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
|||||
煤炭资讯网 | 2007-3-21 16:17:19写作 | ||||
随着"第四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的采访也日益突显出来。网络新闻的采访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事网络新闻实务达成网络传播效益的重要环节。 一、网络新闻采访是网络新闻的基础工作,它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体采访的个性 网络新闻的采访不但包括传统媒体采访的方法,如:文字采访(如报纸采访)、录音采访(如广播采访)和图像采访(如静态的新闻摄影采访和动态的电视采访)等,还包括充分利用网络这个跨越时空的虚拟现实空间,按照新闻传播的需要所进行的新闻素材收集和调查研究活动。它主要以因特网作为新闻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多种方式采集新闻信息及相关资源。 网络新闻的采访,大部分源于传统的新闻采访的原则和方法,其传播的内容亦来自现实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的事实。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随着网络新闻的发展,其网络新闻采访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样式。与传统新闻采访相比较,网络新闻采访具有如下的特点: 1、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网络新闻采访所采用的采访工具主要是全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可以与这一网络相通的一系列全数字化的新闻采访和传输工具;2、采访内容的多媒体性。网络新闻采访是以多媒体新闻素材为其采访对象的,其采访涵盖和融合了传统三大媒介新闻采集的内容,即由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采访,又包括声音和动态视频的采集和摄录,是一种多媒体的全方位的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3、采访方法的交互式。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其交互性,这一特性也能从网络记者和网络新闻采访方式中体现出来;4、采访范围的全球性和速度的快捷性。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如果记者善于运用网上发布,就能取得独家新闻;5、新闻资源的丰富性及利用的方便性。从传统的角度讲,新闻获知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大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这只是获取新闻线索的几种方式,但它都强调记者主动出击、主动接触社会,强调记者的感觉能力。而在网络时代,记者无论获取信息还是传播信息,都面对浩瀚无际的新闻资源,记者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实地采访新闻、掌握新闻线索,一方面可以利用全新的线索,这样就拓宽了记者获取新闻的渠道,使记者的调研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当前网络新闻采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随着以"内容为王"的媒体竞争时代的到来,广大网络受众对信息获取、参与欲望的增大,单向传播的网络新闻采访成为阻碍网络新闻传播发展的"瓶颈"。 当前的传媒进入了以"内容为王"的媒体竞争时代,信息的综合性、海量性成为媒体间相互拼杀的一个重要手段。从现行的各种传媒设置来看,我们不难看到,集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影视、服务类的信息资料冲击着广大受众的现实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书"。网络传媒以信息的容量大和独特个性成为以"内容为王"之争的胜利者。但是,网络新闻采访源自传统的新闻采访,虽然网站也设置了一些互动性的内容,如BBS、自由评论、投诉、提供线索等,这就能说明网络媒体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吗?由于网上信息太繁杂,记者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受众的意见,更不可能对每一条新闻评论做出答复。网络传媒实际上仍然在单向的传播模式下进行着新闻采访工作。 传统的新闻采访是网络新闻采访的根,但是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适应网络新闻传媒这一新兴传媒的采访样式和理念,驾驭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符合受众需要的样式和特点,用全新的、适合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为网络新闻的传播来服务。 (二)网络新闻内容由简单的"移植"、"嫁接"等方法完成,使网络新闻采访缺失特色,"千篇一律"的网络新闻信息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网上新闻信息众多(且不说商业网站,因为他们没有新闻发布权),但千篇一律,难以满足受众。如2003年关于伊拉克战争,非典型肺炎疫情等报道中,以报道速度见长的网络媒体,仍未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原因主要是--- 记者采访工作打折扣。主要反映在独家新闻少,有效信息量少,重复性高。大部分网站的信息基本依赖传统媒体,有的甚至是报纸、杂志的"翻版"、"电子版",简单加工后就"移植"到网站上,就是一些专业网站也是从自己的"母体"上转发过来的,而且网上的信息甚至晚于传统媒体的信息。爱读报刊者花钱上了网,一看又是那些新闻,热情便减了一大截。 新闻的特点不突出。网络就不同于报纸版面,网络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海量的信息存量,网上传播新闻可以说没有量的限制。重大新闻"混迹"其中难以搜寻。网站信息量巨大,受众没有时间与精力统统浏览,而且大多信息虽标题不同,但内容基本重复,简单堆积,未经认真整理。本来可以把新闻写得有枝有叶、新鲜动人,可以大量地提供有关的背景资料、图片资料甚至有条件的还可以提供图像。但是,许多网上新闻完全还是传统的写法,简短有余,详尽不足。
