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丰杯征文:心系矿山 无私奉献
在重煤天府磨心坡煤矿,有一个以为企业作贡献为己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科技兴矿、科技兴企,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创造了巨大的效益,为磨心坡煤矿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多次获得天府矿业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优秀共产党员、科技标兵等荣誉称号,2005年度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和三星级人才, 2006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和五星级人才的磨心坡煤矿矿长助理雷世军。
1988年7月,雷世军从重庆煤炭工业学校矿井地质专业毕业来到磨心坡煤矿从事地质测量工作。在工作不久的时间里,他发现该矿地质结构方面缺少系统的论述,这对一个煤矿来说这可是指导矿井延伸、开拓等多方面的工作,对采掘部署的合理性、预见性有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料。于是他开始收集、整理磨心坡煤矿的地质资料,白天下井深入一线察看地质变化情况,并作好详细记录,晚上对资料进行整理、推算,进行综合分析,在参考了大量的有关地质方面书籍的基础上,经过两年多时间,终于独自撰写出了《磨心坡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一书,在重庆矿山地质测量学术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
与此同时,雷世军所在地质科承担了磨心坡煤矿-10M—-220M的水平延伸、25º人车吊挂斜井和30º串车斜井三大工程的测量工作。为了确保这三大工程实现高精度贯通,他一丝不苟,严把测量关,每个数据都要核实几次,有时为一个数据要到井下现场好几回。因为他深知测量中的一个小小误差,就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由于他在测量中认真仔细,对工作高度负责和凭着精湛的技术,使这三项工程均以远远小于规定的误差,顺利实现了高精度贯通,为矿井创造出了良好的工程效益,受到矿和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嘉奖。
随着知识增长和经验的丰富,雷世军开始担承地质科科长、生产技术部部长等职务,他又开始进行科技攻关,承担并完成了磨心坡煤矿延伸方式优化研究、-115M水平NK2放煤技术改进、磨心坡煤矿东翼地质复杂带煤层及开采可行性研究三项科术攻关项目。其中-115mNK2放架煤技术改进项目年创效益约300万元,荣获公司2005年度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磨心坡煤矿延深方式优化研究项目,能使矿井年产量提高到50万吨左右,预计每年可创造千余万元的利润,为矿井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打下基础,该项目获公司2005年度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磨心坡煤矿东翼地质复杂带煤层及开采可行性研究可为磨矿新增有价值资源上百万吨,能有效缓解目前矿井资源紧张的局面,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为磨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该项目已申报国家科技项目。三项科术攻关项目,为磨心坡煤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雷世军还致力于煤矿的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他通过对井下原有的支架进行了改型,将原来“八字型”支架改为了“多边型”支架,使该支架工作面的作业空间断面积增大约0.8m2,工作面通风阻力大大降低,有效地抑制了-115mNK2工作面的煤层自燃现象,减少了发火对矿井构成的极大安全威胁。在-115m水平中采区K6、K9工作面推广应用单体液压支柱取得了成功,解决了困绕工作面长期存在的支护难题,工作面的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万吨坑耗费用降低了约2万元,年创价值约50万元。去年,他根据磨心坡煤矿-115m水平中采区石门间距小,每年揭煤次数多,防突压力大,掘进工程量大,采区无独立的通风系统,采掘工作面串联通风严重等实际情况,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和相关资料,收集了大量数据,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和工作经验,提出了《-220m水平南采区巷道布置优化设计》方案,使矿井构建了稳定、可靠、独立的采区通风系统,提高矿井安全性。还可为矿每年少掘石门2.5个,少掘石门工程量300m,少打钻进尺5500m,节约工程费用281.37万元。每年还能为矿多回收运输巷护巷煤柱资源2万吨以上,创资源效益400万元以上。荣获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
在从事科技工作的同时,雷世军还积极为矿提化建议。2005年,他根据-115m水平北C12—13K2的煤层情况,提出了《-115m水平北采区C12—13K2煤层开采可行性分析》,经过预计和测算,该处煤层地质储量4.6万吨,工作面保护可开采煤量约为3.9万吨,项目实施完成后,可为公司和磨矿实现毛利润约1115.55万元,创直接经济效益约780万元。有利于提高磨心坡煤矿煤炭资源回收率,缓解该矿采掘接替紧张的状况,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为该矿的进一步实施扩产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雷世军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所学,锐意创新,为磨心坡煤矿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说:目前矿井的科技水平还很低下,采掘机械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劳动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作为煤矿的科技工作者,肩上责任还很重大,自己还要加强学习,不便进行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为实现二次创业,再造天府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