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记十七大代表、同煤集团马脊梁矿综采一队队长杨存智

银桥杯:同煤骄子

煤炭资讯网 2007-8-24 10:04:20摄影天地
银桥杯:同煤骄子

杨存智,山西同煤集团马脊梁矿综采一队队长,在地层深处的采煤一线历经16个寒暑,他凭着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用青春年华谱写出一名大学生扎根煤海开采光明的历程;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以共产党员坚忍不拔的品质与队友们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煤炭井下生产的佳绩——近10年间,杨存智所在的综采一队,共安全生产原煤1600多万吨,2004年至2006年,该队连续三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创造了全国同类型国产机组安全生产的最高记录。2003年以来,杨存智先后有47项技改创新项目受到行业内部的好评,并被加以推广应用,为企业带来了上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杨存智所带领的综采一队先后荣获“全国十佳综采队”、“全国青年文明号生产线”、“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杨存智也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采煤队长”、“山西省青年文明号优秀号长”、“大同市特等劳动模范”、“同煤集团特等劳动模范”等。

在5月10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山西省代表会议上,他以656票当选为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抓安全绝无小事



作为综采一队队长,杨存智不仅要率领大家搞好生产,更有一项“天字号”工作——抓安全,他的理念是抓安全绝无小事。

见到杨存智时,他正帮助队员王雷雨的妻子复印户口和房本。杨存智在当天早晨的班前会上得知,矿上对棚户区住户情况的登记只剩最后一天了,而王雷雨由于近几天工作忙,还没顾得上复印户口、房本,心里特别担心,怕耽误了。“你放心下井吧!复印的事就交给我了,保证误不了登记。”班前会上,杨存智特地安顿王雷雨。

“这点儿事不大,但要看放在谁的身上。下井必须‘一身轻’,否则小事也会成为安全隐患!”杨存智如是说。这正是杨存智在安全管理上创新性地提出的“一人一事”情感式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所在——从思想根源上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让每一名员工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搞好安全生产。而且这一办法与“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相吻合——安全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管理,以人为本,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是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

按照“一人一事”的管理办法,队里为每一位队员都建立了包括家庭成员、个人嗜好、生活习惯等32项内容在内的员工档案,对于员工上班思想不集中、干活摔倒、每天跑家工作时精力不足这些小问题,杨存智都要记录下来,想方设法找到根源,及时帮助解决。矿工们告诉记者:“杨队长抓安全绝不空喊口号,他在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告诉我们要注意安全。”

在综采一队换班室,每位员工的“全家福”照片都张贴在墙上。在每班入井前,员工们都要对着“全家福”进行安全宣誓。同时,杨存智还按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狠抓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让“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人人都是通风员”等安全理念深入每位员工心里,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全面培养安全意识。综采一队一直严格执行着入井考试制度,员工必须将电脑随机给出的安全试题全部答对才能入井。杨存智说:“安全工作只有满分,没有及格。”通过考试可以发现不足,通过学习可以弥补不足,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在现实工作中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真正的满分。



搞创新永无止境



在杨存智的学习笔记里工工整整地记录着他刚刚学过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杨存智1991年从原山西矿院采煤工程专业毕业来到马脊梁矿,16年间,无论是担任技术员,还是综采队长,无论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不忘学习,他说:“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更大的发展。”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随着井下工作面越来越远,供电损耗越来越大,总电压要求3300伏的采煤机经常出现难以正常启动的现象,很多时候仅启动采煤机就要花掉半个多小时。杨存智将自己琢磨了很久的一个方案提了出来——将采煤机开关改造成分级启动开关,并随即和队里的技术人员一起开始试验。经过反复试验,经过分级启动改造,只需要一半的电量就可以保证采煤机正常启动了。多年来困扰煤矿生产的远距离工作面采煤机启动的难题终于得以解决,这是杨存智从事采煤工作以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又一项技术改造,目前这项改造成果已经被采煤机生产厂家在新设备生产中予以应用。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矿生产如何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一历史性课题,不仅仅是宏观需要解决的课题,而且也需要从基层做起。生产中,“通过精采细采提高资源回收率”也是杨存智一直在琢磨的课题。按照煤矿作业规程,综采一队工作面开采到距离大巷40米时要停止开采,以留存必要的保护煤柱支护巷道,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因为综采一队的采煤配套设备就有六七十米长,所以当开采到距离大巷100米的位置时就不得不因为设备无处安放而停止开采,这个技术难题造成了不小的资源浪费。2003年,杨存智带领队组一班人利用采煤间隙时间,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国内同类机组生产中首次成功突破了100米停采线的技术难题。实现40米停采线后,仅一个工作面就带来了近5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杨存智在综采一队全面实施了“一人多岗、一人多技、一专多能”的素质工程,坚持两个轮子一齐转,以技术创新达到精采细采,以管理创新实现高产高效。2003年以来,不仅杨存智自己先后有47项技改创新项目被加以推广应用,在杨存智的影响下,队员们钻研技术的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如今综采队的许多矿工都已经从一名普通矿工成长为矿上的技术能手、业务标兵,综采一队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条小建议,使井下130架液压支架全部穿上“防护衣”,避免了煤粉侵蚀支架立柱,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一个小发明,用“单轨吊”把工作面顺槽所有电缆请上了“空中走廊”,既保护了电缆,又促进了标准化建设……



重管理以人为本



管理中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落在实处,如何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作为基层管理者的杨存智一直在苦思冥想。在生产管理中,杨存智引入了“互动式”管理理念。具体操作就是让每一名员工都有机会担当一次最接近自己“上司”的角色,例如:每天的队值班干部担当一天的队长职务,这一天他要安排当天的生产任务,材料、配件使用的审批,劳动报酬的分配,并记录当天的当“官”日志和管理心得,以此类推,生产队长、班组长都要“互换”角色。员工由过去的被动管理变成主动管理,增进了相互理解,更加注重实效,一些精通生产、善于管理的人才也随之脱颖而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免去员工的后顾之忧,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杨存智在全矿率先设立了“安全互助金”和“扶贫互助金”。几年来,两项基金共资助了38个家庭,资金流转达47000元。老职工范建义平时工作一向认真负责,但有一段时间工作中却突然变得心不在焉。通过谈心,杨存智了解到原来范建义的孩子以全矿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然而却因为筹集不到学费而不得不放弃梦寐以求的好学校。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杨存智立即和队组的其他人员商量筹集资金,帮助范建义解决了燃眉之急。

杨存智很忙,当选为十七大代表后,身为队长的他仍然一如既往地盯班上岗,与队友们一起在井下采煤、钻研技术、研究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作为这支有着120名员工、长年奋战在煤矿井下生产一线的战斗集体的“领头雁”,杨存智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作风,带领全队员工在地层深处生产一线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坚持走“科学管理、科技兴队、精采细采、高产高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杨存智说:“作为一名基层的一线采煤员工,这次能够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我们同煤集团的荣誉,也是我们煤炭战线的光荣。” 【赵秀清推荐稿】

本网特约记者:赵秀清 编 辑:晓岚


本网特约记者:赵秀清 编 辑:晓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