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釆访途中作者与老农亲密无间情景
新闻训练班让我给大家谈一谈关于人物通讯的写作。这个题目我可能谈不好。但是,作为同行,我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说出来,和大家共同交流。
第一个问题:谈谈对新闻的一般认识
我们的新闻载体、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包括各自办的简报都是一种大众信息传播媒体,是一种信息宣传载体,是为一定的对象服务的。新闻载体上的一切形式,如新闻、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等,都是一种工具。就像古时所说的“十八般武艺”,它们都是为他们所面对的受众对象服务的。远的不说,就说咱矿上的电视、各矿务局的矿工报都是为矿和矿务局的生产经营以及活跃职工文化生活而服务的。
新闻、通讯都是报纸上的一种形式,从文体上来讲,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了表达内容。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题材,决定写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而内容是为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服务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写作形式也不断在推新和发展,多样化。报纸最初出现的时候,只有新闻(消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受众的需要,后来才产生了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等各种形式。我们谈形式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在这个基础上改造旧的形式,创造新形式。决不是照抄一成不变的旧形式。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说写作形式问题都不要离开内容。不管写什么文章,首先应在主题内容上下功夫。没有好的主题思想,形式再好、再完美也是没有用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也要重视形式。为了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必须选择一个好的写作形式和技巧。你面对的一大堆素材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写出来,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起到宣传效果的目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实际中学习和要掌握的基本功。比如:铜川矿务局的王石凹矿,我每年都在这个矿写稿件3篇以上的深度报道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为什么呢?源于它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工程,为我国的煤炭工业化在起步阶段,做出过卓越的贡献,而现在这个矿加强管理,在技术革新和创新发展中不断有新的创举出现,围绕这一点就有写不完的新闻。这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相统一。
第二个问题:关于通讯
通讯是媒体上的主要形式之一。现在大家见到的和看到的、最大量的是新闻(消息)和通讯。什么是通讯呢?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我们不一定在定义上钻牛角尖。知道这个基本意思就行了。通讯的特点是可以用叙述、描写、分析、议论、抒情等多种方法详细和完整地报道新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如陕西铜川陈家山矿难,我们采写的通讯《矿难,在清晨发生》,就是在最快的消息发表之后,当时新华社发了消息,煤炭报是在新华社之后用通讯的手法,详细叙述了矿难发生的全过程,以及中央的关怀和当时的抢险进展情况,给读者展示一个立体化、大视角的矿难发生和抢险救灾大场景。一项工作的完成:新华社发表的(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建成投产);一个问题的解决:人民日报刊登的(王石凹煤矿三年解困):一项政策贯彻的过程:新华社发表的(黄陵矿区建设举步维艰)。可以介绍先进经验,煤炭报刊登的(冲出困境—铜川王石凹矿脱贫纪实)。通讯还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叙述、描写、分析、议论、抒情等方法,宣扬各种高尚品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卓越成绩的先进模范人物,为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讯和新闻是有区别的,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政治经济生活服务的。在内容上要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及目的就是要抓住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最迫切希望得到回答的问题;紧密结合一个时期的中心,迅速及时配合工作写报道。特别是报纸上的通讯,必须要有很强的时效性,要紧密配合当前形势,结合中心工作,写出观点、写出新意、写出带有部遍意义的、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东西,分析和报道它的发展态势。但是,涉及的人物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在以上这些方面,通讯和新闻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他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在对于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在全貌的反映上,通讯比新闻要求的更详尽一些,完整一些。因为通讯在写作方法上比较自由,比较灵活、多样。所以,在揭露事物矛盾的广度和深度上,通讯有它的长处,往往比新闻要优越一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通讯是新闻的发展和补充。新闻用最快的速度、最简短的文字告诉人们这里发生一件什么事,而通讯则要求具体告诉人们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它的过程,它的意义是什么。比如我在中国煤炭报以前发表的《铜川矿务局做强做大煤炭产业的主导地位不能变---访铜川矿务局局长安继栓》。它以通讯访问的形式,回答了铜川矿务局21万职工家属急需要知道铜川矿务局是不是像外界说的那样,资源枯竭,没有发展空间,铜川矿务局向何处去,大家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通讯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形式多种多样。通常见到的有这么几种:一是工作通讯,在报纸上是大量的。这种通讯是通过对某一个单位事迹的报道,通过对某一项工作进展情况,宣扬一种思想、一种作风、介绍一种工作经验的。顾名思义,工作通讯,就是用来指导工作的。我采写的“冲出困境—铜川王石凹矿脱贫纪实”,就是要把这个矿从什么地方入手冲出困境,报道出来,并无限的扩展、放大,为煤炭系统解困脱贫树立一个榜样,来推动整个煤炭企业解困脱贫,走出困境提供借鉴价值。
