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刘连聪:做个快乐的“土记者”

煤炭资讯网 2008-10-22 14:22:14散文荟萃
作者单位:淄矿集团埠村煤矿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是对从事专职记者职业的诠释。当一名业余“土记者”,一直是我在煤矿这块黑金地上追求的目标。经过二十年的笔耕不辍,特别是近两年在《煤炭资讯网》、淄矿集团《新淄矿》报社领导和编辑老师以及埠村煤矿党群工作部和宣传科领导等业内写作行家的精培细导下,使我与记者这个职业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当然,我提及的是地地道道的“土记者”身份。

  对于记者,我曾在一份报纸上见过这样的解释:“媒体中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导工作的人通常称为记者。”在我看来专职记者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必须而设立的,仅仅是少数。而新闻宣传涉及社会、企业各个层面,宣传报道任务既博大更精深快捷。仅靠专职记者只能承担媒体主阵地的任务,更多的散外任务需要依靠活跃在最基层的业余“土记者”完成。

  我从入矿起,就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采掘工,与朴实、豪爽、永不言败的采掘工友同甘共苦已数年,深知在地心工作环境的艰辛、采掘煤炭的不易,更为今生成为一名黑金地的采光人深感自豪。采掘工是养育矿山人的衣食父母,他们博爱的心怀和奇迹般的创造感天动地。采掘工的也心态最为优秀,他们把涂满肌肤的炭黑视为最美的色彩;把弯腰弓背、侧身双膝跪地劳作,看成人生特美的姿态;把布满炭沫、汗水、辛劳的工作服当成最靓丽的工装。用一双结满老茧的双手、甩开写满矿井下岁月的宽厚臂膀,胜战“五害”、斗罢地龙,在盛产黑金的地层深处,奉献一身精华,创造卓越收获。饱经沧桑的在矿山几经变革后,像一条巨龙高擎平安和谐的旗帜,载着豪气冲天的矿山人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让昔日的矿山绽放新的容颜,让黑骄子的生活与日俱增。幸福和快乐挂满了矿山的脸庞,溢满了矿工的脸颊。

  我工作的矿山,不断发生着震撼人心的变化。情同手足的工友无时不在煤海中创造着可歌可泣的故事,时时感染着我拿起手中笨拙的笔和纸用真情提炼、用感情书写、用报刊宣传他们的精彩。尽管我是个最基层的“土记者”,写作技巧、功底、文字组织能力等欠缺较大,但始终如一牺牲家务和业余休闲时间笔耕不辍,用心、用力抒发对矿山、对矿工的情怀。每天不把亲身经历到、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新闻故事写出来,总觉得一天工作不尽完美。

  我每天的工作岗位是在深黑的矿井下,我的业余爱好又是“爬格子的采掘工”,大伙称我是双采掘工。业余时间把耳闻目睹的新闻素材酝酿、加工、构思、写作、改动、打印、送交审阅、投稿,这一道道工序下来感到手忙脚乱。写作是苦的,雕刻文字是累的,苦累的背后带来的是甘甜的韵味。写作,让我深切体味到人生精彩的意义;文字,使我不断收获生活的新境界。

 如今,我通过不懈耕耘,已在心仪的文学网站建立文集,收稿130余篇,同时被多家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用稿,我也是《煤炭资讯网》华北站记者、《新淄矿》报特约通讯员,文字的田园已初见一角新绿。今后,我将沿着写作的路继续前行,力求在新闻媒体的厚爱和写作前辈、老师的指导下,乐为矿山、为矿工、为生活写出更多新闻故事,更好的文学稿件。

  在2008年记者节前夕,敲打下这篇浅显的文字,权作是对《煤炭资讯网》和《新淄矿》报社编辑、记者老师以及从事写作者的祝福吧!


本网特约记者:刘连聪 编 辑:昱辽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