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言论:俺看矿山文化
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不谈文化好像就落伍了,于是,动辄冠以“文化”的头衔:安全文化、廉政文化、环境文化、家庭文化、食文化、酒文化、马路文化、短信文化甚至还有什么段子文化......有人抱怨,“文化”两个字用滥了,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吃喝拉撒,都冠之以文化,总有点那个。其实不用抱怨,崇尚文化总是好事,不管是真诚的还是附和的,总比鄙视或排斥文化好的多。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作为一个矿山人,俺就要说说俺眼里的矿山文化。
在人们心目中,现代矿山人已不再是过去“傻大黑粗”的形象。现在的矿山人总喜欢站在时代的前列,喜欢追赶潮流,对文化的感觉也是这样。因此,以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成为一个企业发展成熟的标志。然而,有的企业根本还没弄清什么是企业文化,就开始大张旗鼓的搞“文化工程”,为的是跟上潮流。就像多年前印有英文字母的“文化衫”很流行,有那无知的姑娘就把意思为“我是妓女”的衣衫套上了身这种笑话一样,这样的文化工程搞起来也注定是“豆腐渣工程”。有的企业以为盖个广场,修个亭子,挂几条标语,总结几套顺口溜式的所谓理念,就成了企业文化了,其实,非也非也!不过,话又要说回来,虽然不能说什么都是文化,但文化却是无处不在的。换一种说法,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其一切行为都是某种文化底蕴的表露。文化不仅外延宽泛,内涵丰富,而且灌输或接受的渠道极其繁多,甚至是事事处处,无所不在。
就拿俺生活的矿山来说吧。矿山人群的构成相对简单,矿山文化有其独特的行业特点,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乌金文化”,而安全文化是其重要特点和精髓。安全文化因为贴近生产、贴近生活,容易被矿山人理解和接受,接受者不论职位、年龄、文化程度的高低,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融入这种文化氛围。安全文化直接为生产安全服务,是直接保护矿工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文化,因此在矿山人的生产、生活、意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俺身边,矿山人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安全文化,尤其节假日,男女老少齐上阵,用自己喜欢的、认可的方式宣传安全知识,这是一种主动参与,更是一种认识的提升。这不,就在元旦期间,俺矿上一个书画家庭,老少三代12口人搞了个家庭书画展,参观者络绎不绝,赞不绝口,你能说这不是一种独特的矿山文化的体现?
在俺这个矿山人的心目中,矿山文化存在于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上。人的精神面貌,人的文明程度,人的生产居住环境,人的安全意识、文化意识以及由此衍生的人性化管理等等,都能闪烁出矿山文化的光芒。
在俺生活的兴隆庄煤矿安全文化中心,赫然屹立着一尊重约3吨,高3.99米,圆腹直径2.5米的青铜鼎。聪明的兴隆矿人,借寓“鼎”这一象征中华文化的古代最高礼器,寓意“安全至高无上”。利用鼎的“三足”代表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的“行为、状态、责任”三大要素,产生“三足鼎立”的坚固状态;把安全管理系统分解为“教育先导、培训塑人、规范养成、动态稳定、静态预控、环境和谐、管理精细、执行到位、群防严密”九大支撑体系,代表“一言九鼎”的坚定承诺。同时,提炼了“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的安全愿景、“金钱可计、生命无价”的安全价值观和“立兴隆之鼎、建幸福之家”的安全核心理念。你能说这不是矿山文化的集中体现?你能说这不是几代矿山人流血流汗、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
俺热爱俺的矿山文化,更热爱充满文化魅力的矿山。 作者附带声明:本文为一习作,请各路高手帮助指点一下,以释困惑。QQ:413567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