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此前,十届全国人大五次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发展现代农业新闻发布会已接连开场……随着两会大会议程的逐步推进,一场场新闻发布会如期而至,一位位政府要员逐次登场,等待记者发问。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厅俨然成了记者们举手提问的竞技场。
手臂高举如林,被新闻发言人点到并获得采访提问机会的记者自然令人艳羡万分,他们自己也备感幸运。在这一心理下,记者们提问的方式和表现不一而足,也有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的提问磕磕绊绊,话不连贯;有的声音发颤,语不成句;还有的辞不达意,不知所云。而最不能令人忍受的是,有的记者一拿起话筒,面对摄像机,脸上便露出一副深情款款的表情,如同诗朗诵般,令人疑惑在准备演出。
越是在意自己的表情,往往越容易打磕巴。
客观地说,有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提问出现卡壳,并不是因为业务水平,多是由于紧张和不适所致。记者多是作为采访者形象出现,偶被镜头捕捉,被推向全国、全世界亿万观众,立刻便觉得自己成了中心,也许只是一念之间,角色出现了错位。
事实上,正如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是作为人民的代言人,肩负着百姓的重托,积极参政议政,就是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每天奔忙在两会各个现场的记者,同样不是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而是要履行一个记者的职责。新闻发布会上的聚焦,“焦点”所在并不是记者个人,而是他的问题,此时记者的发言、提问,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在代表公众发言、提问。
这几年,笔者跑两会,看到的尴尬事儿还真不少。比方说,每场新闻发布会结束,新闻发言人还没走下主席台,记者们便扛着长枪短炮,举着录音话筒,团团将发布人围住。但往往一帮人簇拥着发言人走,却无人发问,或不知问什么问题。还有的因为问不出含金量高的问题,而被轻挡回来,得不到理想说辞。还有的,一帮记者围堵着某位代表委员,采访完了却面面相觑:这代表是谁呀?
记得一次两会上,吴敬琏委员面对有的记者的粗浅问题,不客气地直言记者多读两本经济学书,再来提问。
如今,随着两会采访的愈加开放、透明,两会民意表达的渠道愈发丰富多样: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甚至通过手机。去年两会时网站征寻网友《我有问题问总理》,收到了12万网友的提问。
关注民生,两会记者的现场不应只在大会堂、代表委员驻地,脚要多往基层跑,眼睛要多盯寻常表情,耳朵要多听百姓之声,说得再通俗点,无非是心中要多装着咱们的读者、听众、观众。
媒体作为传递、沟通两会代表委员与民意的桥梁、平台,担子不轻。(记者 崔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