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特等劳动模范 新岭煤矿地采区921采煤队队长徐玉堂 |
|||||
银桥杯:有一种执着让人感动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8 15:47:15要闻 | ||||
黑黑的工作面上,黑黑的煤壁,黑黑的巷道,唯有的亮处就是矿工头上的矿灯照射到的地方。 在新岭煤矿地采区921工作面上总有一束灯光亮在全队职工的心中,有了这束灯光的照射,工作面上的工人干起活来就有了劲头,心里对安全工作就有了底。这束灯光的主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921采煤队队长徐玉堂。 对工作尽职尽责、无怨无悔的爱是执着;对同事关心关爱、安全至上的爱是执着;对家人感情深重、荣辱共勉也是执着。徐玉堂凭着对工作、对同事、对家人执着的爱,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这种执着着实让人感动。 对工作尽职尽责,无怨无悔,他的成绩让领导感动 1990年初,家住山东农村年仅21岁的徐玉堂对煤矿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向往,缠着父母要去煤矿上班,父母舍不得让刚刚走出校门的孩子到煤矿去下井采煤,但也不想把孩子留在身边守一辈子,开明的父母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徐玉堂告别了父母来到了煤城鹤岗,投奔到了鹤岗的姐姐家里。 正值青春年少的壮小伙子,不久就采用到了当时的岭北煤矿,当上了一名掘进工。都说企业的工作好干,煤矿的钱好挣。当他来到井下时,才知道井下的工作是多么辛苦。几个班之后,一同采用的工人中就有很多人承受不住井下工作的艰苦而退缩了。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疼的徐玉堂,从心里也不想干这活了。短短的几天时间,他明显消瘦了许多,两只手不但生出了老茧,而且还磨出了血泡。姐姐心疼地说:“玉堂,你还是别下井了,这活你干不了,还是想想办法干点别的活吧。”然而,血气方刚的徐玉堂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笑笑说:“不碍事,习惯了就会好起来的。”微笑中流露着憨厚和执着。此后,尽管井下的工作很累,他仍然每天上班下井,每天跟着老师傅学习打眼、下木料支棚子。他认为,别人能干的活,自己也能干,世上没有吃不了的苦。他知道,坚持就是胜利。人们常说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第一个月下来,他竟然一个班都没休,在全队包括老工人在内,是唯一一个出满勤的人。徐玉堂凭着敢于吃苦的精神和顽强拚搏的毅力,走出了人生艰难的第一步,也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短短的3个月过后,徐玉堂不但能独立工作了,而且还与新来的工人签订了师徒合同,当上了队里最年轻的师傅。徐玉堂想,自己也是一名新工人,却要给别人当师傅,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无形的压力,更是一种激励自己进步的动力。他工作中更加努力学习技术,更勤奋工作了。凭着他的实干,凭着他的好学,与同期采用的工人相比最为出色的徐玉堂,用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班队长和采区领导的认可,他在参加工作8个月后,就当上了掘进队的组长,成为一个掘进队小班的领头人。此后,徐玉堂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着自己的人生,塑造着自己的人生。他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对工作的热爱,不久又担任了采煤队的副队长。2004年9月,原921采煤队队长退休后,徐玉堂以小班安全好、产量高,管理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而被采区一致推选为921采煤队队长。 担任队长后的徐玉堂,感到了身上担子的压力。从带好一个组、一个小班到带领一个采煤队,徐玉堂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如何当好在这个区、这个矿举足轻重的921采煤队队长,徐玉堂认为,带好一支队伍,既要靠严格管理,更要靠自身的表率作用。 加强班队管理,规章制度是保证。徐玉堂结合本队实际相继制定了《班、队长井下交接班制度》、《职工安全奖罚制度》、《工作面小班质量验收制度》、《三违人员暴光制度》等。