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义马煤业集团公司千秋煤矿八一采煤队队长马丰伟 |
|||||
情洒八一队 青春献煤海 |
|||||
煤炭资讯网 | 2007-8-10 6:17:23局矿快报 | ||||
巍巍崤函,起伏连绵,滔滔涧河,奔流不息,是大山粗犷的神韵,是涧河清澈的河水,孕育了义马煤城。在这神奇的土地上,有一支闻名全国的煤海劲旅—全国十面红旗之一的英勇善战的八一采煤队,而带领这支煤海劲旅的领头雁,就是被誉为“采煤英雄”的八一采煤队队长马丰伟同志,他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奋斗之歌,在采煤巷道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青春在煤海中拼搏 成功的花儿,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她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 今年38岁的马丰伟长得一幅文弱书生的模样,说起话来干练中略带腼腆,让人怎么也难相信这位白面书生就是闻名千里矿区的“采煤英雄”。 马丰伟自1986年进矿当采煤工至今已21个年头了。20多年来,他扎根“八一”,以矿为家,勤勤恳恳,爱岗奉献,长期默默无闻地战斗在800米地层深处采煤一线,为祖国煤炭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献身煤海,青春无悔。20多年来,他多次被评为矿“青年岗位能手”“十佳杰出青年”和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86年,刚满17岁的马丰伟,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带着对矿山煤海的无限向往和美好生活的憧憬,走出了养育他的农家小院,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生活了17年的小山村,来到了闻名遐迩的义煤集团千秋煤矿八一采煤队,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实现了他当一名开采光明的矿工的梦想。 初来乍到,一切都感到新奇,一切都充满了希望,高耸的井架,猎猎的红旗,飞旋的天轮和那一列列满载乌金呼啸着奔向远方的长龙……,年轻的心同理想一起飞翔!望着面前这座沸腾的矿山,马丰伟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他开始编织,勾勒自己多彩的梦……。 然而,刚上班时,一些老工友看他年龄小,身子单薄,又是新来的,都不愿与他合伙挂头,第一位师傅看了摇头,第二位师傅看了摆手,第三位师傅看了默不作声,沉默寡言的小马再也坐不住了,他“腾”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当着全队干部职工的面发誓:“我要干不出个样来,就不是马丰伟!” 是啊,男儿当自强,骏马应奋蹄!为了当初的誓言,也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更为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马丰伟决定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矿山,决心干出个样子,为家乡人争光,不辜负亲人的嘱托和期盼。虽然家乡离矿只有10多里路,可他很少回过家。为了能干出一番事业,他天天早下井,晚升井,拼命的工作。业余时间其他职工都在打扑克、下象棋、逛商场,可他却把自己关在屋里刻苦钻研《采煤技术》《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质量标准》等业务书籍,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并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和读书心得。就这样,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马丰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过硬的井下采煤技术,加上他干活勤快卖力,很快就成了队里的生产骨干,先后被提拔为组长、班长、工长,1997年10月被任命为八一采煤队副队长。 青春在煤海中奉献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却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贝弗里奇 干煤矿这一行,没有吃苦精神不行,没有奉献精神更不行,艰难和困苦的环境,往往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更能锻炼和造就一个人。 马丰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爱多说话,他当班组长时就以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受人称赞。当了副队长以后依然不多说话,仍然是以干为主,先干再说,队里职工反而特别拥护他,听他指挥。