第二种是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有的也叫人物特写,主要是写人的。以写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为内容,以宣扬人物的高贵品质为目的的。在我们 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中,造就了一大批改革创新的英雄模范人物。像新时期的郭秀明、任长霞、煤炭系统的灭火专家徐精彩,50-60年代的雷锋、焦裕禄、邱少云、罗盛教等,都属于这一类。通过宣扬这样的先进人物,为行业及全国树立了榜样。
在英雄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有时要大大地超出人们的想象力,一定不能合理想象。
比如朝鲜战场上的甘岭战役大家都知道,相当残酷。《上甘岭》的电影表现得已经很残酷了,但真实状况比电影残酷得多,我们的电影剧本没有把他表现出来。“上甘岭”特功八连的老连长写了一篇文章说,他根本就不看《上甘岭》的电影,太假。美军也伤亡惨重。武圣山战役后,美军一个连队集合点名,连长站在台上,下面只站着一个士兵。连长喊了一百多个名字,这个士兵就应了一百多声“到!”因为全连都战死了,只剩下一个士兵。我军守上甘岭的部队也差不多牺牲殆尽,只剩下八个人。换防时往军部撤,路上又被美军炮弹炸死两个。到军部后,饥肠饿肚,见了馒头就海吃,又撑死了一个。最后只剩下五个人。黄继光堵枪眼,身上被打了几百个弹孔,但是没有血流出来。因为在接近碉堡时他已负了伤,在爬行过程中血早就流干了,而电影却表现的是堵枪眼时,身上到处都是鲜血在流。
第三种,政治生活通讯。用来反映国际国内政治生活动向,例如意拉克战争,朝核问题;意拉克战争前总统萨达姆的审判进展情况以及处决的通讯,日本首相参拜京国神社这些通讯都属于这一类。我们还常用这种形式,反映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动向,报道重大节日活动,例如国庆节,“五一”节、十六大、以及各种重大会议的召开,有些重大国际问题来了,也经常用这种形式加以报道出去,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政治生活通讯。这种通讯在我们报纸上也占了相当数量。
第四种,旅行记。反映某个地区、某个国家人民生活问题、风俗人情、自然面貌,介绍那个地方的发展,增加我们对那个地方的了解。这一类通讯数量不多,但很需要。大家经常开会出差写一写,有的写成散文了,但以所见所闻的事实为依据,这样的散文也叫通讯。
第五种,访问记。如访问科学家,访问英雄模范人物啦,都可用通讯形式把访问的情况记述下来,还有的同志把小故事也放在通讯一类里面。
通讯形式虽然有许多种,但最常见的是,工作通讯和人物通讯两种。所以,这两种通讯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也是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的两种最主要的写作形式。
第三个问题:关于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一般的被归纳到报告文学这一类里面。有的叫人物通讯、叫特写,有的叫报告文学,都是一个意思。我们知道,报告文学实际上是“文学报告”,用文学写出来的调查报告。为什么要用“文学”两个字呢?不是有一句话吗,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写人的,这个人是社会上的人,不是生物学、解剖学的那种人,是研究处在社会生活中,处在一定地位中的这种人的“人学”。所以它同其它通讯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以写人为其根本任务的。一篇文章文学成份大不大,就看是不是写了人。文学作品都是写人的,否则不叫文学作品。有的人可能会说,有些抒情诗和有些散文就没有写人,不是也叫文学作品吗?实际上不是这样。抒情诗、散文都是写了人的。这个人就是作者自己。著名诗人郭小川《秋歌》、《团泊洼的秋天》那里面是有人的,就是作者自己。我们把人物通讯分在报告文学里头,就是因为在人物通讯里有文学的成份。
对报告文学,多少年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或看法。一种认为报告文学就是反映真人真事的,从人物到情节,甚至到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运用文学手法来描绘,来表达人物的英雄事迹和精神面貌。但所写的东西绝对真实,不能虚构。另一种理解认为,报告文学,既然是文学嘛,就允许虚构,人物事迹基本上是真实的,是曾经发生过的。但是经过了作者的概括、集中,有的地方可以想象和虚构,作一些艺术加工,使它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高,更集中,更加典型化。这样文学成份更多了,基本上脱离了通讯报道范畴,就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了。
这两种看法过去有争论,一直到现在并没有定论。这两种见解可以说是报告文学上的两个分枝。我们知道有这两种理解以后,应该有我们自己的看法。我们所要写的报告文学,我认为应该是上面说的第一种:要绝对真实,不要虚构。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没有发生过的事就不要编造,不要凭想象添枝加叶。如虚构,你可以写小说、写电视剧本,写散文、写诗,如果你写在报纸上用的人物通讯就应该真实。
第四个问题:人物通讯的写作和采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物通讯是报道典型的主要方法之一。人物典型,如果宣传得好,往往会对我们的经济建设、安全生产、对我们的各项事业,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都熟悉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这么多年来,他们的感染和号召力一直鼓舞着我国年青一代。
怎样写好人物通讯?根据个人的体会,我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很重要:一个是思想,一个是情节,一个是语言。可以说这是三个基本环节。首先要搞清你宣传他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要宣传一种什么样思想,主题定在哪里,这一点一定要明确。其次,为了表现你那个主题思想,你究意掌握了一些什么样的情节,特别是很能说明问题,很过硬的情节。第三就是语言,究竟用什么样的语言表现你所写的英雄人物。这三个问题解决得好,人物通讯的写作才算有了一个基础,才有写好的可能。
关于人物通讯的采访和写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关于发现和识别典型的问题。
现实生活象汪洋大海,先进人物大量涌现,尤其在社会大转型时期,典型更是千千万万的。那么,怎么样发现和识别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典型呢?我感到起码应该做到“三个清楚”:
1、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观察一切事物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我们要宣传什么典型,就要对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的发展观,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首先搞清楚。要宣传什么,你首先要熟悉当前我党在这方面的指示和论述,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帮助自己明确思路。
2、对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和全国的宣传动向心里要清楚。要立足本单位,放眼全国。我们煤炭界的通讯员就是要把你所要报道本单位的新闻放大在整个煤炭系统、乃至国际煤炭大市场上去分析研究,因为我国是世界重量级的产煤大国,看是否有典型指导意义,要站在太阳的角度看问题,扎根在地层深处写新闻,只要作风扎实,深的下,看得远,不怕吃苦,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实的效果。