有了制度就要严格认真的执行,并且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只有这样才能以理服人,才能让职工信服。制度出台后不久,安检员关卫国对井下工程质量验收时,检查到那宝玉所负责地段时,发现工作面软帮侧少一根斜戗柱。于是,按《小班质量验收制度》给予罚款并上暴光台。当时有人找徐玉堂讲情,包括以前曾经同徐玉堂一起参加工作的好哥们。但为了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徐玉堂就是没开这个口,没送这个人情,还是按照制度对当事人给予了罚款处理。好哥们说徐玉堂当上了队长就不认哥们儿了,也有人说徐玉堂不讲情面。徐玉堂说,不是我不讲面,而是我要带头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有了制度不执行,怎么能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的整体呢。一个国家有法律,一个单位有制度,一个班队同样也要执行规章制度。不是我唱高调,如果让你们当队长,你们怎么做?你们想想,是这个道理不。徐玉堂的一席话让说情的人心服口服的没话说了。 身为队长的徐玉堂在工作中体会到,一个好的班队,离不开班队长的现场管理,也离不开班队长率先垂范的带头作用。因此,他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做到盯在现场真干事、真管事,坚决克服老好人、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工作作风。同他关系很好的班长李忠森,在工作中提前升井、没有在井下交接班,他很不客气的给予他罚款200元的处理。有人说他不讲情面,关系这么好的哥们都处罚。徐玉堂却说,正因为关系好我才惩罚他,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服气。 徐玉堂对施工质量抓得严格,在采区是出了名的。他对工作考虑的细,检查的细,他要求每一个液压支柱都要打设规范,溜子头压顶子打设规范,戗柱打设规范,包括两道材料都要码放整齐。921采煤队坚持开展的小班质量评估制度,每半月对三小班的安全质量、文明生产、煤炭回采率等进行综合评比,并实行奖优罚劣的政策,极大促进了工作面质量的不断提高,受到了集团公司的好评。徐玉堂曾代表新岭煤矿在集团公司生产工作会议上介绍小班评估真考核、真奖罚的经验,小班评估的管理经验在集团公司进行了推广。为此,921采煤队的工程质量、文明生产成为了集团公司乃至龙煤公司的标杆。副省长刘海生、前市委书记刘国中、龙煤公司总经理候仁、副总经理孙永奎等都先后到921工作面视察过工作,并对工作面的质量标准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候仁在这个矿的座谈会上说:一个采煤队的质量能达到这样高的标准,不但是采煤队的样板,也是井工矿的一个样板。 他接任队长时,工作面位于29号层收尾段,当时的29号层煤质好,每班开两趟帮,日产量都在千吨以上,他认为这样干虽然进度快,产量稳,却白白丢失了很多煤炭。于是,他大胆提出了把每班开两趟帮改为每班开一趟帮,在软帮放煤上下功夫,向软帮放煤要效益。的建议得到了采区领导的肯定后,他便实施了自己的改革方案。他带领职工制作了适合软帮放煤的小钩子、小耙子等工具,同工人一起精采细掘,应收尽收,最大程度的提高煤炭回收率。在他的带领下,创出了每班开一趟帮突破了日产破千吨的最好成绩,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采,极大的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实现了一面变两面。 在27号层过断层时,由于断层多,落差大,刹顶有难度,而且在安全上非常关键。他想,越是关键的时候越要体现干部的表率作用,只有干部在关键问题、在危险时刻冲在前面,干在前面,才能用无声的行动影响工人,为工人做出榜样。于是,他亲自带领工人刹顶,处理工作面上最关键、最危险的工作。干部的行动产生的影响力往往比发号施令的效果强出许多倍。徐玉堂在关键时刻干在前面的行动,深深影响了职工,激励了职工苦干实干的工作热情。 今年8月初,矿决定在921开采的30号层左一段二分层收尾老面上试验使用滑移支架。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都会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和一时的难度。当初由液压支柱取代木支护时是这样,今天推广滑移支架支护新技术也同样是如此。