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让孩子在爱心中成长
陕西蒲白教培中心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以上是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关于爱心和童心的随想,仔细品味,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我这里求学5年的外甥女,暑假回家后说什么也不肯再来,让我有一种深深的内疚和失败感。自认为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自己的孩子能教育好,难道带不好外甥女?然而5年过去了,外甥女进步却不大。究其原因,以上两点我都没做好。总认为她到我这里来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没有把她当成活生生的人,有时还拿外甥女和自己的孩子相比。并以工作忙为由,很少和她交流,只关心她的学业,在她学习遇到困难时没有及时给予帮助,没有启发她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没有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细节,也没有将一腔爱心倾注在孩子身上,去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有时还训斥孩子两句,久而久之,孩子对我失去了信赖,有什么也不愿和我沟通。
“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古已有之。人总是有差别的,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不爱讲话;一道数学题,有的孩子听一遍就能领会,有的却需要转个“弯”才能做出来;有些孩子转不过“弯”了,学习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时间长了,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如果再被老师歧视,情况就会更糟了。反思自己,如果当初在外甥女遇到困难的时候,哪怕是抽出一点点时间来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孩子,相信孩子的潜力,今天没学会,明天还可以再来。对孩子宽容、等待,让孩子强烈感受到我的期待和爱,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使一个幼小的心灵受伤。
其实,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爱心中成长。老师不仅仅是孩子的老师,更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乐于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时,老师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孩子就能够每天恋恋不舍地和老师说再见,带着希望和成功离开学校,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