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桥杯:奉献着 快乐着
脱下军装,他依然本色不改;
投身煤海25载,他无怨无悔;
他用平凡的行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新时代矿工的风采。他,一个在煤矿井巷建设中,乐于奉献,真抓实干,勇于他新,平凡而实在的矿工。
面对笔者的“盘问”,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咱就是一个普通的煤矿工人。”
他从憨态可鞠的表情和不善言辞的话语中,我们读懂了一个煤矿工人的心思。他是千千万万矿工学习的楷模。
他,就是阳煤集团2006年度劳模标兵、五矿开拓一队工长王元富
脱下军装,他依然是军人
王元富今年44岁,中等身材,黑红的脸膛,炯炯有神的目光,要不是两鬓有了几根白发,你还以为他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儿。
25年前,王元富告别家乡,来到阳泉贵石沟矿区,当了一名工程兵,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他从部队到企业,从军人到工人,始终脚踏实地的工作着。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军人的本色和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1983年,21岁的王元富脱下军装换上工装,成为一名真正的煤矿工人,他恪守自己的诺言:决不能丢了光荣传统。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怕苦、不怕累,关键时刻冲在前,头一年就评为先进劳动者。不久又当了班组长,实行工长制后,还是班组工长。在他工作的历程中,曾经由于建制的原因集体调动了多个单位,无论在哪个单位,他对工作倾注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热情,辛勤劳动是他的本性。出满勤、干满点,上班走在前,下班跟在后,已是他的老传统。曾在2003年组织的夺高进活动中,为了本班的进尺创水平,他连续3个月牺牲轮休天带着大家苦战硬打。有一次,累得身上发高烧,在现场大伙看到他不对劲,劝他快上井休息几天。“没有事。”他说着,继续与大家干在一起,坚持到下班。第二天实在是不能上班了,他在电话里与副工长取得联系,嘴里说得最多的依然是生产。
大家安全了,我才会开心
有人说,王元富身在家里,心在班里,这话千真万确。2004年7月份,队里担负着大井8126瓦斯高抽巷的施工任务,随着雨季的到来顶板不好管理,他很重视安全工作,上了夜班,下午睡觉起来也要打电话问队值班领导顶板的变化情况。为安全度过雨季,他在矿与队制定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班组安全管理办法。每次下井前都要在班前会上对当班的工作任务进行安全预想,面对会议室墙上挂的全家福组织大家进行安全宣誓,牢记亲人的嘱托。为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施工现场的不安全隐患,自己亲手排查,别人处理的隐患,他还要跟踪检查,他常对组员们讲:“决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他对“三违”更是深恶痛绝。
有一次,一名煤头工为了抢时间争速度,煤头空顶1.5米,顶板又不好,急急忙忙开钻打眼。王元富看到情况后,一边责令停止作业,一边扛木头打柱。并语重心长的告诉那个工人,最提码自己对自己要负责。这事并没有这样完事,班后王元富组织全班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对违章者做出内部处罚,并警示大家:抓安全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事后与违章者又进行了思想交流。他这样处理问题既教育了本人,又启发了大家,深受队领导和职工们的好评。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王元富,尽管讲不出多少深奥的理论。但是,他以自己的具体实际行动在无形地感染着班组的每一位组员,在他的带领下,班组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活动。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他亲自组织全班人员在班前班后学习安全事故案例,在生产岗位上学用“手指口述”。这就是一个基层班组长的情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安全了,我才开心。”
奉献着,快乐着
王元富乐于奉献、真抓实干,他所带的班组月月进尺超计划,年年都有新变化。特别是去年,累计突破进尺580米,完成全队总进尺的45%,工程质量创全优,安全生产无事故。他的成绩得到五矿各级领导的好评,高兴的本队队长邵苟旦说:“我们有这样的班组打进尺,今年的任务又不成问题。”
在生产一线实干出来的王元富,也认识到时代发展的趋势,只凭热情实干还不够,必须有创新思维,丰富自身技术能力,他在班组工长的岗位上,钻心研究生产窍门,寻求科学办法。去年队里施工的8113瓦斯高抽巷,随着巷道的延伸,在运输工序环节上逐步增加小绞车。井巷掘进到1000米时,共按设了大小绞车7部。王元富组织生产过程中,感到工序多、岗位用人多,又误时,这样对生产高进不利,他提出了用950 无极绳转车取代绞车的做法,取得了队领导的同意后,在生产上解决了许多环节问题,加快了施工进度。他所带的班组当月任务完成了全队月计划的38.8%,其它班的工长见了王元富也佩服他组织生产有科技头脑,并竖提姆指说:“老王,就是沾行。”
说起王元富的“沾行,”在今年施工的8127系统巷支棚时,由于多年来施工瓦斯高抽巷,三个班对支棚巷有点不习惯,再加上断面大、岩层硬,出现放炮崩棚和“打枪”现象,影响巷道质量和进度。这种情况下,王元富钻到茬岩下,连续3天亲自打眼,亲自装炮,在眼的角度上下工夫,在装炮的药量上做文章,还把技术水平高的骨干人员放在“前沿阵地”把关,逐步解决了放炮崩棚和“打枪”问题。他又针对断面大,在队规定班循环两架棚(1.2米进尺)的情况下,由高抽巷掘进头的两部风钻打眼,对大断面巷实行4部风钻打眼,赶出时间,提前放炮。为了加快生产进度,他优化班组人员组合,提高岗位人员效率,狠抓工时利用,定员轮休,按岗排队,规范班组管理,确保了进尺任务的完成和支棚质量的标准。
当笔者谈起他的事迹,说起他的工作,流露出敬佩之情时,王元富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重要的还是把握住现在和以后。”
他表示,带领工友们再创新业绩,再做新贡献,再写新篇章,是他一生无悔的追求,这样才能无愧于一个老兵的光荣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