徐玉堂清楚,推广应用新技术虽说是科技发展进步的体现,也是现代化矿井建设的需要,但如果组织不好,推广不力,不但不能促进生产,相反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徐玉堂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必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证生产工作中的安全。矿与厂家在地面进行操作演练时,徐玉堂寸步不离的跟着厂家的技术人员学习请教,自己又反复的练习操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熟练地掌握了这项新工艺的操作技术。工人升井后,他又手把手的教,手把手地练,使工人对滑移支架从陌生到熟知熟会。这项新工艺应用到工作面上之后,他犹如一名精通技术的专家,指导工人操作运用,从而使这项当初被认为难以接受的新工艺,在921工作面得到了最好效果的实际应用。 身为一队之长,徐玉堂总是从严要求自己,事事想在前面,干在前面。几年来,他每天都是早上5点走出家门,在他的工作日程中已经形成了不变的上班时间,而晚上回家却没有准确的时间。井下工作危险性大,他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一份责任,有时候工作面有险情、有难度,他就要盯在现场指挥生产。 井下正常开帮推进时,要随时根据进度考虑下一个班的准备工作,作为队长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工作进度组织人员移溜子头,撤皮带,铺链子、延槽等。为了做好这些工作,作为队长的徐玉堂晚上连班不回家,在不影响正常开帮出煤的情况下,带领小班人员提前做准备工作,已经成了他工作中的一项内容。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的正常生产。也正是因为徐玉堂超前准备工作做的好,921采煤队的工作始终牢牢地掌握着生产主动权。几年来,921采煤队月月超额完成煤炭生产任务,并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势头。 笔者在地采区组织召开的座谈采访会结束后,时间已经是16时20分了,身穿工作服的徐玉堂还要去井下。他说工作面上隅角挑顶有点问题,他放心不下,要下去盯现场。我想,徐玉堂可能又要在井下渡过一个不眠之夜了。 对同事关心关爱、安全至上,他的做法让同事感动 徐玉堂身为队长,不但有生产上的压力,更有安全上的责任。如果工作中的安全没有保障,就会给职工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作为一队之长,有责任为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为此,他不仅对生产抓的紧,对安全工作更是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坚持做到大问题不过夜,小问题不过班,对各种隐患及时处理排除。 从工人成长起来的徐玉堂知道,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职工思想中存在的马虎、凑乎、不在乎,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等“三乎”、“三惯”造成的。为此,他坚持每天利用班前对职工进行一日一题的教育和安全思想教育,在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同时,警示职工在工作中要注意安全。有时放炮后,工人图省事不及时铺网串梁,就进入工作面作业,顶板有时存在伪顶、极易掉下伤人。针对这一隐患,他在班前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并严格规定,炮后必须进行强制性铺网撅梁后,才能进入工作面作业,违犯此项规定人员,一律给予惩罚。严格的制度,保护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他们在30号层过破碎顶板开采时,工作面硬帮随开随冒,需要刹高顶,危险性很大,每开一趟帮,都要进行超前支护,跟炮刹顶,确保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安全。每次刹顶后,他都要亲自检查一遍,对刹顶不实的部位,及时组织加固处理,确保安全无误后,才允许工人进入工作面作业。 在初采30号层左五段时,顶板断层落差大,工作面来压,而且有切顶现象,给安全工作带来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徐玉堂带领职工及时对工作面单体进行二次加压,加打戗柱,确认工作面安全后,又组织人员刹顶,而且坚持现场交接班,现场交待下一个班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对隐患做到超前预防、超前排除,确保工人的作业安全。 