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桂清随笔:四十不惑 |
|||||
煤炭资讯网 | 2007-8-23 14:30:03局矿快报 | ||||
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矿 弯桂清 走进四十后总会听到同龄朋友们的伤感和抱怨:这是一个尴尬的年龄,一个缺少情趣的年龄。一个无歌的年龄。 四十岁,对于中国男人来说,是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敏感的年龄。在中国传统社会,四十岁是“不惑之年”。四十不惑道尽了一个中年男人的感慨、苦闷、睿智与理想。家庭、工作、老人、子女、同事,太多的困惑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终日忙忙碌碌的自己。 其实仔细想来,四十不惑,的确是最困难的季节。没有青年人的青春无敌,也缺乏老年人的散淡随意,四十岁发根尚未谢尽,但多已花白;心气尚高,但脚力多难以跟进。四十岁用“中”字概括最恰如其分,什么都在当中。在单位上是没有了朝气但还不算完全暮气的人物,在家庭是个承上启下的角色,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有房子但可能不算宽敞,有孩子但可能还没有工作,有职务或职称,但又似乎还没有走到尽头,想进一步又举步维艰。四十岁是全都有但全都没“报听”的年龄。四十岁还有一些色彩多多的想法,但生活的情趣已经单调,多数人不得不做的是上下班走路运动,考虑的是吃饭如何消化,周末怎样安排怎样打发而已。四十连着装都不好打点,穿深色老气横秋,穿艳丽又有错位之嫌。 四十不惑,生命的狂喜与刺痛都在这一刻宛如烟火。不惑之年是个美好的生活开始远离我们的年龄段。我们渐渐离开了变化的、丰富的生活,变的有些不知所措。我们只好把“混”得好不好作为生活的唯一标准,我们的爱好变的相当狭窄,窄的令我们相互之间除了共同的孩子的事情以外,无法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但同时,四十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也已“曾经沧海”,拥有着经验、成熟、积累、阅历等等,这些都是令年轻人羡慕的宝贵财富。这些收获也让我们从不惑中顿悟:我们的肩膀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强,不敢面对曾经的豪情万丈! 在经历了无数的成功与失败后,不惑的我们渐渐明白,并不是一切艰辛的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等着,并不是一切的努力就会有美好的结果,我们在努力中加倍的努力,在失败中摸索着失败的教训,在实践中明白机遇的可贵,抓住了机遇的庆幸或与机遇擦肩而过的惋惜,终于明白人生是坎坷的。不是我们小时候描绘的那样心中完美的色彩。我们在生活中真如猴子摘包谷那样摘一个丢一个,看见大的我们希望拿到,再看见更大的就更希望拿到,只希望日子要更好,在大片包谷地里,我们着实不知道哪个更大哪个更是自己的所要,只有在那片包谷地的边缘我们握着手中唯一的一个包谷,才不在彷徨,才不在迷茫,才深深懂得抓着手中的更为重要,我们的道路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与寻找中过度到四十岁。“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四十岁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深刻吟唱的歌。 人到四十,没有了二十岁的憧憬,理想与目标也在三十而立的年龄里使劲拼打后淡漠,如今回望,期望与现实相差遥远。凭心而论,岁月还真的教会我们自己安慰自己,四十岁学会宽容,学会忍让,学会不是属于自己的坚决不要。这时候的我们渐渐变得:稳重而魅力四射,不张扬,不浮躁,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四十岁不是老朽的年龄,不是停滞不前的人生尽头,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谦虚精神,这个年龄学东西,更有一种通透的理解能力,丰富自己人生历程,让视野更开阔。不用害怕老,人都有老的时候,用成熟自信的气质战胜青春的魅力,用善良的本质赢得美丽的心态,你会发现,人活着真好,人简简单单的活着真好! 四十岁,是花开的时刻,也是花落的季节,花开是为花落,花落才有花开,荣与辱、得与失、绽放与凋零,都是人生哲理,得让我们享受甜蜜幸福的收获,失让我们更懂得得到的不容易,让我们不要轻易得意忘形。 步入四十,难得不惑,既具有成熟的魅力,又能淡漠风姿,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耀眼的光芒。如千年宝石,发出耀人的异彩,不会为小事怒发冲冠,稳定的情绪是你涵养光芒的反射,魅力无限。 人生之所以依然美丽,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中,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始终流动着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而四十岁的中年,则是人生最为美丽的一段! 别忘记了,40岁要祝贺自己,40岁的天空明朗,40岁的心境永远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