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
|||||
煤炭资讯网 | 2007-4-14 8:58:19betway手机官网 | ||||
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07--4--14
2006年,随着宏观调控成效的进一步显现,煤炭投资、生产、运输、需求和实现利润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部分时段、部分煤种的紧张与过剩并存,价格虽有小幅涨落,但总体稳定。
去年投资和生产增幅回落
宏观调控成效显现,煤炭投资和生产增幅回落。2006年,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回落38.4个百分点;煤炭产量增幅继上年回落7.4个百分点之后再下降1.8个百分点。
煤炭库存处于基本合理水平,煤炭价格总体稳定。2006年底,全国社会煤炭库存1.44亿吨,比年初增长3.4%。全年煤炭价格总体平稳,略有上扬。
煤炭供求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实现动态平衡。拉动煤炭需求增长的终端力量依然比较强劲。煤矿产能也快速增长,2006年新投产2亿吨以上。全年铁路煤炭运输增长4.6%,明显低于需求和产能增长,加之安全事故影响等,使煤炭产量未能随产能的快速增长而增长,全年增幅保持在8%左右。同时,煤炭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使国内供应量同比增加2500万吨以上。
煤炭行业利润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炭行业实现利润虽有增长,但增幅大幅回落,也低于同期全国工业行业平均增幅。全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5.3%,增幅回落53.5个百分点。
当前产能过剩压力增加
在建规模过大,产能过剩压力增加。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经历5年多的快速增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能迅速增加。目前全国在建煤矿项目1563个,总规模6.53亿吨,加上改扩建、技术改造和资源整合等,新增产能约8.3亿吨,已超过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建设规模。
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近几年,随着补还安全欠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等,煤炭生产成本增长较快。目前,还有一大批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出台的政策性增支因素,这些政策全部实施,将明显增加成本。
煤炭生产进一步向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区集中带来一些问题。近年来煤炭开发布局进一步向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区集中,这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这些地区的煤炭外运压力。
今年供需仍将保持总体平衡
从煤炭需求看,预计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进一步回落,煤炭需求增幅也将随之回落。同时,主要耗煤行业已经和潜在的产能过剩格局不会改变,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步伐不会减缓,耗煤指标将继续下降。预测2007年全国煤炭需求总量增幅回落到6.5%左右,增长1.5亿吨左右。
从煤炭产能看,根据在建煤矿规模和建设周期,预计2007年、2008年将是新增产能集中释放期。2007年新投产能力将在2.5亿吨以上。
从煤炭运输看,大秦线、侯月线经过改造,2007年煤炭运输能力还将增长,但其他线路运输已经饱和。华中等铁路直达运输地区运力继续紧张。
预计2007年煤炭供需仍将保持总体平衡、总量略显宽松的态势,但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煤炭供给过剩和紧张的现象将同时存在。从煤种看,优质动力煤以及强粘结性炼焦精煤供给偏紧,低质煤炭供大于求。从时段看,迎峰度夏和冬季取暖期间局部地区仍可能出现供应偏紧的问题。
2007年煤炭价格总体上仍将保持适度上扬趋势。随着国家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鼓励供需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协商定价,原来长期偏低的优质电煤重点合同价格,必然按照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向市场价格靠拢。同时,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煤炭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也必然推动煤炭价格上扬。适度提高煤炭价格,有利于促进用煤行业结构调整与节能技术进步。
加强对生产开发的宏观调控
首先,继续加强对煤炭生产开发的宏观调控,避免大起大落。一是强化煤炭开发规划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无序发展。二是继续依法清理在建煤矿项目,遏制盲目重复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四是密切关注煤炭生产、投资和市场供求形势变化,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其次,为煤炭行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抓紧研究建立有利于煤炭行业发展的财政税费政策。二是加快煤炭增值税改革,降低税率,调整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范围,将煤炭增值税负担降低到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比照中央企业主辅分离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做法,增加中央财政对国有重点煤矿的转移支付,尽快完成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主辅分离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四是尽快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第三,加快煤炭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煤炭订货改革,大力推进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的煤炭市场体系建设。鼓励煤电联营、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按照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和成本充分补偿原则,加快研究建立科学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第四,按照统筹兼顾、合理负担、循序渐进的原则,审慎出台各项政策。出台政策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行业和企业意见,统筹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做好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搞好政策衔接,防止政出多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