在隐患排查中,徐玉堂从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哪怕很小的隐患,他也是细致的检查和处理。他在一次检查中发现液压支柱的防倒绳没系牢,当即责成作业人员进行处理,并对质量验收员进行了严厉批评。验收员感到很不服气,认为他是小题大做。下班后,徐玉堂领着这名工人去了一位邻居家里,他让这名验收员看了这位邻居没有大拇指的手,告诉他说,这位邻居就是因为在井下工作时,液压支柱的防倒绳没系牢,倒下后砸断了手指。因为工作中的一时疏忽,不但给他留下了终身的痛苦,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名验收员醒悟了,他认识到一个小小的细节造成的严重后果,在教训面前,他为自己的粗心做出了深刻的检讨。 2005年8月,洪水的灾害涉及到了全国,地采区井下生产也没能幸免。921工作面开采的30号层左一段距离地表浅,淋水大,工作面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每班交接班时,他都对工作面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一次,他发现顶板裂隙渗水,顶板下沉,经仔细检查,发现顶板有脱落现象。他当即组织人员进行挑顶刹顶,保证了工作面人员生产作业的安全。工人们都说,徐队长不仅工作要求的严格,而且特别的心细,跟着徐队长干工作,安全有保障,我们放心。 徐玉堂在工作中关心爱护职工,在生活上更是尽心尽力的帮助职工解决困难。队里的工人刘启发是从内蒙古来煤城的外来人员,在鹤岗除了父亲和爱人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亲人。今年夏季,他的父亲去逝了。这么大的事情,对一个举目无亲的外地人来说,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去料理后事。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队长徐玉堂身上。徐玉堂接到刘启发的电话后,安排好队里的工作,就来到了纪景福的家里,帮着他找来了车辆,又联系有关人员,帮他一手操办了老父亲的后事。感动的刘启发夫妻两人一再感谢徐玉堂这个大好人,拉着徐玉堂要跪下给他磕头。徐玉堂忙扶住他们说,感谢的话你们不用讲,感谢的事也不用做,只要你以后好好的工作,就是对我的最好回报了。父亲的后事料理完后的第三天,刘启发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此后,他工作的积极性高了,更有了工作热情。他说,如果我不努力工作,怎么对得起队长徐玉堂的一片热心啊。 工人黄绪国以前经常旷职不上班,徐玉堂就耐心的找他谈心,给他讲只有努力工作才有正常的收入,只有好好工作自己的生活才有奔头,才能让父母省心,特别是没有结婚的青年人,不好好工作,将来靠什么成家立业。徐玉堂就这样不厌其烦的给他讲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徐玉堂的耐心帮助下,黄绪国终于改变了经常歇工的不良习惯,现在每月出勤都在28个工以上,而且还靠自己的工资收入买了房子结了婚。黄绪国不止一次地感谢徐玉堂说,要不是徐队长对自己的帮助和教育,自己就没有今天,如果那时候徐队长不帮助教育我,我可能早就丢了工作,更别说结婚成家的事了。 对家人感情深重,荣辱共勉,他的荣誉让家人感动 1992年初,有人为徐玉堂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姑娘是鹤岗人,高中文化。对方的条件让徐玉堂有些望而却步了。自己不过是一名采煤工,又是外来户,无论哪方面自己都无法与其相比。然而,短短的接触中,既让姑娘满意,又让姑娘不解。满意的是小伙子诚实,有爱心,有工作热情,更有责任心。不解的是在仅有的几次约会中,徐玉堂竟然不止一次的失约。难道是自己不能让徐玉堂满意,难道徐玉堂是想采取回避的办法结束这段恋情。姑娘带着疑惑与徐玉堂的姐姐进了长谈,从徐玉堂的背后对他进行了更多的了解。她知道徐玉堂对工作是那样的执着,是那样的肯于吃苦,是那样的尽职尽责。姑娘想:对工作这么执着的男人,以后对自己一定错不了,对家庭也一样会有责任心。这个人我选定了。 刚刚结婚的时候,每次连班不回家,徐玉堂都会给家里挂个电话,免得爱人牵挂。后来,这样的情况多了,一天不回家甚至几天不回家,爱人也接不到他打回家的电话了。爱人知道他工作忙,一定是在井下指挥生产。因此,即使不打电话回来,也习惯了徐玉堂在井下延点或连班了。 今年中秋节的下午,徐玉堂的爱人早早准备好了酒菜,把徐玉堂姐姐一家人请来,两家人变成一家人准备坐在一起过个团圆节。然而,桌上的热菜变凉了,酒香也早就溢满了不大的居室。跑累了玩累了的孩子靠在妈妈身上睡着了。