3、对典型的全部材料(包括反面材料)心里要清楚。这三个“清楚”是基本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衡量典型的尺度,所在单位的发展态势和确定的宣传动向是我们选择典型的根据。为什么现在要宣传这个典型呢?目的和针对性是什么?一定要想了又想,搞清楚。同一个典型,在不同时期宣传,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效果。报纸就是“新闻”纸,报纸上发表的东西,不论什么形式,都有很强的时间性、针对性。也就是要紧密配合当前的形势,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行业的建设发展服务,为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每宣传一个典型,我们都要考虑:我把这个典型宣传出去,究竟要回答现实生活中一个什么问题?同是一个典型,在这个时候宣传,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在另一个时候拿出来宣传,可能无声无息,或者反响很小。什么道理呢?就是没有考虑行业形势和宣传动向,没有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态势,用停止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时机不对。在一定意义上,宣传时机就是质量。
发现一个典型后,首先要用当前国家总的指导思想这把尺子来量一量,然后把它放到企业发展这把“秤”上来称一称,看准了,或者基本看准了。再对典型的事迹材料,作细致的分析研究。我们采访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材料抓了不少,例子收集几十个,上百个,笔记记了厚厚的一大本,但没有认真研究,我们自己淹没在材料里,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都舍不得丢掉。究竟要这些材料说明什么问题,不明确。写起来是一本流水帐。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缺少对材料做认真的分析研究,还没有吃透材料,还没有真正认识这些材料的价值。事物本身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下就能看清楚了的,要反来复去研究才行。从发现典型到采访写作,直到典型写作的完成,都是认识典型的过程。我过去写的一些比较大的典型报道,如全国煤炭系统优秀企业家高仰才、全国十佳矿长种欣睿、陕西省劳动模范张贺民等,凡是搞得比较好的,都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反复,才写成那个样子的。材料采访了一大堆,先仔细看材料,看了讨论,大家提方案,首先要找出这个典型的特点是什么,在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材料,搭架子。架子搭好了,当时认为还可以,过了几天又认为不行,还没有体现这个典型的本质,推翻了再从头来。一位伟人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我们在采访中,常常被先进人物的事迹所感动,心情非常激动,有的记笔记都记不下去。但这并不等于你所想的那样。这就说明你还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吃透,没有很好地理解它。所谓深入采访,是一个相互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过程。我们往往重视了深入,而忽视了对材料的分析研究,这是不行的。采访之后,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反复细致的研究,力争吃透它,认识它。这个过程有时要经过好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
(一)关于发现和识别典型的问题。
通讯的采访一般要求比新闻的采访要深一些,细一些,而人物通讯的采访要更深、更细。不仅要对人物的先进事迹做详细了解,而且还要注意了解 人物的职业特点:
写各行各业工作岗位上的人,必须写出他们不同的职业特点。写职业特点不是写行业的技术过程,而是通过不同的业务写出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
我90年代在煤炭报发表的获奖作品《撬不开的“铁匣子”》采访马村矿财务科长刘三顺。
提起会计,大家都知道,他们的职业特点是:一丝不苟,斤斤计较,“小气”、“抠”。可是,表现在刘三顺身上的什么样呢?我必须寻找有关他的细节、零件。在大量细节、零件的基础上,选择了几件最能说明这位最基层的财务科长职业特点的事情。
刘科长是一丝不苟,从来不拿原则作交易。一次,矿上一名干部,拿来上千元别人的票据找刘科长签字报销。他仔细端祥票据,心里琢磨:工伤在外治疗,生活困难,哪来这么多钱垫付,财务规定无特殊情况,一月报销一次,这些发票已半年多了。这位干部是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同志,觉察到老刘对票据有疑问,赶紧说好话:“你看矿领导已签字,手续齐全,咱又是老乡,只求您高抬贵手了!”“不行,违反财务制度,弄虚作假,坚决不能办。”许多人说老刘不通人情。老刘却说:“怎么能拿国家的钱财去通人情呢!”
刘三顺不仅是对别人“小气”,对自己更“抠”。他一到晚上加班就是关掉办公室60瓦的灯泡,打开桌上孩子给他买的15瓦的小台灯。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正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另一面,是一般人容易忽视的另一面,我必须写出来。我写他一张纸正面用了用反面;还要把日历纸留下来开条子、写证明。以后,再写他对别人严格要求,就理所当然,值得称赞了。
刘三顺不单纯就是见钱就“抠”,而是该“抠”就“抠”,该花就花。这也是会计人员的另一面,使在当时煤炭部提倡三年总承包的情况下,一般人较少宣传的。我就写:有些人舍不得给电机加油,长期代病运转,为的是减少材料费的支出。刘三顺说:“不能把机器都饿坏了,这种‘节约’我们不要”。有些区队对设备不愿停产检修,怕影响产量,刘三顺说:“设备检修影响生产,眼前亏,长年利,这钱该花!”这样,一个会计干部的职业面貌就清晰、完整了。
思想特点:
在抓住职业特点的同时,要抓人的思想。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人的思想是想通的。只有写出他的思想,才能教育别人。在通讯里写人物思想,不可能像小说里那样详细,但不能没有。
我在写已故的原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经理韩福才
我不仅写了他为了改变企业长期贫穷的落后面貌,不仅写了他为此付出了超常的精力和心血以至生命。还写他为什么这样?是如何想的?他在看望困难职工时对一同前来的上级领导和身边的同志说:“当我看到一张张饱经风霜、泪痕斑斑给我要饭吃的面孔时,我感到心酸难忍。当前和今后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就是凭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劳动,保证职工有饭吃,不仅要让在岗职工和5000名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工资,还要保证4000多名下岗职工的生活费按时发放,脱贫解困是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最大的目标和最现实的问题……
由于过度疲劳,韩福才同志的体质急剧下降,疾病时常折磨得他难以忍受,每到这时妻子都提醒说:“身体是第一位的,你要抽出点时间把病看好。”他说:“病可以拖,但几万名职工家属不能一天没有饭吃。我作为当家人,整天住院看病,有何脸面要求别人工作呢?”就在胆结石一犯再犯,需要住院手术时,妻子还一再劝说:“打个电话告诉单位一下。”而他坚决不同意,说:“年终各自的工作都比较忙,一点小毛病就不要打扰大家了。”我把这些写进稿子里,读者就可以了解一个煤炭企业的老总在困难时期、在生命垂危时期心系工作、心系职工的精神境界。
