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结合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0-21 14:26:43煤矿院校 | ||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为行业主管部门、学会、协会、大型企业和行业背景高校之间搭建一个高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平台,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高校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行业背景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于10月19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论坛以“启迪领导智慧,加强战略思考,促进合作交流,推动科技创新”为宗旨,围绕“行业高校的联合与融合”和“产学研与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江苏省副省长、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鸣,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国家安监总局原副局长王显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著名动力机械工程专家倪维斗院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激光与光电子学专家周炳琨院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机械工程专家钟掘院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左铁镛院士,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负责人,BP公司、宝钢集团、中国网通等企业负责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负责人共200余人出席了论坛。 论坛宣读并通过了《行业高校产学研合作宣言》,同时举行了“煤炭高效开发产学研联盟”揭牌仪式,该联盟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牵头,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煤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集团公司等17家煤炭高校、研究单位以及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进一步构建煤炭高效开发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论坛结束后,笔者采访了与会的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万力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查明教授。 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为产学研结合奠定学科基础。特色乃行业高校的立校之本,学科是行业高校强校之源。我国高等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建国之后面向行业发展起来的,他们具有很强的行业需求背景和办学特色,这种行业需求和办学特色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了便捷的桥梁。就中国矿业大学而言,学校依矿而建、以矿为名、因矿而强,它始建于1909年,虽历经14次搬迁、11次易名,但学校始终高举矿业大旗,肩负科技报国使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实力最强的矿业高等学府,是当前中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的高校。 “在保持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我校努力充实特色学科的内涵和科技竞争力,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消防工程、安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多年来一直排名全国第一。学校建立了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具有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特色的科研平台,同时还有一批具有特色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我校采矿工程获得了6P水平的国际教育认证,使毕业生踏入了国际就业平台。”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教授告诉笔者。 从行业高校的发展历史来看,部分行业高校原属行业办学,后因管理体制的变化,才从行业中分离出来。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在发展中保持了密切的血脉联系,具有产学研结合的天然基础。随着科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面队新形势、新任务,双方搭建起了更加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行业高校进一步发挥出了行业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促进了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同时更加强化了高校自身的特色学科优势。 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查明教授表示:“我校是一所具有石油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的‘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整体划转教育部。作为一所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学校50多年来始终以石油石化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导,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在行业技术创新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建设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现在学校已经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6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机构。” 创新校企联动机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是企业,但离不开大学和企业的全面合作,要解决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当然也离不开大学和煤炭企业的合作。在创新校企联动机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方面,中国矿业大学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的大胆尝试。1989年,中国矿业大学成立了当时国内第一个校企合作董事会,并形成了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目前董事会成员包括神华集团、中煤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徐工集团等66家著名企业。校企合作的加强,使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创新工作更直接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推动了科研成果在生产中的发展和应用。 那么,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过程中又做了哪些探索和尝试呢?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教授说:“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合作升级,建立全面合作战略联盟;二是优势互补,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联合体。为适应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突出企业在技术应用与开发的主题地位,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煤炭企业更稳定、更全面和更高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我校不断升级与企业合作,相继与冀中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三一重工装备有限公司等建立全面合作战略联盟。 在新时期,企业也高校和合作方式必然由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传统合作逐步走向共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开展学科领域群式合作发展,2005年10月,我校与淮南矿业集团共同建立的‘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成立,中心的眼法基地放在我校,产业化基地设在淮南矿业集团,此外我校还和枣庄矿务集团共建了‘山东省机械装备研发中心’和‘枣矿集团煤化工研发中心’、和盘江煤电集团共建了‘采矿工程研发中心’,通过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联合体,不仅使高校技术集群与企业产业集群的链接更加紧密,而且开创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融入地方经济建设,谋划行业发展战略。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是高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江苏省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为徐州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国矿业大学作为苏北和淮海经济区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参与谋划徐州发展,融入徐州经济建设,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此中国矿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徐州企业开展全面合作。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教授介绍:“中国矿业大学融入徐州经济建设主要体现在共建多晶硅和光伏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研究所、打造中德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建设中德工程师训练中心、成立徐州工业设计发展中心等四个方面。其中中德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旨在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主要任务是煤矿安全培训、生态恢复技术转移,中心名誉主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我校演讲时说该中心是中德科技合作的典范,该中心专家已经着手进行第一个课题(徐州老工业区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规划设计)的研究工作,准备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以及人才、技术、装备,逐步在徐州建立一个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开发与利用、设备制造与新材料研基地,进而将徐州打造成一个‘东方鲁尔工业园’。” 自从国土资源部划转给教育部管理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更加重视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传统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国土资源其他重大科技项目研究,面向国土资源领域,主动服务国家目标,以项目带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模式合作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万力教授对笔者说:“自1999年国家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我校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泛看站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传统地学专业技术优势,面向国土资源领域,积极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动服务于国家目标。截止目前,我校已在青藏高原、华北、三江、东昆仑、东南沿海地区独立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67项,协作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68项,项目总经费逾1.38亿元。此外,我校还承担地方政府、矿业企业委托地 质矿产调查和矿产勘察项目12项,项目总经费约1575万元。 我校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为纽带,以产学研基地为依托,以专业教师为核心,多专业、多学科交叉协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参与项目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充分发挥高校联系面广的优势,并积极和国外高校合作培养地学人才,与国土资源部门、地质勘察单位、矿山企业广泛开展合作,以项目带队伍,联合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为国土资源部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实用型人才。通过项目合作,我校在云南、内蒙古、西藏、陕西等地建立了一批稳定的产学研基地,长期拥有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察等项目支持,在勘察技术集成、新技术方法应用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