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无根》 | |||||
董川夫评论:昔日煤矿的绝唱 | |||||
煤炭资讯网 | 2007-9-23 18:28:50 局矿快报 | ||||
最近,有一本长篇小说在矿区流传,书名叫《生命无根》,作者是我们矿务局马村煤矿原宣传部部长,名叫魏新胜,一个在井下摸爬了十几年在煤矿一直干到退休的“三线战士”。 看过这本书的人都说好。自己矿区的人写的又是煤矿的事,感到亲切甚至有点自豪完全合情合理,这大概也是众口称赞的直接原因。然而,对《生命无根》的认识绝不能就此为止,即使走出蒲白面对全国的煤矿,《生命无根》也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她是一本少有的全方位直面煤矿真实的书,是中国昔日煤矿的绝唱。 中国昔日的煤矿讲“干打垒”精神,坚持“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太把人当回事。则于历史的欠帐过于沉重,使后来力图改变这种现状的努力显得力不从心。作家们写过不少关于昔日煤矿的作品,其中不乏《八百米深处》、《走窑汉》这样的名篇力作。但是,名家高手按照精品布局谋篇,或亲历井下的时间有限,没有也不可能对井下作全方位的记实和描写,这一点《生命无根》做到了。读完这部书后我想,其实应该加上“纪实”二字。一般小说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浪漫的真实想像的真实,甚至还有胡说八道的真实;而《生命无根》中的真实是实打实的真实。这两类真实是有审美和价值区别的,这就是为什么新时期中产生了“纪实小说”这种新文体。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留给中国太多太重的苦难,作家们害怕读者用读小说的心态去读他们的作品,从而淡化了他们曾经承受过的真实的苦痛。所以,要想既真实又艺术地了解昔日井下矿工的生活状态,读《生命无根》足矣。 那个时候讲家庭出身。“黑五类”的子弟被压在生活最底层,而农村又是整个社会的最底层。《生命无根》中的主人公杨洪涛就是个双重“底层”的人物。为了寻求出路,他来到稍有办法谁也不愿来的陵角煤矿,实在是没有出路的出路。一切都是灰色的。灰色的人物灰色的矿井灰色的心情生活自然也是灰色的。杨洪涛一路走来,走得沉重走得艰辛走得无可奈何。然而回首望去,所有的灰色交织碰撞却溅出一路火花,甚至创造了生命的辉煌。然而,假若我们让杨洪涛再作一次选择,他是不可能再选择这条路了,正像那些成为大作家的知青不会再选择上山下乡一样。所以,再不会有陵角这样的国有煤矿了,再不会有杨洪涛这样的“三线战士”了;《生命无根》也就成了昔日煤矿的绝唱,从昔日煤矿走出对它怀有感情的人,实在有必要把《生命无根》当文物保存起来。 魏新胜能写出《生命无根》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身,一个是环境。他是个文学感觉很好的人,又像杨洪涛那样无可奈何地在井下干了十几年。在井下干过十几年的人多了,但不见得有好的文学感觉;文学感觉好的人多了,又不见得在井下干过那么长时间。两个条件在魏新胜身上重合,写出《生命无根》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矿区的文化氛围。蒲白矿务局虽然不大,文化气氛却十分浓厚,文学、美术、书法的创作绝不次于那些上千万吨的大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矿区的业余文学作者就在《小说月报》、《解放军文艺》、《小说界》、《丑小鸭》这些全国一流的刊物上发表作品,有的作品被收入专集并在许多文学创作活动中获奖,这在全国所有煤矿中也算十分出色的。魏新胜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年坚持写作,工作的艰苦生活的窘迫从来没有让他放下手中的笔,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结果。 如今文化商品化了,而且化得过了头,一些文人拉帮结伙互相吹捧,弄得小说不是小说评论不是评论全是骗钱的垃圾。魏新胜是我的学生,也是朋友,对他我一直苛刻远于宽容。以上关于《生命无根》的话,是我对这本书的真实感悟,绝无哗众取宠的虚假——向毛主席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