我去采访-唱支山歌给党听词作者姚筱舟(刊登于2001年7月2日十七版《新民晚报》)
他说:“相信党,相信群众,也相信自己,希望和追求使我受过伤害的生命终于战胜了厄运。我放下了手中的笔,却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我读完了当时能读到的《列宁全集》和《毛泽东选集》等经典理论,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当他谈起自己这段艰难岁月时,只是淡淡一笑说:“我那时感到愁苦与茫然,也有过牢骚与怪怨。但与质朴、豪爽的矿工们在一起,矿工那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品德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把矿工当我师,以矿山寄我情,使我的座右铭。这样,我也就挺过来了。”由于他与矿山有切不断的情丝,与矿工有解不开的情结,最终受到党组织和群众理解支持,重新获得拿起笔的权力不久,他就全身心投入到讴歌矿山与矿工之“美”的创作中去。
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完全是一个家庭历史背景复杂,受到组织的关怀、矿工朴实的性格感染后的肺腑之言,符合他的身份,也为他创作《唱支山歌给党听》奠定了思想基础。
性格和职业特点:
我采访井下农民协议工周绪乾。
他的职业特点是:热爱井下这份充满险恶又有相当技术含量的放炮员工作,废寝忘食地钻研,当好井下煤炭生产的排头兵。
我在写他对工作的态度、事迹的同时,注意抓他不同的性格。
他 貌不压众,语不惊人,充其量不过1.6米的个子。他太不起眼了,来矿七个年头,可全矿竟有75%的人叫不出他的名子,谁也说不清他的职业。
有人告诉我,他是一名放炮工。
于是,我来到了工作面。
借着矿灯的余光,透过未散的炮烟,隐约看见他灵巧的身影,正在处理未爆的残炮,他忙的团团转,一会儿做引药,一会儿又是装药进线……,为了不影响生产,他每次都是等生产班把煤拉完才出工作面,这样,发现残炮便于及时处理,他每班都是在井下干十几个小时。
我默默地看着他那湿淋淋的衣裳和满脸的煤迹,无需他开口,我就深切的体会到了他的艰辛。
有人告诉我,他是一个支架的大工。
我从生产班老师傅那里了解到,他支架的速度惊人,而且质量过关。每次架支完后,他都要反复检查几遍,看哪架支得不合乎要求,便及时调整。在井下,他也算得上是个老工人了,对班长的分工,条件的好坏,他从来不争多论少,他来矿七个春秋,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在井下度过。
有人告诉我,他是个净浮煤的小工。
我找到了他的班长,班长说:“这是他额外干的活,曾不知有多少次,因净煤工不够,眼看就要影响当班生产,遇到这种情况,他炮放完后,准时找个大锨进了工作面,不声不吭地干了起来……”
我最终也没能搞清楚他的专职和特长到底是什么。但是,我毕竟搞清楚了一点:他是一个出色的采煤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
我想知道,他,这个不起眼的采煤工,在做着许多不起眼的工作时,该会有怎样一些不为他人所知道的苦恼与欢乐呢?
他告诉我,他确实有过许多苦恼:和他一起来矿的,有的当上了队长、班长,有的没干几天回家当上了专业户,收入比他高出几倍,相形之下,他曾苦恼过;几个在外干事的哥哥看不起他下井这份工作的时候,他苦恼过;还有,当他留上残炮的时候,当他老空煤按规定的时间没有清净的时候,他苦恼过。 但是,他说,他更多的还是欢乐,当他看到自己放的一帮炮的煤,生产班顺利出完的时候,当他看到他支的架,经领导验收后那满足的微笑时,他便从心底洋溢出阵阵欢乐。
他是太不起眼了,但他又是显赫的,也许很多不起眼的东西,本身就是显赫的。 他叫周绪乾,是蒲白矿务局局马村矿采二队工人。
这样,就把一个煤矿工人的个性又不同于煤矿工人的个性表现出来了。不幸的是他在92年的一次井下矿难中留下他未竟的事业因工牺牲了
人们的生活经历、工作、性格、思想、感情丰富多彩,各具特点。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着眼,可以写出不同的通讯。同一个人,由不同的人来写,文章也会不同。采访时,面上的材料要掌握,但更要注意有重点地挖掘点上的情况。一个典型人物活动的方面很多,但是他总有几个活动的重点,这几个“点”一定要深挖细找。对材料要充分挖掘,同时,也要重视了解反面材料。现实情况都要掌握,也要注意了解历史情况,几方面的材料掌握了,采访才算是基本完成。
过去的老记者有句话:采访时要有“海量”,材料多多益善,要有一追到底的精神,不放过一个线索。但写作时要非常“小气”“吝啬”,细琢细磨。采访时抓一把就走是不行的,要追根究底,特别是不放过任何一点有价值的线索。一定要深挖细找,深挖有意义的细节。这样做有时会困难一些,有些人物不愿谈自己的事,有些也常因为我们追问的太细而不耐烦,觉得“你这人是怎么回事,问起来没个完啦!”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灰心,要很耐心地说服他,正面挖不到就和他闲聊,有时在无意中可能会发现很有意义的细节。你和他聊上两三次,只要能挖出几个有意义的情节,就是很大收获了。
采访的主要目的是挖掘那些能够表现人物特点和本质的典型事例,典型情节。什么叫典型事例,典型情节?简单地说,典型事例就是能代表方向,超出一般,反映事物本质的事例。我们看过很多先进典型的人物通讯,有的人物通讯七八千字,上万字,但看完之后,给你留下印象就是那么几件事,这几件事给你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过了多少年都忘不了。比如雷锋冒着大雨送大嫂,买车票的事;王国福的“长工屋”;杨水才的“一颗核桃种”等等,还有像好八连“闪闪发光的一分钱”,也属于这一类,这些情节所以使人难忘,就是因为它比较深刻的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超出一般,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已故的著名作家巴金有一个明言,其中提到一句话我听了很受启发,这句话的大意说,文学作品应当是“情理之中,出人意外”。就是说,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使人意想不到。但是仔细一琢磨,又感到完全合情合理,在情理之中。这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常规律。文学创作上是这样,通讯写作,特别是人物通讯,也应该是这样的。采访中,我们既要注意挖掘那些能够反映事实本质的典型事例,典型情节,又要注意挖掘那些一般化的,很有特色的情节。这点对写好人物通讯很重要。
为了说明问题,我举穆青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里,其中有这样一段:
严冬,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学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在这里开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 “同志们,他们绝大多数人……是灾区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从车站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会议这时候“才正式开始” 。
严冬的夜晚,开会、去火车站,要干什么,夜、会、火车站,似乎风马牛不相如,不太合理,出人意料,但仔细一想,又非常合情合理。
这样的描写,一下子就把焦裕禄那种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人民群众的火样感情,一下子烘托出来。如果作者没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没有同人民群众火热的感情,没有很深的文学修养,而仅仅是一些事例的罗列,一种简单的叙述,那么,读者读起来便没有味道了。
