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枣矿集团柴里煤矿经验介绍 | |||||
筑牢安康防线 促进企业发展 | |||||
煤炭资讯网 | 2008-1-3 10:20:53 要闻 | ||||
本网讯: 柴里煤矿是枣庄矿业(集团)公司的骨干生产矿井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对厚含水冲击层下、开采特厚煤层的试验型矿井,矿井始建于1960年,1964年建成投产,设计产量为30万吨/年,历经三次改扩建,原煤产量达到300万吨/年。由于我矿矿大人多、建矿时间长,安全管理难度大,历史上曾经事故多发。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近年来,柴里煤矿工会积极贯彻落实市总工会、集团公司工会关于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的通知要求,立足柴里实际,坚持求真务实,实施创新措施,丰富竞赛内容,不断深化“安康杯”竞赛,提高了职工群众安全生产素质,调动了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构筑了牢固的安全防线。截至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安全生产达到了1655天。因此,企业多次荣获集团公司、全市、全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2007年元月获得了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目前,全矿上下呈现出安全形势稳、生产势头旺、改革步伐快、职工精神面貌新、工作状态好的发展态势。企业相继获得了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全国文明煤矿、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优秀企业形象单位”、全国煤炭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全省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全省煤矿“双基”建设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一、落实一个保证,强化竞赛组织领导 矿党政工班子和各级领导一致认为,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对于提高职工队伍安全生产素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成立了由矿长、书记、工会主席任主任的竞赛组委会,在工会生产部设立了办公室,安监处、经营管理部、生产技术部等部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组委会、竞赛办都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了各项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对于“安康杯”竞赛,组委会、竞赛办成员真正做到了认识、思想、责任、工作“四到位”,为竞赛持续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使我矿“安康杯”竞赛的安排、部署、检查、评比、表彰奖励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突出一个重点,创新落实竞赛宗旨 在竞赛内容上,我们围绕提高职工队伍安全生产素质这个重点,组织开展了层次多、形式新、内容活、效果好的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培训活动。一是开展了全员安全培训考核。建立了教育培训网络大学,实行了订单式、自助餐式培训,全面组织了“100+100”过关考试、考核,要求每名职工理论考试100分,实践操作考试达到100分,增强了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实施了亲情化安全宣教。由工会、宣传科、团委、柴里大学等部门轮流牵头组织开展以职工过生日,母亲为主题的“亲母节”活动,在部门之间营造了比形式、比内容、比创新、比效果的竞赛态势,使我矿的“亲母节”活动好戏连台,高潮迭起;我们还开展了职工“平安卡”传递和亲情“面对面”交流活动。职工每人一张“平安卡”,将职工安全生产表现及考核结果、领导评语,每月交其家属签字,“有事提警示,无事报平安”。另外,我们还每年坚持评选“安全生产典范员工”,对评出的“典范员工”连同其父母一同上台披红戴花进行表彰,并组织他们外出旅游观光,这些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安全教育效果;三是实施了“素质登高工程”,开展了“金蓝领”、“首席技师”评比,坚持了全员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对技术比武冠军实行了重奖,每年都免费组织技术标兵、技术状元外出疗养、观光考察,切实激发了职工群众学技术的热情。四是创新开展了“三描述”活动:把岗位安全工作流程描述进一步向上下道工序、假想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事故应急救援等深层次延伸,并做到了与“手指口述”和“手口示意”操作的有效、有机融合。五是建立了“个人安全储蓄账户”:为职工每人建立了“个人安全储蓄账户”,采取月、季、年和五年、十年的不同考核周期,进行短、中、长期累加式目标考核,按季注入奖励,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有效调动了广大员工人人关注安全、人人抓好安全的积极性。