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良俊散文:中秋月 |
|||||
煤炭资讯网 | 2007-9-26 21:44:34局矿快报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是思念的日子。早早地拒绝了朋友的缴请,晚饭后独自一人坐在阳台,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明月以及月色下的山野,四周是那样的静谧。忽然,山脚下村庄里的狗汪汪叫起来。隐隐地,忽而就有一阵歌声浅浅传进我的耳膜:“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笆篓……”甜甜的歌声里,我心里变得暖暖的、柔柔的。恍恍惚惚中,我仿佛看见外祖父、外祖母、母亲、哥哥、姐姐以及那远逝和健在的亲人们从冷清的月光里走来,在眼前晃动。我撒着脚,与小伙伴们在月光下嬉闹、追逐……儿时过中秋节的景致渐渐清晰起来。 故乡的中秋是宁静、温馨而有特色的。 掌灯时分,一家人围坐桌前,桌上是鸡鸭鱼肉以及平日饭桌上难得一见的菜肴。昏黄的灯光下,大人们一面抽烟,一面喝着酒,一面吃着菜,一面摆谈着一些开心的往事,间隙也透过窗格望一望户外的月亮,回忆上一个中秋节的情景。他们是话说得多,菜吃得少,好像聚在一起就是为了摆摆龙门阵,获得一些精神慰藉;孩子们则不同,他们心里惦记着祭月拜月活动,手中的筷子快速地在盛着菜肴的碗碟里移动,这时节,即便是做得过了点,大人也不会责怪。 团圆饭后,邻里们纷纷走出户外,开始祭月拜月。照例,在同院德高望重的老者吆喝下,有人便从家里抬出一张大大的八仙桌来,摆放在铺满青石板的院坝中,权作祭台。台上插着几支香,整齐列着的几个碟子里盛着时令水果、月饼和其它糕点——自然,这都是大伙儿凑在一块儿的。祭台最高处摆放着一个方形玻璃罩,里面搁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橙色的灯光从罩内透出,显得有些昏暗,这便有了些祥和、肃穆的味道。月光下,小孩子和小姑娘们依次来到台前,双手合十,虔诚地祭拜。之后,孩子们会围成一个弧形,手撑着下巴,静静地听老人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柯、玉兔捣药的故事以及与这个节日相关的古老传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秋之夜,我不再热心这种祭拜活动,更喜约上一二位好友来到房后山上赏月。山风习习,四下一片寂静,鲜活的月亮从东边缓缓升起,如一颗出沐大地玲珑透明的心。那清澈的样子,又似乡村少女明媚的眼。清澈的光辉四溢之下,大地立即透出一股凛然的苍茫之气。大山、河流、瓦屋在这朗朗的光芒中越发清晰。起伏的山峦、疏密的森林披着银白色的纱巾,飘洒出一种阴柔美。这种美难以言表,但很容易令产生莫名的冲动。 夜越来越静,月光越来越明亮,醉人的歌声越来越渺茫,我的思绪越飘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