深入采访,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是写好人物通讯的基础,俗话说:“有一头好发才能理出一个好头”。采访也是这样,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过硬的材料,才能写出一篇好的通讯来。
(三)关于人物通讯的写作:
1、不要抓到材料就写,要在研究材料上多下功夫,吃透材料。记者有句话叫做“七分思索三分写。”想透了才能写透。想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想的目的是要突出主题思想。我们要写一个人物,为什么要写他,为了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要通过这个人表现一个什么思想?这些问题一定要想透。既要想透表现什么,又要想好怎么表现,这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做到的。在写的过程中往往还有这种情况:费力不小,翻来覆去写了多次,人家看了还是没印象,不感人,什么原因呢?最主要是思想不明确,没有想透。每一个先进人物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事例,用哪个,不用哪个,思想不明确就无法选择,就会被埋在材料堆里无法摆脱。我们写通讯时,常常一上来堆上十几个例子,文章搞得十分冗长,经过一遍遍修改,选来选去最后只剩下三五个、七八个例子。其它都是些概括的材料修改的过程,这就是选择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每修改一次,都可以使我们前进一步,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有些同志舍不得丢掉材料,觉得这也好,那也好,有时编辑删去一点都舍不得。我自己有这个体会:例子多了,容易被埋在里头,跳不出来。另外,有的人没有参加采访,只是个读者,比较客观,能够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听听他们的见解很有好处。
道路不畅记者(中)只好坐毛驴车到现场采访
2、要写出新意来。 大家都知道,写一个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写他的眼睛,什么是这人的传神之“眼”呢?如何去抓他的传神之“眼”呢?这是我在采访写作中一直最苦恼的问题。
我国有近13亿人口,煤矿工人500万人,大家所在的矿最少也得上千人,写哪个,不写哪个,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但不管写哪个,都要明确:通过他,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教育意义。同时,给报纸写通讯,不同于给人物立档案,写传记,要抓住他的主要特点来写。
我去采访黄陵矿业集团公司经理高仰才。
要观看千百朵花,才能找出哪朵花是自己认为最美的。要把高仰才这位经理全身上下看个仔细,才能分清哪是自己所认为的眉毛胡子,哪是眼睛。
通过工作会的书面和口头材料,我了解了黄陵矿业公司这个新型的煤炭企业,在2002年前后所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高仰才的经历、工作、作风、品质以及人们对他的反映等等。慢慢知道:(一)高仰才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做事的煤炭企业家,他一调来就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确定矿区的发展思路。(二)在调查研究中,他了解了黄陵矿业公司人普遍对矿区发展失去信心的心理特征。例如:黄陵诸多前几任领导都干却未能干成的大事情,都必须在他的手里变为现实。一些人说:“高仰才是脱离实际的蛮干,根本实现不了。”(三)他一心想着企业,冒着资金危机,承担着市场风险和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迎难而上,准确分析和把握煤炭市场变化的脉搏,开拓进取,做强做大企业。(四)他不是所谓的“救世主”,是国家煤炭体制和煤炭市场发展的大好趋势、是上级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给了他智慧和力量。
我认为,这是国有企业结构调整重大问题,也是一位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所以我就写了《好个能“折腾”当家人》的通讯。至于高仰才在工作中遇到多么大的阻力,他怎样吃苦耐劳等等,我把它当成眉毛胡子,一律刮掉,或者一笔带过去。
3、要精练,要有千锤百炼的精神。
写好通讯,这是一关。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联系着的。想透了,主题明确了,才有可能做到精炼。否则精不下来。精炼包括两个意思:一是精简结构,一是精炼文字。古人有句话叫“立主脑,减头绪”,意思就是突出思想,精简结构。我们写文章的通病是头绪太多,面面俱到。一个先进人物的事迹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面面都写到。一定要从许多“面”中,找出最主要的方面把它写好,这样就突出了。
精炼文字就是要把可有可无的字句都删掉。学会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深刻,最生动的内容。俗话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的人有话无话都拉得很长。原因除了对典型材料没有吃透外,还有一条,就是对读者的理解力缺乏应有的信任。一件事本来两句话就说明白了,偏要在那里无不休至地说个没完,生怕读者不懂。写文章应该是“言已尽,意无穷”,留有余地,给人以启发。而我们现在有些文章是倒过来了,是“意已尽,言无穷”,罗哩罗嗦,没完没了,我们在写作中要克服。
4、要有必要的形象描写和符合“三性”要求的语言。
上面讲过,报告文学要有人物形象,要有形象思维成分,这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形象描写不要误解为要写花呀,草呀,月亮呀等等,那样理解是很片面的。我们说的形象主要指的是用形象的手法写人。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单独写景的。写景是为了写人。比如写焦裕禄的通讯,一开头就写了河南兰考受旱灾,涝灾,风灾后的景象。这个写景就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人,写焦裕禄是在一种什么样的严峻情况下来到兰考的,把典型人物一开始就放到特定的矛盾尖端来表现。用过去的话说,叫做“风口浪尖”上。形象是为了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增加表现力。运用形象描写应当是最经济的,有时候一句形象的话比你说许多平淡无味的话有力、感人。
形象,有形象的概括,有形象的描写。所谓形象概括,就是用几句话表现人物的活动。过去在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通讯中有这样一段:“她象一部开足马力的马达,日日夜夜不知疲倦的工作着。不论是上班,还是在家,病家一叫就出诊,病人一到就看病。正在吃饭时把碗一推就去,正在喂奶时,把孩子一放就走。她夜间很少睡过一个安稳觉,有时一夜出诊四五次”。这里面既有叙述,也有形象的概括。
“李月华走了以后,蒋大娘母女俩激动得泪流不止。大娘对闺女说:‘俺孩子金贵,人家孩子不金贵吗?你是月子里十五天,月华月子里才五天哪!可是人家没听到一个‘请’字就来了。闺女,你一辈子都要记住,主席教育出来的李医生,是你做人的榜样。’母女俩说到天蒙蒙亮,才渐渐睡着。这时,门外又响起了李月华亲切的声音:‘大娘,孩子好了吗?’蒋大娘赶忙开门,只见外面雪花还在飘着,李月华深夜前来的两行脚印还没盖满,一条新的脚印又通到她家的门前。她拉着月华的手说:‘好闺女,叫俺怎么感谢你啊!’”其中“蒋大娘赶忙打开门,只见外面雪花还在飘着,李月华深夜前来的两行脚印还没盖满,一条新的脚印又通到她家的门前”。
这段描写很生动,感染力很强。
