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69名矿工兄弟——义煤集团参加支建“7.29”事故抢险纪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07/8/4 4:24:57简讯 | ||
陕县支建煤矿“7.29”透水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温家宝总理和华建敏国务委员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施救、科学施救,严防次生事故发生,确保被困矿工生命安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副省长史济春,以及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李恩东局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李九成局长、三门峡市委书记连子恒、市长李文惠等领导连夜冒雨相继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担负抢险救援工作的义煤集团公司,迅速成立指挥机构,抽调精干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不惜一切代价救援69名矿工兄弟。 迅速行动 勇挑重担 2007年7月29日上午11:15分,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刘世伟给义煤集团打电话,传达李恩东局长指示:“陕县支建煤矿发生重大突水事故,69名矿工被困在井下,形势非常危急。要求义煤集团紧急支援支建煤矿抢险救灾。”接到省局通知后,义煤集团的领导高度重视,公司总经理翟源涛立即向在外出差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武予鲁作了汇报。武予鲁指示,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不惜一切代价参与抢险救灾。 随后,集团公司紧急召开班子会,研究实施救援方案。 中午12:00,总经理翟源涛、安监局长张新伟、副总师张云杰冒着大雨,带领机电部部长张根现、地质所所长张西民、生产技术部副部长曹焕举、救护大队队长杨昕以及30名矿山救护队员赶赴现场。 13:30,总经理翟源涛一行第一批到达现场,向陕县支建矿总工程师了解事故经过和灾害情况,制订救灾方案,并立即展开救援行动。 16:00,总经理翟源涛赶回义煤,第二次召开班子会,简要通报了情况,并决定紧急调拔管道、水泵、电缆等物资投入抢险救灾,同时要求石壕煤矿、跃进煤矿、观音堂煤矿、千秋煤矿、常村煤矿抽调精干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抢险救灾。 20:00,副总经理贾学勤、黄建伟带领石壕煤矿机电副矿长常长水、跃进煤矿机电副矿长王宏渠、观音堂煤矿机电副矿长任龙道以及50名职工赶到现场。 21:18分,集团公司供应处将两台D155和三台QBK100-50水泵、以及弹簧软管、阀门等救援物资运抵现场。随即,由观音堂煤矿机电队实施安装。 30日凌晨1:00,集团公司接现场指挥部指示:由义煤集团全面承担这次抢险救灾任务。随后,集团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抢险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即综合组、技术组、现场指挥组、后勤保障组、机电组五个专业组,总经理翟源涛亲自担任综合组组长;常务副总经理贾学勤任技术组组长;安监局长张新伟任现场指挥组组长;党委常委、综合办主任吉福曾任后勤保障组组长;副总师张云杰任机电组组长。在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制订了科学严密的救援方案。各专业组领导带队,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周密组织,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井下救援工作。 科学组织 有力施救 29日深夜和30日凌晨,在李毅中、徐光春、李成玉等领导的主持下,义煤集团参加抢险的领导会同有关技术人员,本着科学、严密、细致的原则,连夜研究完善了“一堵、二排、三送氧气”的抢险救援方案。为了保证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义煤抽调石壕、观音堂、千秋、常村、跃进五个矿的大量技术人员、骨干队伍,全力以赴支持抢险救灾工作,单班参与抢险救灾职工达120余人,每天达360人以上。及时组织调运各种型号水泵9台、电缆2500米、排水管道1300米等抢险物资。 按照“一堵、二排、三送氧气”的抢救方案,集团公司抢险救灾指挥部对参与救灾的公司各单位进行了分工,石壕煤矿负责运管子,观音堂煤矿负责安装管路,跃进煤矿负责组装水泵,并下达死命令:完不成任务参战人员不得升井。经过连续23个小时的奋战,确保了抢险救灾的顺利推进。期间,总经理翟源涛两次深入井下到现场巡视抢险救灾工作,安监局长张新伟三次到井下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在整个抢险救灾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名集团公司领导、三位矿长在井下跟班指挥。 事故发生后矿井受突水冲刷,最大冲沟达1.3米深,巷道多处塌方阻塞,运输系统瘫痪,给抢险救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所有的抢险救灾物资全部靠人拉肩抗运输到现场,最大设备重量达600公斤。排水清淤地点作业环境恶劣,条件极差。许多工人不得不赤身裸体在水中清渣,单班井下工作时间长达23小时。 30日下午13:30分,第一台水泵开始排水,排水能力达到每小时100立方米。在排水过程中,由于溃水冲积的泥沙堵塞巷道,清淤工作量非常大,井下巷道低矮,参战职工只能光着身子站在齐腰的水中,一锹一锹往外挖,用编织袋一袋一袋往外运。在抢险的过程中,随着排水能力的加大,我们又发现供电能力不足,为了保证水泵正常排水,及时改造了矿井的供电系统。在整个排水过程中,始终保持两台水泵正常工作,每小时排水量达200立方米,总排水量达4860立方米,为被困的69名矿工兄弟早日脱险赢得了时间。 几天来,义煤干部职工克服巷道断面狭小,淤积严重等抢险救援工作遇到的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顶着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战胜了艰难困苦的恶劣环境。