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浅谈煤矿职工思想隐患的特征危害及对策

煤炭资讯网 2007-12-24 6:58:34要闻
浅谈煤矿职工思想隐患的特征危害及对策 作者系陕西澄合二矿宣传部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永恒主题,隐患是煤炭企业的大敌,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因素,追根溯源,井下安全隐患的产生大多是人为因素。再说,人既是安全隐患的制造者,又是受害者。要消除事故,首先要消除事故的隐患,而要消除事故隐患就必须铲除井下职工思想中的隐患。

一、 思想隐患的类型及特征

思想隐患是无形的,其特征是具有极强的隐匿性。因为它不像一般事故隐患的以某种形态显现出来,易于被发现和消除,因此也就更具有危害性。思想隐患的特点造成事故的突发性,往往能在瞬间形成事故隐患,在人们猝不及防中造成事故。井下职工思想隐患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麻痹大意。其表现是对井下危险浑然不觉,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缺乏积极的应对措施。当情况发生突变,往往无法有效控制事态。

2、侥幸盲动。其表现为就是偷懒省力人在行为前已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但经验证明并非所有的危险必然造成事故。因为偷懒人往往按主观愿望判断,夸大安全系数,缩小危险系数,使其判断出现偏差。

3、认识错误。其表现为:认为井下不违章无法生产,要生产必然违章。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极为缺乏安全意识,工作中故意“三违”,盲目蛮干,成为许多恶性事故的始作俑者。

4、逆反心态。其表现为:思维偏激,不让这么干偏要这么干,常与安检人员周旋。错误地认为安检人员有意找茬,而故意和危险相伴,给事故以可乘之机。

5、从众心理。其表现为:看到别人“三违”,明知不对,反而盲从,以法不责众自慰,因而,成为事故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6、憨大胆。其表现为:遇到危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危险麻木,往往凶多吉少。
7、自由主义。其表现为:有章不循,有规不遵,有禁不止。工作中因图省事怕麻烦,常按自己的方式行事,不惜违章。

二、 思想隐患的成因和危害性

1、思想隐患的界定。思想隐患是隐匿于人思想中的具有危害性的信息。当条件具备时,它会自动“跳出”,给人错误指令。

2、思想隐患的成因。美国一名著名学者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你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总之一切都始于人的思想观念。思想隐患的形成也具有其因果关系,也需要一定的过程。一个刚下井的职工几乎不存在有思想隐患,但随着对所从事工作的熟练和某种技能的掌握,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较为稳定认知,在“经验”的积累下,这种认知会转变为观念。这种总体观念中有正确的观念,如:安全观念,这是靠安全教育和理智得来的。也有可能含有错误观念,主要来自“经验”加人性的弱点。一个人在他所长期从事的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经历许多危险,并未酿成事故,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麻痹思想,进而成为思想隐患。

3、思想隐患的危害性。思想隐患因其具有隐匿性,所以它危害性更大。它的特征:一是不易发现和不能及时消除,往往更易酿成事故。二是具有顽固性,且能随时制造安全隐患,危害自己和他人。三是具有不良影响力,在他人头脑中寄生思想隐患。

三、 消除井下职工思想隐患的对策

1、事故超前预防教育。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出了工伤自己受苦,家人受累,这些道理即使有思想隐患的职工也懂。这些职工虽然在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但决不想出工伤丢性命。对他们进行事故超前预防教育是消除其思想隐患的第一步,也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这项教育要从哲理层面讲清“预防”的重大意义,让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到事故超前预防是减少和消除事故的根本途径,并要让职工掌握事故防范的具体做法和规则。

2、亲情联动教育。可通过开展井口送水、井下送爱心餐、安全恳谈、过生日等方式掌握职工所思、所想、所为,用片片真情教育和引导职工按章作业、珍爱生命。通过过“五关”帮教等做法帮助“三违”人员及有思想隐患的职工认识其危害,同时与其及家人沟通,开展联动教育,充分利用亲情化关系达到软化、触动、说服的效果。

3、实例触动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对“三违”人员及重伤人员进行曝光亮相,另外,让重伤人员、伤亡家属进行现身说教,讲痛苦,谈悔恨,制作成专题,在职工中利用矿有线电视自办节目播放,力求达到触动灵魂的教育效果。

4、条规教育。在我们的职工队伍中,对安全法规制度无知或了解不透,没有掌握者占有相当比例。因而无法在心里确定正确的行为准则,为思想隐患留下了存在的空间。因此,对职工进行扎实有效的条规教育十分必要。首先应通过安全培训让职工完全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规章、技能,其次要以《煤矿职工安全知识手册》为主,通过区队充分利用每周学习日、班前会,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力度,使职工透彻了解安全法规和基本精神。教育还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要务求实效。

5、心理调适教育。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各种社会生活矛盾也较为突出,易于造成心理压力加剧,加之井下工作环境特殊,易于让人感到压抑恐惧。因此,进行心理调适教育很有必要,采取家访、谈心、爱心帮教等方式,把职工的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再一个是根据特定环境人的心理特征,教育职工掌握心理调节技巧,适时释放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总之,思想隐患是形形色色的,其危害极大,不去从人的思想上消除,就难以从根本上杜绝“三违”和事故。因此,消除思想隐患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必须用各种方式下大力气作好职工思想隐患排查工作。

本网通讯员:屈争印 编 辑:晓岚


本网通讯员:屈争印 编 辑:晓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