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预警机制
重庆煤炭集团蓬春煤矿 7月22日以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山西、河南、贵州、江西、山东等省区就相继发生了八起透水事故,先有山西吕梁市兴县魏家滩的马圐圙煤矿“7.22”洪水淹没事故、11人死亡,河南陕县支建煤矿“7.29”透水事故、69人被困全部获救,贵州黔西县“8.7”透水事故12人死亡;后有江西丰城矿务局塘镇柞一煤矿“8.16”透水事故、14人被困获救,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华源煤矿“8.17”溃水事故172名矿工被困井下,生还希望渺茫。这五起事故虽均由降雨所诱发的自然灾害,导致大量人员被困井下和伤亡。但是,笔者认为,这其中也有信息不灵、预事反应迟缓、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不能快速起动等因素。
支建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一位矿工的说法,“那场雨大得吓人,山谷里的石头都被洪水冲得翻滚起来,轰隆隆响,老远都能听到。”原因分析指出:三门峡地区28日20时至29日8时降雨量115.2毫米,导致矿区支建铁炉沟河形成洪水,在中国铝业公司废弃的铝土矿坑积水,通过矿井上部老巷溃入井下风井底,冲垮三道密闭,导致+260米水平巷道被淹。华源煤矿溃水事故发生的情况是:山东新泰地区突降暴雨,降雨量达205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洪水漫过上游东周、金斗水库洪道,造成汶河水位暴涨,冲毁汶河堤约60米左右,洪水进入西部沙坑,1260万立方米洪水溃入华源煤矿井下。
显然,对采取应急措施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是有时间的。如果暴雨山洪是自然灾害,那么灾害天气仍然坚持生产,发生事故威胁员工人生安全却未必不是人祸,建立的安全生产防范体系和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在指导思想上、环节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前提,对某些方面的信息不重视、没有列入信息资源范畴,监测监控和信息网络不健全,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存在缺失。
在信息的重视方面,重庆煤炭集团开了一个好头,早在2005年就出资200多万元,与重庆市气象局签订合同,购买煤矿区域的恶劣天气预报信息;松藻煤电公司则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建立基于煤矿GIS的瓦斯灾害预警系统,实现井下瓦斯预报信息与经理层手机并网。为防止暴雨洪水透水淹井、雷电入井诱发瓦斯事故起到重要作用,在以为本的宗旨指导下,停产避灾、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成为常态。也就是说,当对自然灾害的后果难以估计,很难确保在掌握之中时,就不妨把后果想得最坏,从而采取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措施,撤人出井、暂时生产。直白地讲,就是趋利避害、敢于放弃,就是当对灾害无法控制时要学会放弃、当对自然规律没有认识清楚的时候要学会放弃、当安全隐患没有整改没有得到彻底治理时要学会放弃生产。这样肯定会影响到产值和利润,甚至还要支付一定的管理成本,但是,保障了人员的安全,弘扬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多赢之举。
因此,信息成为预警机制有效起动的前提,是应急机制快速反应的保障。自然界和社会领域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有变化就会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变化,就是要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必须保证信息资源的对称和畅通。只有充分占有方方面面的信息,才能够发现问题,这与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在实现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处理系统,以建立健全安全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法治”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