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王村斜井调度室主任康世宏 |
|||||
立足岗位干好本质工作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4 9:29:02要闻 | ||||
王村斜井是一座新建矿井,在正式投产前,矿组建调度室由康世宏全面负责调度室的日常工作。当时的调度室,只有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部局内电话,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类报表更是一张白纸,就连两名调度员也是临时从采掘区队抽调的,根本没有从事过调度工作,对井下情况一无所知。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履行好调度室的职责,发挥生产调度室指挥中心的作用。他坚持一边组织协调生产,一边从兄弟单位借来成堆的生产调度报表和专业书籍,结合王村斜井实际,制定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报表台帐。当时矿上的技术人员十分短缺,生产部除了现任的找建国副主任以外,只有两名地质测绘工,生产一线的检查跟班人员更少。一切一大局为重,他只能一边从事调度室工作,一边跟班作业,同时还得带领调度员下井熟悉情况,几乎天天下井,建章立制的工作只能挤时间完成。 为了做好着项工作,他翻阅了大量资料,结合实际,深入思考,逐项分析,然后拟出草稿。每天升井或完成调度室工作之后,业余时间基本都在研究思考,经常工作到深夜。整整180天,斜井试生产的各项工准备就绪,他也圆满完成了调度室所有规章制度和报表台账的制定工作。 调度室是矿井的生产指挥中心,也是具体工作的组织者。工作中,他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效益放在第一位,及时妥善的协调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大型设备用电上实行“避峰填谷”,在不影响安全生产的天提下,尽可能避开用电高峰,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调度室只有三名调度员,三班倒,抽不出人员下井,为了全面掌握安全生产的第一手资料,他常常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发现隐患立即亲自督促处理,问题没得到解决,就坚决不离开现场。对各类安全信息,做到件件落实到人,从头到尾盯住放,直到完全整改。 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煤场振动筛突然出现故障,造成提升系统中断,生产停止,接到报告后,康世宏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并立即组织综合队职工赶到现场抢修。到现场后,几位检修工看着设备却不知从何下手,此前,他们没有人接触过振动筛,而我们使用的振动筛是从其它矿井调来的设备,没有任何图纸资料,没办法,他就和闻讯赶来的领导一起组织抢修人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检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排除,直到天黑问题依然没有找到,大家简单地吃完晚饭,又冒着大雪投入紧张的工作。问题终于找到了,当设备再次运转起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2003年8月的一天凌晨一点多钟,一阵剧烈的雷声把他从床上惊起,一看下起了大雨,他立即跌到最可能发生险情的进矿水泥面高填方段,发现大量雨水正流入路面裂缝中,填方段随时有塌毁的危险。他便立即组织抢险队员,疏导水流,覆盖棚布,他自己也加入到抢险队伍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全力奋战,排除了险情,这时才发现自己没顾得去穿雨衣。 去年到今年,各项工作刚刚步入正轨,技改工作又全面展开,实在不允许他时常去尽家庭义务。母亲长年有病,儿女上学,家务农活全落在妻子一个人的肩上。有时候,妻子也经常埋怨他只顾工作,家里的大事小事什么都不管,但埋怨归埋怨,埋怨过后,贤惠的妻子总是把家里一切料理得非常放心。前不久,妻子下地回来,母亲半天叫不醒来,她连忙招呼邻居们把母亲送到医院,,一检查,脑血管梗塞。这一下把他妻子吓坏了,他知道,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心理有多大的压力。当时他正在外地开会,一时无法回来,只能心急如焚的往家里大几个电话,以尽孝心。多年来,康世宏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用平凡而实在的工作,阐释他的信仰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