另外就是要有“三性”语言。“三性”也就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要禁止说大话,空话,绝话。什么“活着一分钟,战斗六十秒”啦,雷锋同志每天都记几百字的日记、这个工商所真猛啦等等,叫人不知怎么去理解。活着一分钟,战斗六十秒可能吗?大家知道,雷锋同志做好事是从来不留名的,他能把做的好事都记在日记上吗?工商所是服务机构,你服务的对象是交税人员,你是对他们猛吗?这种语言都经不起推敲,好像话说得越绝越好,直到读者没法琢磨,没法理解了,就达到目的了,我们一要注意问题,不要出笑话。
为了写好人物通讯,还要注意学习语言,要学会用职工群众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过去一些好的人物通讯,有许多很好的群众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杨水才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焦裕禄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郭秀明的“人生要为干一件大事而来”,还有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根针不能两尖”等等,都非常生动。
4、关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报纸上发表的通讯,因篇幅关系,一般都比较短(指多数而言),他不像你写长篇小说,一般地要求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把矛盾摆出来,这样比较好。写人物通讯,人物一出场最好就进入矛盾,不要罗哩罗嗦绕圈子,写得很长很长,用记者的专用语叫做“皮薄一点”,不能像有的长篇小说,翻过十几二十页人物才出来。这里说开头最好开门见山,那么结尾呢?结尾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结束得干净利索。有位搞电影创作的同志说过:“电影剧本中的对话,超过三行字你就要考虑你是不是对观众负责!”电影是这样,写通讯也应该是这样,不要搞长篇对话,不要穿靴戴帽。人为的添枝加叶,复杂化。我记得有这么件事,一个人考小学生,五加五等于几?小学生非常响亮地答道:等于十。然后一个教授到清华大学去问大学生,五加五等于几?没有一个人敢回答。为什么?他们自己把自己复杂化了,他们觉得五加五是不是等于一个更复杂的东西。其实通讯的结尾也是这样,五加五就等于十,并不等于什么其它的东西,就这么简单!
我们每写一篇人物通讯,都把它作为一次创作来看待,不管在内容和在形式上都不要“吃别人嚼过的馍”。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但更要创造我们自己的新的表现形式。下定决心,写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好通讯好文章来。
最后结合自己写作的实际谈谈责任感的问题
我觉得一个称职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有责任感,有抱负,这对自己的成长、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对于社会都是有利的。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证明了的东西。也是一个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干我们这一行的没名没利,没实惠。尤其是基层的同志,什么活都能和你联系上,但好处都没有你的份,前几年下岗啊,减人提效先从你开刀,什么经济要上去,宣传政工干部要下来等等的话语。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再没有一种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那就全完了。
但是如果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对新闻宣传工作有浓厚兴趣,也就不会觉得苦、觉得难了。责任感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眼前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写出好稿、搞清一个问题,有时候甚至要搞一年两年的,而一旦解决了问题,你就会感到无限的快乐,这就是新闻工作者的快乐。远的不说,这几年我从事陕北煤田的报道,以及上个月写的“走近西南新看点”系列报道,都是围绕资源在作文章的。也可以说是自己通过新闻的写作,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吧。
可以说做这组稿子我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尤其是陕北煤田的采访,前后两次40多天,行程5000多公里,不说路途的艰辛,采访的难度有多大,仅酒就喝了40多场,我还是高血压,几乎都是场场醉,不喝得不到你要需要的素材,不喝你无法和你要采访的对象接近。而写这样的稿子还不在我所在的单位年度考核之内,许多费用还得自己“报销”,而且长稿很难上报。现在的报纸是商品,一个版就是5-6万元,谁愿意给你那么大的空间免费等。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为什么要去冒险,干这个所谓“无效”的劳动呢?这就是责任。
责任来自于对我国资源利用保护性开采的呐喊和呼吁。
我依稀的记得刊登在《文摘》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内蒙古国境线有一条国防公路,在宝格达山的森林中穿行。每当开车走在这条公路上,打开车灯,夜色中就不停地看见有野生动物穿过公路。有野猪,有鹿,还有狐狸。但是非常奇特的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就是往外蒙古方向跑。只要一受到惊扰,宁可冒着危险穿过公路,暴露在你的灯光下,也要拼命跑到对面国家。外蒙古去。为什么呢?因为外蒙古只有人口三百万,而身后这个国家有十三亿人,天天都在琢磨着怎么把你吃掉,并且是残酷地吃掉。我们知道,广东人什么都吃。天上有翅膀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下带腿的除了桌椅不吃,其余通吃。“三叫”知道吧?把刚出生的小老鼠囫囵吞吃。筷子夹起来蘸酱油是第一叫;放进嘴里用牙齿一咬,是第二叫;咽下肚是第三叫。河北有一道菜唤作“生离死别”。把活甲鱼塞进蒸笼里,只留下一个小孔,孔外放一碟香油之类的调料。甲鱼在蒸笼里受热不过,就伸出头来喝一口香油。甲鱼熟了,香油也浸进五脏六腑了。再把梨切成瓣放在周围,就是生梨(离)死鳖(别)。什么玩意!。
动物也会报复的。动物并不比人类傻。有时比我们还聪明。至少它通人性。在欧洲的一个小火车站上有一尊小狗的雕像。这里面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狗的主人是个小职员,单身,只有他与这条小狗相依为命。每天主人坐火车去上班,小狗都要把它送到车站,晚上再到车站来接主人回家。年复一年。有一天,主人上班时遭遇车祸,再也没有回来。但是,忠实的小狗每到主人下班的时候,总是准时到车站去。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小狗瘦了,毛乱了,脏了。最后它死在车站上。市民很感动,特意做了一个雕塑纪念它。
从动物资源的生存危机,看资源的危机,看国人的惰性,长江下游不发大水,上游的树照样砍。北京只要还能看到蓝天,就不会下决心治理污染。再联系到陕北煤田的破坏性开采,有资料显示:在陕、山、蒙的交界处,这里的乡镇、集体和个体小煤矿回采率仅为10%至20%,每挖1吨煤要消耗5吨至20吨资源。而国外是什么一种现状呢?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煤炭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他们每挖1吨煤只消耗1.2吨至1.3吨资源。平均下来,我国煤炭的率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带来人的生存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责任迫使我想为它说点什么。
那么,陕北煤田是一种什么样的现状呢?
