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发展必须解决四大误区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0-25 14:42:33论文、言论 | ||
安全发展,是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权利和职业健康前提下的发展。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改革开放成果惠及百姓的充分体现,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反映。它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安全生产纳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煤矿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安全第一方针,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发展与安全、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自觉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坚决不要带血的煤炭,不要带血的效率和效益,克服和解决在思想认识上、工作方法上的四大误区。 一、克服和解决煤矿事故难免论。在相当一部分煤矿管理者、执行层、生产者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干煤矿工作事故难免的想法和说法,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以至于一些决策者、管理者公开或者半公开地说:搞煤矿不出事故是侥幸,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拍着胸口说不出事故,要不然国家还下达百万吨死亡率指标干什么;一些区科队长为了多出煤,多打进尺多拿钱,无视安全隐患及问题的存在,明目张胆的指挥或参与违章作业;一些班组长及工人肆无忌惮地说:干煤矿没有不违章的,不违章就出不了煤炭,打不了进尺。这些说法、做法正是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综观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先进采煤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安全装备,他们的死亡率远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曾创造出无死亡事故的纪录。在我国的一些先进煤炭企业也创下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的纪录。他们能做到的为什么有些煤矿做不到,且事故频发呢?其关键还是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永远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造成的。这就需要这些企业解决好煤矿事故难免论,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超前的工作方法,完善的安技术措施,严密的管理制度,把煤矿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信念坚定、基础扎实、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强力为职工创建一个良好的本质安全型生产环境。 二、克服和解决说起重要干起次要的做法。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需要具有高素质、高品质,高技能的管理人员,因此,在选拔配置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严格管理。但是,在一些事故多发单位调查研究就会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在专职安全管理者、管理人员中大多都是在出事故单位内调来调去人员。一出事故只是换个地方、单位而已,没有真正按照党和政府要求严格处理,受到教育。尢其是现场安全监察员、瓦斯检查人员,大多是从生产一线退下来的区科队长,班组长、老工人。这些人年龄高、文化程度低、心中有气、带有不满抵触情绪,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还有的对煤矿安全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超前性和预测性,对隐患难以识别处理给安全生产带来更大隐患。加之他们中有的本身就有三违前科,对三违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一些三违行为习以为常,在某些情况下,有怂恿别人违章作业的现象。也有的因身体原因,迟到早退、脱岗现象时有有发生。 当然,把一些采掘一线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安排到体力劳动较轻的岗位,是情理所在,无可厚非的。他们有着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及避险、救险经验是不可否定的。但对其存在的问题也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对这些同志的工资待遇要给予合适的考虑,不能以岗变薪变为由减少太多;要从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综合考虑,不适于从事安监工作的不应安排到安监工作岗位;对从事安监工作的老同志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定期进行轮训;更重要的是要把青年工程技术人员放到生产一线见习实习,在获得相关经验后安排到安监岗位,让他们从事安全管理,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安监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 三、要克服严管重罚就能搞好安全生产的片面做法。不可否认,严管重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对于纠正错误,改进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君不见,往往每到月底,采掘、机通运单位的区队长手里就拿着一沓沓罚款单找领导申诉,说理央求,翻翻这些罚款条,有安全部门的,有生产部门的、机电的、通风的……更有职工被处罚得一分工资收入都没有,拿着刀子要拼命的有,扭闹领导的有,上访闹事的有,似乎哪个部门都有对生产基层部门的处罚权,对工人的处罚权。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管理首先是服务,是要帮助生产单位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不应当是等到生产过程中发生问题后才去处罚,如果一味的做事后诸葛亮,罚字当头,会给受处罚者造成逆反心理,你罚你的,我干我的,大不了走人不干了。 亲情是世界上最真挚、最美好、最温馨的爱,是人身的动力和源泉。亲情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远远大于组织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和经济的力量,各级党政、工会组织应积极倡树安全亲情观,发掘亲情文化力量,利用亲情文化来激励约束每名职工,让他们体会到亲情的温暖,感受到爱的力量。让职工为了亲情、珍惜亲情,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在安全管理上,应坚持管理就是服务,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以舆论导向、典型引路、表扬鼓励为主,经济和行政处罚为辅的原则,重教育,重制度约束。多采用奖大于罚的办法,就能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可以更好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四、要克服和解决行为规范执行上的一视同仁。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是血的教训的总结。其中的规定是大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管理者是打着遵章守纪的手电筒去照别人不照自己,尤其是在对职工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检查上职工十分反感。比如,在个人安全防护上,要求工人下井必须防护用具佩带齐全、整齐,但却经常发现一些干部和安监人员下井不系安全帽带,矿灯头拿在手中,有时还摘下安全帽扇风,不带自救器,还有的在检查工作或检查安全时在运行中的皮带机、运输机上直接跨越,以要到边远地区检查为由,乘坐人车、吊挂人车不排队,抢先在职工队例前插乘,进出风门不随手关闭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走近不走远,走条件好的头面不走条件差的头面,带头出早班。其实,这是一种对人严对己宽的特权思想在做崇。作为管理人员就应该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就应该在安全法规面前人人平等,带头做遵守安全制度、执行安全行为规范的模范,严以律己,做出表率。 只要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能引起高度的重视,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一些,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煤矿企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就大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