他认准了一个理儿,当工人就得干工作,当领导更得多干工作,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才行,光说不干不行,说多干少不行,少说多干才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八一采煤队,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面镜子,一盏灯,树起这面旗帜,召唤一群人,点亮这盏灯,照亮一大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马丰伟始终就没敢忘记自己肩上的双重责任,既要履行好一个党员的义务,更要担当起一名领导的职责。 2001年4月,由于队里工作面结束要转移,当月亏了一些产量,矿领导考虑到实际情况,就没下考核指标,马丰伟得知这一情况后,斩钉截铁地说:“转移工作面是实际情况,可咱亏了矿上的产量,理所应当咱不能多拿矿上的工资啊!”转移到新工作面后,队里及时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力争补回欠产。可恰在这时,马队长所跟的班的班长家里有急事请长假回去了。群龙怎能无首?马丰伟主动义务带班指挥工作,一边安排班里的工作,一边挂头采煤,既是指挥长,又是战斗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感召和带领下,他所在的班采煤量始终居全队各班首位。同时,也带动了其他采煤班你追我赶地展开劳动竞赛。经过半个月的奋力拼搏,不仅补回了欠产,而且超额5000吨完成了当月的生产任务,职工们打心眼里佩服他,矿领导连声称赞:“八一队干群钉是钉,铆是铆,工作认真,作风过硬,原则性强,不愧是学习的榜样啊!”在平时工作中,最忙得就是马丰伟了,只要他带班,事无俱细,必须亲自过问,常常为排除设备故障,而一连好几班都不上井。 青春在煤海中闪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作为一名在地层深处开采乌金,奉献光和热的煤矿工人,马丰伟同志始终把雷锋的这句名言作为自己行动的座右铭,时刻鞭策和激励自己加强党性观念、强化宗旨意识,时刻把采煤当作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 2003年初,可采储量达250余万吨,平均煤层厚度达21米,被誉为“振兴之面”、“希望之面”的21181综放工作面,由于瓦斯突出而突然发火灾,被迫封闭。在之后长达10个月的抢险救灾战役中,八一采煤队再次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锤炼。 在抢险救灾工作中,艰难和困苦的经历,生存与死亡的考验,让每一个亲历者都刻骨铭心。工作面狭小而低矮的空间让人无法直起腰来,只能在猫腰和爬行中工作。灭火用的碳酸氢氨释放出大量刺鼻的气体,加上空气不能流通和顶板渗落的灭火用的苏打水,把职工全身的皮肤都腐烂了,皮肤皱裂,疼痛难忍。为加快下巷扩修工作进度,八一采煤队主动承担了最艰巨的运送物料工作,面对艰巨的任务和艰苦的工作条件,马丰伟每天上班都要重复一句话:完不成任务决不升井。一班下来要运送物料20余吨,当他们爬着跪着把各种物料拖运到800米远的现场时,一个个累的像散了骨架似的,瘫倒在煤泥水中,然而,就是在这样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困苦的工作环境中,马丰伟像铁人一样硬是咬紧牙关没歇一班,带领职工一次一次出色完成抢险任务,为21181工作面早日恢复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此时正值麦收季节,身小力薄的妻子知道自己一个人收不了6亩小麦,一次一次打电话催他回去收麦。马丰伟说:“现在矿上在抢险救灾,我是共产党员,咱不带头,谁来带头呢?”眼看小麦要焦到地里,无奈70多岁的老父亲只好顶着炎炎烈日下地为他收麦。后来,这位坚强的汉子得知这一情况后,忍不住潸然泪下。 2006年6月,马丰伟同志被提任八一采煤队队长,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身上的责任更大了。担任八一采煤队队长以来,他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质量标准化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管理新理念,注重职工安全技术和业务技能培训,注重安全质量管理,追求质量上乘,提质增效,向管理要效益,使八一采煤队在新的形势下,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及经济效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原煤产量达到了130余万吨;2006年,原煤产量上升到175万吨;今年上半年原煤产量突破100万吨,并且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奋斗目标。 人们把乌黑的煤炭比作乌金,它是给人类带来光和热的“太阳石”。马丰伟就是一个永不停息,为人类采撷光和热的赤子,他燃烧着自己的青春,铸造着生命的光华,在他身上处处闪烁着煤海娇子的风采。 风雨兼程创业路,开采乌金献光明。20 多年来,在地层深处的煤海之中,马丰伟这位“采煤英雄”以火热的激情和献身煤炭事业的远大志向,拼搏进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他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岗位建功的远大理想。为了使八一采煤队这支煤海劲旅,乘风破浪,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永葆“八一”旗帜的鲜艳,他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青春和生命继续谱写献身煤海的奉献之歌,让火红的青春在煤海之中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