而此时的徐玉堂因为井下工作面出现了切顶现象,安全上有了隐患,身为队长的徐玉堂放心不下工作面的安全,中秋佳节的晚上,他在井下又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而等在家里的亲人从夕阳西下等到月满东山,他们知道徐玉堂一定又在井下连班了。就这样,两家人只能过了一个并不团圆的中秋团圆节。 嫁给徐玉堂自己不后悔。徐玉堂的爱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一脸的幸福,更带着满心的骄傲。她说:说心里话,刚结婚的时候,在同学、在邻居、在亲属面前我真有些抬不起头来。那时候一提起嫁给了老采好像就低人一等,总是感觉有些自卑,甚至说不出口。日子过到今天,我不但没有了当初的那种自卑心理,而且在人前我却有了一种挺着胸昂着头的骄傲感觉,因为老徐的工作干的这么出色,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我感觉自己没有嫁错人。都说军功章上有他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而成功的喜悦和心中的自豪感,同样也有我的一半。徐玉堂的爱人每每谈起他的事,都会心怀喜悦,面露喜色。 去年末,新岭煤矿召开双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时候,徐玉堂作为集团公司的劳动模范和矿劳动模范,要披红戴花坐上主席台。爱人知道后心里比徐玉堂还高兴。她带着孩子特意坐车来到矿劳模大会的会场外,看着站在劳模队伍最前面的徐玉堂,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她和孩子的目光被徐玉堂的身影牵动着,从会场外的队伍中,到会场门前与矿党委书记、矿长一一握手,她和孩子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徐玉堂的身影,直至徐玉堂走入会场,他们才欣慰的离开。 更让徐玉堂的爱人骄傲的事不是徐玉堂说给她的,而是从邻居那里听到的,也是在邻居家里看到的。 2007年,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为弘扬劳模精神,宣传劳模事迹,把劳模的照片印在了挂历上,让劳模的光辉形象进入矿工的家庭。徐玉堂上挂历了。徐玉堂的爱人在邻居家里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她根本就没有相信。她知道,上挂历的都是明星、是香车、是美景,徐玉堂只是一个井下的老采,怎么能上挂历呢。当邻居把挂历放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简直惊呆了,这是真的吗?是真的,2008年8月份的那张挂历上印的就是徐玉堂的名字,就是徐玉堂这个人。她向徐玉堂问起这件事的时候,徐玉堂说就因为挂历上有自己,矿宣传部专程为他送去了5本挂历,不过挂历还放在单位没拿回来。爱人埋怨他说,这么大的事你也不告诉我,也不早早的拿回来让我们高兴高兴。 徐玉堂说,结婚十几年来,他总感觉欠了爱人许多感情债。家里的大事小情,他没有精力去考虑,也没有时间去处理。当然这些琐事爱人从不让他来办,也不牵扯他的精力。比如给老家的父母寄钱寄物,写信挂电话报平安等,爱人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但在相距不是很远的岳父岳母家里,也很少见到徐玉堂的身影。平日的家庭小聚会,节假日的家庭宴会上缺少的总是徐玉堂的身影。 笔者在徐玉堂家中采访时,无意识的问了徐玉堂的儿子一句话:“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我不论做什么,都要向老爸那样,好好干工作,每年都当劳模。”刚刚上六年级的儿子说话中带着对老爸的崇拜和为老爸骄傲的表情。的确,徐玉堂当上队长以来,始终是早来晚走的干工作,孩子一连几天见不到老爸的时候是常有的事。如今孩子已经上六年级了,作为父亲的徐玉堂却从没去学校为孩子开过家长会,没带孩子上街买过一件衣服,更没带着孩子去公园玩过。然而,徐玉堂兢兢业业干工作的敬业精神,却赢得了爱人和孩子的敬佩。 老爸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关心自己,没有时间陪自己玩,懂事的儿子知道老爸是爱自己的,他不但不责怪父亲,却为老爸的成绩和成功而高兴,为老爸那些厚厚的荣誉证书而自豪。他知道我是专程来采访他老爸的,高兴的搬出徐玉堂的许多证书,一个一个的指给我看,这是矿劳动模范,这个是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这个是龙煤公司优秀采掘班队长,还有这个……儿子为我翻看着徐玉堂的许多荣誉证书,脸上流露出天真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