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中,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青年记者赵亚辉以第三高票当选,成为近三年来新闻战线第一位获此荣誉者。“不畏艰险,屡经生死考验完成重大和突发事件现场报道”是评委会对他的评价,也是我与他共事多年的突出感受。
这些年来,他一直乐意并主动前往一线和新闻现场采访,他是亲历式
新闻的实践者和忠实信徒。在他为时并不算长的记者生涯里,让人惊讶和感佩的是,在现场亲历了不少重大和突发的新闻事件——上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跨越三大洋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采访,赴伊朗巴姆地震重灾区抢救重伤员,随科考队在喜马拉雅山冰川徒步采访近2个月,赴印尼班达亚齐海啸重灾区采访国际救援,跟踪2005珠峰测量行动超过百日,随潜水员潜入云南抚仙湖底探访水下古城……
在沙漠腹地、雪山深处、海岛礁盘,他采访的脚步从未停止过。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所参加的这些重大而艰苦的采访报道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己寻找机会主动申请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4年,他被评为人民日报社先进工作者、三项学习教育先进个人;2005年,他获得中直五一劳动奖章、中直优秀党员称号,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06年,他被选为“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当选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李长春同志称赞他是“记者的榜样”,陈至立称赞他的事迹“要编入大学新闻专业教材”。
对于这些褒奖,赵亚辉很冷静,他说:“我只是尽可能去做好一个记者的本分,尽可能对自己要求高一点。”
寻找机会,千方百计到新闻现场去
“回顾自己这些年的采访经历,很多采访都源于偶然和意外。意外和偶然是不可预知的,但我想有一点是成立的,就是你对待意外和偶然的态度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而这些偶然和意外能够最终变成必然,变成记者经历的历史,我想原因还是这两个字:责任。”——摘自赵亚辉《到第一线去 到新闻现场去》
“为什么你能赶上这么多大事?”经常有人问赵亚辉这个问题。他回答说:“其实很简单,因为我非常热爱这份职业,愿意去承担责任。我用心了,投入了,愿意去了,舍得放弃了,敢于吃苦了,所以把握住了机会,到达了新闻现场。”
2004年岁末的印度洋海啸震惊全世界,尽管赵亚辉不是跑国际和灾难的记者,也没有人要求他做什么。但他觉得这是重大新闻事件,自己又和中国地震局有着联系,于是他没有在家等待,而是在地震局办公大楼里和值班人员一起守夜,第一天、第二天……好几天下来,最终获得了随第一批中国救援队赶赴印尼海啸重灾区采访的机会。
2004年初,我国首次西沙群岛地磁科考即将进行,赵亚辉被科考队确定为唯一一名随队的记者。但当他们到达码头准备上船时,却由于此前风浪过大船舶多次停航,科考队的9张船票被缩减为3张。必须保证操作队员上岛执行任务,因此就没有了他的船票。科考队长劝赵亚辉不要沮丧,等队员回来再报道。可赵亚辉并不放弃,他知道这种船多一人少一人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没有床铺。于是,他想办法“混”上船,最后在甲板上摇晃着熬了一整夜。后来,赵亚辉关于此次科考的现场报道,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海内外媒体转载。
2004年底,赵亚辉得知国家测绘局将在2005年进行第二次珠峰测量,这是我国30年一次的重大科学活动,也将是一项重大新闻事件。在向部门领导汇报获得批准后,他立刻向国家测绘局提出全程跟踪采访的请求。但国家测绘局考虑到此次测量任务的不确定性、条件的艰苦以及记者的安全,并不同意记者随行采访。如果他放弃,没有任何人会指责他。但是他想:“这是30年一次的历史性事件,作为记者不应缺席。”经过不断地沟通和努力争取,国家测绘局的几位有关负责人最终同意他成为唯一一名嵌入珠峰测量队进行全程跟踪采访的记者。
“如果记者不到现场去亲身感受和体会,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只能发一条简单的消息,更多的东西根本无法了解也无从想象,更不会有深入心灵的感受。”赵亚辉说:“但到了现场,你就有了一辈子难以忘记的经历和磨练,有了对生命和职业更深刻的认识,有了深入骨髓、难以磨灭的感受,有了通宵达旦、整夜不睡的创作激情。”正因为此,尽管知道有的采访危险、艰苦、耗时长,但他在心里却从来没有抵触过,总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采访机会。
“对于记者来说,想过舒适的生活并不难,但是我希望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能够对得起‘记者’这个称谓。”赵亚辉说:“一年到头,我希望自己最起码能有一件自己还记得住的事情。”
冲得上去,尽一个新闻记者的本分
“在现场采访过程中,可能会面对很多艰难险阻,在关键时刻能不去躲避,能冲得上去,能主动地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在。”——摘自赵亚辉采访手记
