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有感 | |||||
宋双亮言论:100-1=0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5 15:03:12 要闻 | ||||
带着好奇,带着思索,我认真研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若用式子表示就是:100-1=0;若用语言表述就是:一个人做事情,就要注重细节,把事做细,才能做好,否则什么也做不好;一个企业要兴旺发达,就要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书上有例:东京一家贸易公司,有一位小姐为来本公司办事的德国一家大公司的商务经理买往返于东京至大阪之间的火车票,去时座位总在右窗口,返回时座位又总在左窗口。经理询问缘故,小姐说:“去大阪时,富士山在您右边,返回时,富士山在您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富士山的的美丽景色,所以买了不同的票。”就是这样一件不起眼的细心事,使这位德国经理把这家日本公司的贸易额由400万马克提高到1200万马克。可见,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注重了其中的细节,小事也能办成大事。企业成功的事例更多:中国知名企业海尔就十分注重细节,光内部管理上就编写了10万字的《质量标准手册》,制定了121项管理标准,49项工作标准,1008个技术标准,制度中就连“不许随地大小便”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正因为如此,海尔愿花大力气,关注细节,实施精细化管理,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国外著名企业诺顿百货公司服务的内容有:替参加会议的顾客烫平衬衫;为试穿衣服的顾客准备饮食;还替他们到商店买不到商品的顾客到外边买商品,并七折优惠给顾客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诺顿公司为顾客服务真是无所不到,也由此使这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不断成功。 无独有偶,古人也有训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有教诲:海不择细流,故不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联系到矿区安全生产,使人感到“关注细节”显得多么重要。有一例事故:责任人王某在井下回柱放过程中,没有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没有注重“先支护再回柱”细节,结果被顶板冒落石头砸在头顶,身亡。还有一则事故:责任人某某在井下回柱放顶过程中,没考虑到“空顶区会有石头冒落”这个细节,单人进入空顶区,结果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在现场安全管理中,跟班队长、跟班班长、安监员作为安全生产监护人,若能认真执行“调度开工”命令,做好开工前隐患排查这个细节工作,同时,开工后又能对工作中的每个人、每个环节做好安全监控,他有违章迹象,你就批评教育,他有违章行为,你就果断制止。那么,安全生产是有保证的,安全生产也能上新水平。可见,关注细节和忽略细节,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真可谓:成在细节,败也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关系到矿上质量标准化工作,对细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到质量标准化整体要求,小到采、掘、机、运、通和防治水各专业细致标准,要做好,做到位,除了有正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把认识、要求和标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质量标准化工作才能大见成效,安全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联系到部门工作,统盘也应该有个细节考虑。从工作思路到计划制定,从计划制定到分步实施,从分步实施到措施落实,哪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哪一个环节忽视了,都有可能给工作带来大的贻误。同时,每一环节中还有细节,思路考虑细了,就会明晰;计划制定细了,就会周全;措施落实细了,就会到位。具体事务工作,就是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 因此,做事抓小,工作做细,这是我们倡导的。它的真正内涵就是要善于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鹜远或善小而不为;工作要善于从各个环节的细微入手,不要粗枝大叶或嫌繁琐,要细中见成效,细中见成功。但同时,我们也反对每事必躬,事无巨细,也倡导抓大放小,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这是因为我们精力有限,同时,也是我们要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必然需要。学习这本书,我们一定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不要走进误区。 总之,不要忽视细节,不要放过细节,关注细节,用心去做细节,那么,你就会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成为不简单的人;把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做好,成为不平凡的人。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