六是实行了诚信安全考评,构建了诚信安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实施了诚信安全定级评星制度,根据考评标准来确定区队和员工的安全诚信星级。七是执行了管理干部安全政绩审计制度:实行月、季、年三审计和任前安全资格审计、职中动态审计、离职安全政绩审计,建立了管理干部安全政绩档案,给每名干部上了一个“紧箍咒”,把安全生产情况与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经济收入紧密挂钩,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感。 三、注重四个结合,确保竞赛效果 突出“安康杯”竞赛主题,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广泛的群众性“安康杯”竞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开展活动,不断推进“安康杯”竞赛,是我们几年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收获最大,体会最深,也是最突出的一条成功经验。 一是把“安康杯”竞赛与矿井“三基”建设结合。“三基”建设是由行政负责,安监处牵头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总平台。两者虽然工作方法不同,但其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把“三基”建设纳入了竞赛考核范围,“三基”建设考核项目里也列入了“安康杯”竞赛内容,两者互相促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推动了矿井“三基”建设,而且达到了“安康杯”竞赛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近年来,我矿先后健全完善了安全决策、技术管理、安全监察、安全教育、专业管理、基层管理“六大责任体系”;严抓个人、班组、区队、专业、科室、矿井六项安全基础管理,实施了“三基”建设流程规范化、资料同步化、运行程序化、责任具体化、技能等级化、考核精细化的“六化”建设。 三是把“安康杯”竞赛与安全管理创新结合,把竞赛目标落到加强和创新安全管理上。在安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六大类别的安全综合管理规章制度。一是建立了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以及安监员、群监员、青安岗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切块包保制度。二是建立了卡式闭合落实制度、干部下井安全隐患写实制度、安全检查问题复查及“查后查”制度。三是建立了周四机运通防、周五党政工团安全检查问题整改落实会制度。四是建立了规范的以“五不放过”为原则的事故处理制度。五是建立了严谨的安全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六是建立了现场交接班制度和班前、班后安全会制度;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危险源监管监控方面,先后建立了“岗位隐患防控”及“五环六步”隐患防控体系、ABC环式闭合卡“一卡通”制度、事故层级追究制度、“六个专项治理”、“十项流程控制”、“过期隐患回购制”、“重复隐患重罚制”、“近危险行为报知”制度、“安全环境评定准入”制度、岗位安全流程描述、救护峒室和业余救护队员制度、“4级6预”安全分析预警模式,形成了严密的安全隐患监管监控管理体系;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我们建设了“4.3.4.1”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即:一是坚持“四级质量”动态检查验收制度,抓好工程质量的旬检月验、安全大检查验收和日常动态检查验收、安全督察队和矿长小分队质量监理四级质量验收。二是全面深化“三星级”质量管理升级竞赛活动;三是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质量源头控制,质量过程控制,质量定值管理控制,质量预防控制“四项控制”,深入开展了质量标准化竞赛活动,推动了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创水平、上台阶。 四是把“安康杯”竞赛与实施“六大工程”结合,拓展劳动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保障了一线职工身心健康。“六大工程”就是:(1)开展清洁无尘工作面创建,实施“洁面工程”,有效预防了矿尘对职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和煤矿职业病的发生。⑵实施“静音工程”,避免了矿井噪音影响职工身心健康。⑶实施“清凉工程”,消除了电厂、焦化公司等高温岗点对职工的高温危害。⑷实施“畅通工程”,开通了地铁式平巷人行车,斜井安设了乘人索道,采区上下山安设了斜巷行走助力器,最大限度地方便职工、降低职工上下井过程中的体力消耗。⑸实施“营养工程”,创建了省级标准的“五星级”职工食堂,在井下建立了“温馨驿站”,为井下职工提供茶水、饭食、水果等,同时,还为井下职工准备了班中餐,按时送到掘进迎头、采煤工作面,竞赛优胜区队上井后还可享受一个月的免费营养餐,把人性化服务和关怀延伸到了百米井下。⑹实施“幸福工程”,改善下井职工洗浴设施,安设中央空调,设立搓背床,为职工聘请了专门的搓背师、修脚师、保健按摩师;研制并投入使用了胶靴清洗烘干一体机;实施了井下“直饮水”工程等,下井职工劳动卫生、生活福利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