2003年岁末,伊朗巴姆发生7.0级地震,造成4万多人死亡。在经过近30个小时的艰难行程后,赵亚辉随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地震重灾区。整个城市都是废墟,大部分居民死伤,政府瘫痪,余震不断,水、电、通讯完全中断,中国救援队带来的首批救援物资甚至找不到官方机构接收。在救援队决定向民间组织移交救援物资后,赵亚辉主动请缨,和另一名救援队员执行押送并移交救援物资的任务。在完成任务并拍摄了移交全过程之后的返回途中,赵亚辉和那名队员失散,也因此和救援队失去了联系。孤身一人的赵亚辉一边步行寻找救援队,一边进行采访。在受到情绪失控灾民的意外攻击后,在面临人身危险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采访。5个多小时后,他找到了救援队大本营,虽然4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但他顾不上饥饿和劳累赶写出消息《我救援队抵伊朗地震灾区展开救援》、通讯《肩负救援使命》,连同现场照片在当晚发回报社,保证了人民日报对此重大事件的及时报道。
印度洋海啸后的第3天,赵亚辉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印尼班达亚齐,成为国际上最早到达重灾区的第一批记者。灾难现场的残酷场面让人震惊——“那里像是无数个‘9·11’的叠加,半个城市已经成为废墟,大部分建筑被毁,裸露腐烂的尸体比比皆是,散发的恶臭令人窒息,死亡、饥饿、疾病的威胁笼罩着整个城市。”赵亚辉回忆说。
在灾区采访,第一关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必须适应在成群腐烂发臭的尸体中工作。当时中国救援队赶往受灾最重的滨海区,进行遇难者遗体清理工作。队员们是全副武装,从头盔到靴子,但赵亚辉只戴着临时借的一个口罩。废墟中有很多发黑破碎膨胀的尸体,已经高度腐烂,还没有走近,强烈的恶臭就会穿透口罩。赵亚辉没有退缩,他忘记了恐惧和迟疑,冲上去,找到最佳的角度,跟踪拍摄队员用双手搬运遗体、清理废墟的全过程,用心记下现场的各种细节。
当时灾区治安状况很差,而且政府军和反政府军的武装冲突依然不断,救援行动是在军方保护下进行的。采访拍摄完后,要等军人护送回营地发稿就会耽误时间。为及时让中国和全世界的人们了解灾区和救援情况,赵亚辉毅然决定孤身穿越整个城市,赶回营地发稿。虽然途中遇到了一些危险,但最终还是逢凶化吉、平安返回并及时发回了大量图片和文字现场报道。
“事后回忆起来,还是有些后怕。”赵亚辉笑着说:“不过,经历得越多,经验会越丰富,心理素质也会越好,关键时刻对局势的判断能力、对意外的把握能力和处置能力也会增强。”这些年的现场采访让赵亚辉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记者在外采访的时候,遇到困难是常事,是常态,关键是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能力和方法,这也是记者素质的重要体现。
感悟生命,采访增加的不仅是阅历
“在深入现场和一线的过程中,记者往往会遇到困难,遇到艰苦,遇到意外,遇到感动,遇到震撼,遇到惊奇,甚至会还会遇到生命危险。当这一切都成为你生命中印迹的时候,记者增加的不仅仅是阅历,而是对心灵的净化和对生命的感悟,这种东西可以穿越名利,穿越金钱,穿越生死,变成新闻作品背后的灵魂,终身受用。”——摘自赵亚辉《品味激情》
“没有人能够穿越生死,但是心灵可以。”很多时候,当心灵穿越生死的过程中,身体也会遭受考验。2004年8月,在海拔7694米的西藏阿里最高峰——纳木那尼雪峰的主冰川上,赵亚辉就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那是参加为期50多天的中美联合喜马拉雅冰川科考,他是随队的唯一一名记者。科考途中气候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经常只能宿帐篷、吃干粮。在攀登海拔6000多米的纳木那尼冰川的过程中,赵亚辉高山反应十分强烈,整夜不能睡眠,体力又极度消耗,但他连续多日坚持每天徒步攀登十余个小时,获得了许多第一线的新闻素材。
离新闻现场越近,也就离危险越近。在科考队冲锋主冰川的日子,科学家们要从海拔5600米爬到海拔6300米的主冰川上打下冰芯,获取科学资料。历经十几天的攀登,由于鞋有问题,赵亚辉的双脚后跟被严重磨烂了。穿着副队长发的两双厚厚的毡垫和一双高腰胶鞋,他和另外几名队员一起同行,但是途中他们失散了,他孤身一人落在了最后。
晚上9点多,已经走了10个多小时的赵亚辉体能接近极限,他扔掉干粮、水等任何能扔掉的东西,凭借着雪峰峰顶升起的一轮明月辨别大方向,继续一步步摸索。在海拔6000米左右的地方,每走一步都是煎熬,由于体能极度消耗、心脏负荷过重,他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感觉,每一个毛孔似乎都在梆梆地跳。他不停地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停下来,一定不能休息,就这样,又走了近5个小时,最终,在凌晨2点一步一拐地到达了营地门口。所有队员都等候在那里和他一一拥抱,鼓掌欢迎他的归来。每每回想到这件事时,赵亚辉总是万分感慨,“那一刻,我永远忘不了。”
每次这样的野外采访回来,赵亚辉一般都会大病一场,连打数天点滴。2004年那次的冰川科考让他瘦了16斤,2005年珠峰测量让他瘦了17斤,还落下了偏头疼的毛病。“虽然这些年下来,身体上有些后遗症,但我并不后悔,”赵亚辉说:“我喜欢亲历式的采访,对此有一种先天性的亲近,因为作为记者,能够亲历一个新闻事件,无论事大事小,都是一种幸福。”
用心用情,用好的方式给读者讲述
一个好的记者,应该能用好的方式给读者讲述你看到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用好的方式去讲述并不容易,意味着记者要有很好的业务水平,要善于讲故事,这种能力不会在一朝一夕形成,需要长期的练习、实践和积累。——摘自赵亚辉采访手记