一些网站的记者为了尽快发布新闻争"独家"、提高点击率等等原因,仅仅*互联网制作新闻。于是,一些未经认真采访和核实的稿件便仓促出笼,结果漏洞百出,致使出现语法不通,逻辑混乱,错别字连篇,甚至事件失实,这已成了这些网站的家常便饭,严重地误导了受众。甚至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网络传播非法信息,这样的信息如被专业网站转载,不但误导群众,而且还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在国际上,已经屡次发生传媒因疏于核实网上的信息,而陷入报道失实的困境中的事件。1999年初,英国广播公司(BBC)《每周焦点》节目收到一份电子邮件,称塞拉利昂前外长阿巴斯·邦度对持续不断的内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英国广播公司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在网上及广播电台报道了这则"小道消息",于是阿巴斯向伦敦高等法院提出诉讼。6月28日,法院判决英国广播公司败诉并要求在其节目中以及在互联网上向阿巴斯公开道歉,赔偿名誉损失,并支付全部诉讼费。 我国的传媒从业人员因为失察而损害新闻真实性的例子也不少。而且有的网站为吸引受众,连篇累赎地报道暴力凶杀案件、名人的花边新闻、娱乐界的绯闻等。更有甚者,不惜利用肮脏的内容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不过,随着受众文化水平的整体的不断提高,这样的新闻报道会越来越难引起受众的兴趣,从而失去市场。 三、对网络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的新要求 (一)网络新闻采访人员必须能熟练地操作和运用数字化采访工具。 网络新闻传播的物理基础是高新科技,其功能的开发运用也要依*高新科技。网络新闻的表现形式将逐步由静态"图文"转向动态"视频",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媒体将新闻信息编写由简单的"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发展成为集视频、音频、文字以及大量相关信息链接的立体报道形式。今后网络新闻采访中还会更多地运用视频采访等手段,远距离实现"面对面采访"。这些网络记者都是复合型的多媒体记者,他们可以写新闻、摄影、摄像、操作数字录音机和摄像机,以及制作网页等。 如没有一定的科技水平,在网络传播上很难有突出的成就。这一点不用过多解释,就是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不但要会用,而且能熟练地使用网络这一现代化信息工具,做到快速编稿,及时发布,以及网络新闻的创新应用。 (二)网络新闻采访人员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互联网的出现,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给广大受众的学习、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网络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信息的控制变得几乎不可能。进一步说,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出现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更大的挑战。有鉴于此,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应引导受众怎样从网络媒体上获取需要的信息、如何识别错误的言论、如何确立正确的舆论方向。这样,即使突发事件爆发时各种消息蜂拥而来,我们也能正确识别,并独立地做出判断。网络新闻传播打破了原来的地域与行业的限制,直接面向全球,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方式要调整,知识结构要调整,视野要调整,新闻的价值标准也要调整。然而网络新闻的稿件来源是非常丰富的,一部分来自传统媒体及记者采写和刊载的新闻报道;一部分来自网上的各种渠道(如BBS、网上聊天、新闻组等);还有一部分来自网站记者的原创作品。 再者,相当多的网络新闻的受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他们在网上阅读往往是带有专业需要的,面对这样的受众,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有更高的文化修养,更丰富的知识积累。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在全球传播和"软力量"较量中的地位,在制定我国新闻传播宏观政策时,注意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因此,作为网络新闻记者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政治、业务素质,才能对新闻线索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网络新闻采访人员要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 网络的发展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给新闻工作者带来极大的便利,记者可以借助网络与采访对象在电脑上交谈,可以接通有关资料库查询相关内容,可以在远离办公室的任何地方以很快的速度发回新闻与照片......总之,通过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科技的发展为新闻工作者带来很大的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可以比以往轻松些。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竞争将空前加剧。这竞争既包括信息量与信息可*度的竞争,也包括人员素质的竞争。谁的行为敏感性强,谁的速度快,谁就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电脑、网络知识,加强网络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善于利用各种软硬件设备,才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此外,新闻从业人员还必须注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调动新的经济手段,在获取信息资源时,既要看到多媒体的排他性又要看到其相互依赖性,不能一味谋求压倒其他媒体称王称霸,而应在互相依存、互相配合中,使自身竞争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 (四)在网络新闻发展的过程中,记者应具备更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这种道德意识已不只限于传统的职业道德范畴,而是指新闻工作者本人在信息传播中,必须具有强烈的道德心,对发出的每条消息负责。网络新闻,不管稿件来自何种渠道,都需要经过反复认真的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同时,专业新闻工作者还要积极利用自己的资料发现并谴责不道德的信息传播现象,以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纯洁度。专业新闻工作者还要具备良好的形象,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更易被接受和信任,从而增强传播的效果。记者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在努力增强责任感的同时,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尽可能地减少和杜绝稿件中差错的发生。总之,网络记者应重视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树立良好的整体职业形象,以顺利完成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者角色的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