次,应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让被考核者定期汇报自己的工作及生活情况,及时掌握被考核者的工作实效,依此遏制“泡泡糖”成绩的出现;其三,通过在矿区设置意见箱,在职工中开展问卷调查和匿名监督的方式让职工对被考核者进行评定,依此提高考核中出现的虚假现象。 三、提高制度执行能力建设是打造和谐平禹的基本点 一个企业只靠制度作保障不行,关键是看这个企业的执行能力如何。如上面笔者所提到的干部下基层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目前,我们的制度执行建设尽管已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环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构建和谐平禹,我们必须加大制度落实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一是企业领导乐于协调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就需要分线领导出面协调做好领导之间感情沟通,使这些敏感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办事效率,而且还树立了领导在职工中的光辉形象。二是企业要营造提高执行力的环境空间。在制度执行力方面,一些工作往往受环境条件所限制而得不到更好的落实和解决,领导间的不协调、部门间的不协调都可能导致制度落实不力问题的出现。对于这些,我们要积极营造提高执行力的空间环境,如大力支持矿井出台实施的各项决定,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积极解决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不给在制度落实过程中设置人为障碍等。只有这样,企业出台的各项制度才能得到更好的落实,才能提高制度执行力建设,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