组织人员水里、泥里,轮番作业,加快清淤排水进度,最高创下了班清理巷道13米纪录,保证了抢险救灾工作的快速向前推进。最终完成,修复巷道局部塌方5处,清理巷道45米,组织安装管道3路、水泵3台,形成210立方米/时排水能力,改造井下供电系统,新铺设电缆2500米。累计排水约4860立方米。 全力以赴 无私奉献 在抢险过程中,义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武予鲁,总经理翟源涛多次强调:要把抢险工作做为一项政治工作来抓,高标准、严要求,心系井下矿工安全,争分夺秒全力做好抢险工作。要把这次抢险救援工作当作我们自己的工作,要把抢险的事情当成我们自己的事情,要把69名矿工兄弟当成我们自己的亲兄弟来对待。义煤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予鲁从外地出差赶回来后,直接奔赴现场,深入井下一线指挥抢险。总经理翟源涛在抢险的几个日日夜夜里,多次下井,始终盯在现场,连续三天没有休息。副总经理贾学勤、张新伟等公司领导五次深入井下,现场指挥,嗓子都累哑了…… 8月1日早晨,抢险工作进入关键时刻,认真贯彻史济春副省长“坚定不移往前探”的指示精神,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予鲁亲自带领人员深入井下组织清淤排水。上午8:35分,在巷道内外淤泥清理贯通之时,巷道内部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瓦斯等有害汽体涌出,抢险作业地点一度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3%,瓦斯浓度达2%,给参加抢险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井上的省长、局长等领导得知情况后,考虑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多次要求武董事长立即带领救援人员撤离升井。武董事长沉着冷静地要求现场人员做好有害气体不间断的检测监控,在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加快清淤排水进度。从早上7点下井,武董事长一直盯在井下现场最前沿,直到中午12点多69名被困矿工全部升井,他才最后撤离。正是这一英明果断的决策,保证了抢险工作的快速进行,使抢险工作比预期提前了一天多,为69名矿工兄弟赢得了宝贵的生命。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义煤的干部职工表现出了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时代精神。石壕、观音堂、千秋、常村、跃进五矿接到任务后迅速行动,矿长带队,抽调精干强壮人员赶赴现场,运送救灾设备,安装水泵,铺设排水管路。在几天的抢险中,矿领导始终坚守第一线,和职工同下同上,同甘共苦。每班都有集团公司领导、矿长、队长现场跟班。参加救援工作的广大职工更是发扬义煤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进取”的“四特”精神,在事故现场,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克服了巷道条件恶劣等诸多困难,他们在齐腰的水中轮番作业,每班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汗水和着泥水浸透了衣服,但没有一个人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大家的心中时刻牵挂着井下的69名阶级兄弟,时刻盼望着他们能平安升井。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由于溃水冲积的泥沙堵塞了巷道,致使排水不能正常进行,刚到现场的石壕矿抢险人员立刻投入到井下清挖泥沙的战斗,生产副矿长晋康华与40名工人自带工具在井下一身水一身汗,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衣服湿透了,不知道是汗还是水,身上沾满了泥,分不清衣服的颜色,直到第二天8点班,安全副矿长张新科带第二批抢险人员到井下换班后才放心升井。 在水泵安装过程中,千秋矿的一名班长在800米井巷里来回上下三次拿配件,宁肯自己累出几身汗,也不愿耽误一分钟,确保了水泵按时安装和一次成功运转,为排水赢得了时间……。象这样动人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省领导曾出台奖励政策。从我们的公司领导到矿中层干部到参战职工异口同声的说:抢救69名矿工兄弟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为矿争光、为义煤集团争光,我们不是为了钱来的。而在抢险过程中,义煤集团抽调大量技术人员、骨干队伍,全力以赴支持抢险救灾工作,有五个矿因此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参与抢险救灾职工达1360余人次。投入人力物力达503万元。加上抢险救援期间五个矿停产或半停产影响,给义煤带来间接损失达1000万元。这充分体现了义煤作为国有大企业在社会经济责任上的中流砥柱作用,也充分展示了义煤在抢险救援中的勇于奉献精神。 正是由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担任抢险救援任务的义煤集团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保证了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截止8月1日12时54分,随着最后一名矿工的安全升井,发生透水事故的陕县支建煤矿69名矿工,在井下被困75个多小时后全部生还。 对义煤在这次抢险中的英勇表现,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给予“关键时刻还是国有大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高度评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领导高度评价:这次成功救援,创造了全国煤矿抢险救援工作史上的奇迹。 义煤集团郑重承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不负重托,也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