诌议国有企业创建企业文化应当剔除的口号
陕西蒲城蒲白矿务局矸石电厂党委工作部 我不知道外国的企业有没有那么多的理念口号,不清楚私有企业有没有那么多的标语理念,但我知道,国有企业真的是口号满天飞,标语到处挂。
想起了手机彩玲的一句话“我不接电话,看你有啥用…”,你的理念再多,职工不认可,不理会,记不住,执行不了,你说你有啥用?退一步说,引起职工的反感,你说你不是自讨苦吃?
企业就是企业,它是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理念必须有,但也要“精确、易记”,否则不成了摆设?世界是多级的,职工世界观也是多样化的,你要硬把它统一,显然不现实。遵纪守法,忠诚企业,就是一个好公民、好员工。职工工作中最大潜能的发挥也不是靠口号激励的,而是价值观统一、人生目标实现、物质回报等多种因素促成的。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早已市场化运作,主副已经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逐渐消弱,但是,某些领导者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想仍然根深蒂固,难于及时消除…
“无私奉献”不要提了。无私奉献自然是员工对企业来说,但员工为什么要对企业无私奉献呢?员工完成了本职工作,就是一个好员工。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以劳动付出为价值作衡量,职工的输出和收入应该是一个平等的交换关系,而不是一个单项的输出模式。前几年煤炭企业不景气,大量减人提效,原来3个人的工作,“提效”后由一个人干,每天8小时,一个月22个工;现在还有一些企业,每天干8小时,一个月30个班,还是按22天记工。你干不干?不干,后面还有人等着排队呢。那个时候,企业面临生死存亡,让奉献,职工理解。可现在,这种劳动用工依然在部分企业存在,你让职工“奉献”, 这明显是违反《劳动法》的,企业的道德何在?于法于理都不对,所以“无私奉献”不提也罢。法治社会需要大家都遵法守法,彼此遵守制度就行了,何必提那么多额外要求?
“以厂为家”值得商榷。家是什么?也许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解释。有人说,家就是讲责任、讲宽容,不讲理、只讲爱的地方;也有人说,家是父亲,是母亲,是兄弟加姐妹;还有人说,家是一段时光,是一种情怀,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那么厂是什么?是与我们签订劳动关系的经济实体。其实,以厂为家这句话的原意大家都知道,就是热爱企业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哪个人不爱自己的家?另一层意思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企业好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质量也必定水涨船高。但是,家=厂,这个等号可以画吗?回答是“不”。你在企业工作,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发挥自己潜能,一心为企业着想,忠诚为企业服务,你就是最棒的。“以厂为家”你抬高了自己的热情,别人还不一定喜欢呢。
“一岗多能”意义不大。“术业有专攻”,“卖油翁”是人才。当今社会,专业越分越细,市场也细分越细,管理精细化成了趋势,企业更需要的是某个领域的拔尖人才。“一岗多能”到底是培养人才还是在漠视人才。从字面理解,“一岗多能”就是“全才”,也可说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乱晃”,这样的“一岗多能”你到底要把他用到哪里?对于一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乱晃”的“人才”,你敢把他放到重要的岗位上,不怕出现“意外”?比如说,妇产科大夫你敢让她到外科动手术?她有那“本事”,领导还不敢用哩!出了事,谁负责?所以,干好本职是敬业,精通本职工作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中国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真正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尽快摆脱计划经济的烙印。在企业,按规办事、依法办事;在社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尺度。企业要减轻社会教育职能,少提世界观的改造,用制度和激励机制影响和引导职工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这样,才能轻装上阵,凝聚人心,诞生持续而强劲的文化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