陕北煤田主要是以榆林为中心,分为:神府、榆横、榆神三大矿区。该煤田在神木、府谷、横山县和榆阳区境内埋藏浅,在靖、定边两县境内埋藏较深(地表500米以下),可采煤层14层,单层最大厚度12.50米,总储量2267亿吨,探明储量1595亿吨。其中神府、榆神矿区的含煤面积占到全市总国土面积43000多平方公里的54%,榆林市所拥有的矿产资源总量(潜在价值)占陕西省的95%,占全国的30%,以绝对优势超过全国任何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甚称全国矿产丰富的第一(州)市。榆林人自豪地说,在他们脚下,每平方米有6吨煤,100立方天然气,120吨盐。
从1986年6月3日,中国国务院决定神府煤田由前期准备转入立即开发阶段以来,新闻媒体多是报道规划设计、国家的战略步骤、资源破坏等,对这个让世界都引起关注的特大型整装煤田的形成、开发、发展历程系统报道的少,陕北煤田开发到底咋样了?
带着这个问题,我两次踏上这块神圣的土地,深度分析煤田开发取得的成效和在进一步的开发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终想给读者展现一个全新、立体、多角度的煤田开发发展大场景为目的,使我从以前对陕北煤田边缘的关注到置身当前最辉煌的开发中去,这对记者职业是一个考验,对个人更是一种历练。
我首先从内蒙古到大同,到榆林,一路风尘,一路嗟恨。看到煤矿无序开采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致使内蒙古部分牧区的草原已不是草原。榆林的毛乌素沙漠则更是沙漠化了。在这里我了解到,富起来的农民都是以生产煤炭,大部分靠破坏资源起家的。穷的人又再以靠煤炭,破坏资源起步。富和穷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国有大矿掠夺式开采造成的资源浪费更是惊人,致使整个陕北煤田被挖得千疮百孔,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尤其是大量的无序开采,造成干旱地区的地下水改变方向,缺水已经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生存和生活。这么严峻的现实,在人们的心目中,好像已经司空见惯了,而当地政府的长远规划还将煤田开发的步伐由前几年的超常规,上升到跨时空发展。
面对如此过热的畸形开发的重大新闻体裁,敢去涉及吗?自己能写得出来吗?写出来能找到“婆家”刊登吗?困惑、疑虑、责任共存。没有勇气和胆识是不敢去撞击的。
在犹豫中和同行谈陕北煤田开发建设的事儿,他们一致认为,煤田开发所暴露出深层次的社会现象,,不说记者,作为一个有良知煤炭人应该去关注,中国有多少资源还容我们如此糟蹋?这是一种责任,就是“陷阱”也要跳下去,挖出实质性的东西,唤起国人的重视,对陕北煤田能实施有序合理保护性开采。这种设想也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中国煤炭报社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高仰才说:“能对陕北煤田的资源开采利用情况作个详细的报道,对陕西煤炭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煤炭报副总编崔涛就报道的思路、需要注意的问题、主题思想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一定要客观深入报道,要站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前提下,实事求是地谈煤田开发的成就和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王正民副总编就国民经济发展对陕北煤田的依赖程度,从战略的高度给记者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必须要有强烈为人类和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才能关注社会,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来,遇事要多分析,心里要始终装着国家大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千万不要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主要是针对如何用好陕北这块全人类的优质煤炭资源,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是你需要关注的重大新闻题材”。
领导的关怀和鼓励,也增加了我作好这篇文章的信心。
我理清思路后,怀着这样的目的:一是能否深度分析煤田开发取得的成效和在进一步的开发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已经造成不易忽视的社会副作用。二是在围绕陕北煤田现已形成的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问题有所涉及,最终给读者展现一个全新、立体、多角度的煤田开发利用大场景。
11月的沙漠中城市榆林,到处是一派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初冬的寒气抵挡不住开发的热流,使这个昔日荒凉的文化古城,处处张显出它的魅力和灵气。但是,煤田开发带来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需要面对和正视。我来市委宣传部“报到”,说明采访意图后,老道、富有长期接待新闻媒体经验的办公室王主任,小心谨慎地把记者证看了又看,电话核实确认无误时,才请示领导,同意采访,但宣传部不提供任何方便。我问,你们是不是有点谨慎过头了,他说,这些都是学费交出来的。不谨慎捅出大漏子,是要受处分的。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艰难环境大背景下,拿出我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在陕北煤田的四个主流产煤大县(区)采访,频繁地接触县、煤炭局的领导,大型煤炭企业的老总,生产一线的区队干部;语言很难沟通,文化水平不高,挥金如土的个别小煤窑老板;靠煤炭起家,乐意办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亿万富翁;因采煤塌陷威胁到老百姓安危,四处奔波的乡镇父母官、村民小组长;塌陷区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众多村民……
采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本在预料之中,我始终站在陕北煤田开发这一宏图伟业的历史高度,审视煤田开发举世瞩目的效果,目睹、记录波澜壮阔的历史,揭示存在的问题,以及形形色色的事件……最终形成了10000余字《是经济腾飞?还是杀鸡取卵》(被确定为“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研讨会”重点推荐交流论文)和25000多字的《陕北煤田现状调查》。分别在《中国煤炭报》、《当代矿工》、《陕西工人报》、《各界道报》发表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兴趣与强烈反响,
许多读者触景生情,发表了评论:
在煤炭资讯网上读到王成祥的最新长篇力作《陕北煤田调查》,感到非常振撼和激动。作者以深入翔实的事实,雄健犀利的笔锋,全景式观照的大视角,很准确地描画出陕北煤田大开发的成就,也揭示出国家煤炭资源“掠夺式开采”的惊人浪费和巨大隐忧。读来令人振聋发聩,心潮难平。能将新闻作品写得如此“抓人”,没有深厚的写作功力不可,没有深入采访的敬业精神不可,没有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更不可。建议:能否将《陕北煤田调查》转呈国务院总理或有关领导同志,以促进陕北煤田开发的健康协调发展,造福当代也泽被后世!