“有没有去亲身感受和体会,对记者而言是完全不同的。”赵亚辉相信,“只是道听途说,不管你再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只是停留在新闻的表面,很难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只有深入新闻现场,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当中,与新闻事实面对面,与新闻对象心贴心,才能倾听到心灵的声音,才能使自己感动,才能激发热情产生灵感,才能发现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才不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才能采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闻作品。”
这些年来,他采写稿件用心用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尝试用好的方式给读者讲述,同时坚持文字摄影两翼齐飞。日常的积累造就了关键时刻的爆发,在多次重大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他的新闻作品在全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受到了各方的好评。
在印度洋海啸灾区,他及时地为《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和人民网发回了40余篇、约4万字的文字稿件和200多幅图片。他怀着真挚的感情,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连续写出了《中国救援队的五天六夜》、《国际救援遭遇六大难点 中国队员尽力排难热情不减》、《花开班达亚齐》、《这些瞬间,我无法忘记》等4篇长篇通讯。在他笔下,震撼、痛心、欢笑、温暖、奇迹、送别,一个个普通的场面被刻画得生动、感人。中国地震局和中国救援队的负责人称这组文章为此次国际救援行动中最有深度、最生动的报道。
在西藏冰川科考过程中,他在《人民日报》开设“冰川科考札记”栏目,把亲身感受汇成《计划赶不上变化》、《狂奔36小时》、《藏西走廊的忧思》、《最长的一天》、《行路难 夜未眠》、《科学无价》等7篇随笔,生动反应了冰川科考的进程和艰辛,被多家网站广泛转载。这组文章当年获得了中国科技新闻奖一等奖。
在随“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跨越三大洋期间,他在与后方几乎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坚持每天把采访过程和远航感受记录下来,积累了数万字的“远望日记”。后来,部分日记以《远征好望角》为题在人民网上连载,当远望三号任务结束停靠南非开普敦港补给时,受到了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几个华人还专门上船找到他,拿着从网上打印下来的《远征好望角》说:感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船员们的真实生活,他们太艰苦了,太伟大了!他们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开普敦的许多华人华侨和留学生都在传阅这个日记,看到这些平实的文字,大家都很感动。说起当时的情景,赵亚辉感慨万千:“当时听到他们这么说,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觉得,这是对一个记者最高的奖赏。”
跟踪珠峰复测报道一百天,他付出了其他记者双倍甚至三倍的代价,为《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发回50余篇文字报道,100多幅现场图片。其中,仅在《人民日报》上就发表了各类稿件39篇,创造了单人单一事件连续发稿的记录。从作品类型上看,也是十八般武器,几乎样样都涉及到了。消息、通讯、专访、现场特写、照片等各种题材的报道都有涉及。在4月下旬之前,他作为唯一在前方的平面媒体记者,发回的大量的文字和图片稿件,都被各媒体和网站广泛转载,比如消息《珠峰高度如期复测》、《珠峰测量队挺进藏北无人区》,通讯《4800米上的48小时》,专访《珠峰“身高”如何测定》等稿件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广泛转载;在4月下旬各媒体记者陆续到位之后,他又着重以深度为特色,完成了一批深度报道和长篇通讯,比如《珠峰测高倾力攻坚》、《攻坚克难上峰巅》等等。冲顶成功第二天刊发的深度报道《追问世界之巅》,以历史的笔触深入分析和阐明了测量行动的意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后来,国家测绘局还专门来函赞扬“人民日报的报道发挥了旗舰的作用”,还授予他2005珠峰测量行动特殊贡献奖。
2006年,在多次参加野外科考和探险采访的同时,他还几次参与了重要的舆论监督和调查性采访,他认为这也是“亲历式新闻”。他参与采写的质疑报道《七问“论文迷局”》、《三十多个研究生怎么带》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广泛转载和好评,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关注。
作为亲历式新闻的忠实信徒,赵亚辉还在不断开拓,继续前行。
(贾西平/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