读中国煤炭报上刊登的“陕北煤田现状调查”之后,对陕北煤田开发情况如目所及,眼界大开。其建设成就令人鼓舞,但煤炭资源的惊人浪费又令人瞠目结舌。据文所调查,陕北某大矿的资源回收率仅为百分之三十。大部分稍薄或不便采的煤田就白白扔掉。重庆某矿务局的领导看在眼里,痛在心中,说:我们最厚的煤层才不过800厘米,可你们扔掉的也足有一米厚。你们不采,就让我们采吧!看到这种情景,人们的心中也肯定是充满了可惜、忧虑、愤怒的复杂感情。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煤炭在地下埋藏了亿万年,难道就可以在我们这一代如此糟蹋和浪费。如此的“败家子”,如此只图眼前的一时发展和痛快。试问,后代子孙又该以什么资源为生计。我要说:土地资源都是我们自家的,我们绝不能搞“掠夺式”开采,我们要为子孙后代负责,要为国家民族负责。要讲和谐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将我们的资源效益发挥出来,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为什么要说这一段话呢?
重庆某矿务局的领导看在眼里,痛在心中,说:我们最厚的煤层才不过800厘米,可你们扔掉的也足有一米厚。你们不采,就让我们采吧!
正是这一句话勾起了我写西南煤炭开采的报道,所以,连续报道“走进西南新看点”就是受这句话的启迪采访写成的,看西南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是如何惜煤如金的。
再一个大家要注意,现在的信息渠道来源非常广泛,信息时代的效率是非常之高的,美国现在一个计算机专家可以把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在四分钟内完成。现在三年的发展速度相当于上世纪初三十年,相当于牛顿时代三百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三千年。靠什么?高科技。有人说:要快快地想,但要慢慢地说。现在有句话:“说出来的就已经过时了。”如果我们再像以前那样“写一篇文章,没有观点,像“八股文式”的,把那么多要素都找全”,有时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自己还不知道,网上就出了,你不落后才怪里。
这样给我们写新闻就带来了挑战,作新闻一定要有观点。画家是:境界高,天地宽;新闻是:观点准,立意新。有了观点,才能有挑战性,写出的新闻才会有深度。
陕北煤田现状调查系列报道,使我作了采访前充分思想准备的。而西南煤矿我都没有去过,所以,在有限时间内,写出有深度的报道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在采访了广能集团后,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到重庆后给崔总编说了。他说,这里的通讯员太利害了,几乎都写完了,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了,就是看你挖掘的深不深,有没有新观点,最好站在西北采煤大省的角度看西南。
这样,我的思路一下找到了“走进西南新看点”的观点就出来了,和我来时的想法就不慕而合。
我在开始这样写到:
西南一些省市的煤炭储量同资源丰厚的北方个别省区相比,是贫煤区。煤层薄、大倾角,埋藏深、煤与瓦斯突出严重,自然发火周期短,高地压、高地温等复杂的地质条件制约了西南部分矿区的煤炭生产,尤其是重庆的五大采煤矿区,它的总产量加起来也不过神东公司的一个现代化采煤工作面。在全球资源日趋紧张,尤其是一次性资源成为大国争执的焦点,挑起世界事端导火索的21世纪,占我国一次性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消耗75%的煤炭,西南的部分贫煤矿区,是如何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采煤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呢?最近,记者有幸去四川和重庆一些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矿区采访,站在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相当优越大省的视觉,看贫煤区煤矿的广大干部职工是如何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围绕资源做文章,在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创造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采奇迹的。
走进西南新看点1
大倾角综采新广能
走进西南新看点2
松藻煤电:山城重庆不再限电
走进西南新看点3
在北京召开的“2007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为我国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浪费敲响了警钟。 作为一个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紧缺的国家,我国的煤炭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尤其是煤炭主产区的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的乡镇、集体和个体小煤矿回采率仅为10%至20%,就是说,每挖1吨煤要消耗5吨至20吨资源。平均下来,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而我国西南部分的贫煤矿区,他们珍惜煤炭资源的做法值得提倡和推广。
吃干榨尽看永荣
走进西南新看点4
按照国际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煤矿从事的是高危行业,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规范员工行为,搞好安全生产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有人说煤矿的企业文化就是安全文化,那么,安全文化通过一种什么一样的表现形式,才能产生实的效果呢?听说众多煤炭企业去重庆松藻煤电公司参观学习,记者慕名采访,走进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有个性特点的安全宣传画,展示在矿工上班的路上,他们说,它是我们生命安全的守护神;一句句温馨的安全宣传话语,决策者说,它体现了管理者对矿工生命健康教育重视的态度。该公司6对矿井均以创建“安全文化”为载体,在强化职工 “安全行为”教育中繁衍出了——
松藻煤电:“视觉文化”规范矿工安全行为
走进西南新看点5
随着国有煤炭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实力和规模的扩大,煤矿的后勤服务往往不能满足职工家属所期望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要求。因此,如何结合各个煤炭企业的实际、在实施主辅分离、向地方移交的过程中,加大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探索一种新机制,这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和谐矿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对煤炭企业提出的新课题。请看——
松藻煤电后勤服务集中管理后为何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