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矿集团梁家煤矿依靠支护改革打造4105大面的绿色通道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2-22 20:09:43要闻 | ||||
在4105大面回采的前期,许多人把该面称为“要棋”、“险棋”。所谓“要棋”是因为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工作面要承担矿井乃至集团公司主要的生产任务,与矿井的生产接续及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所谓“险棋”,是因为该面是二合一的孤岛面,两巷压力显现相当明显,早在顺槽掘进施工过程中就存在前掘后返现象,顶板下沉、两帮内挤及地板底鼓速度超乎平常,给回采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给两巷支护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对支护管理难题,该矿在总结以往工作面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两巷控制超前,措施预案超前”的原则,按照大面管理课题化的模式,大刀阔斧地进行支护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巷道变化给生产带来的制约瓶颈,全面提高了对大面的驾驭能力,实现了理性掌控。一是加长了支护长度。将上顺支护始终保证在120 米,下顺保证在200 米,并首次在下顺采取铺地板梁措施;二是严把了支护质量,按照相关要求,狠抓了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在关键区域每班补液2次以上,并坚持每天动态检查验收,确保支柱的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避免“空架子”;三是采取了加密支护方案,在原有支护的基础上,本着“宁强勿弱”的原则,在重点区域进行了套棚,并根据实际状况及时对巷道施打了护帮锚杆,有效减少了巷道内挤;五是坚持执行分析追究制度。对于支护方面出现的问题,坚决进行分析追究,引领员工牢固树立支护意识,辩证处理支护与生产的关系;六是对巷道实现动态管理。施工区队在运输巷设点放线,不间断对运输巷进行数据测量,进行定期分析,总结巷道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际需要,超前采取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另外,整队巷道遇水容易底鼓的特点,施工区队全面加强了水的管理,在单体柱卸液过程中,配备了专门的容器和工具,有效防止了底板存积水现象,不仅减少了巷道的卧底量,且为生产赢得了更多的开机时间。 如今,“要棋”已经耀眼夺目,“险棋”已经化险为夷,工作面挑起矿井乃至集团公司相当长一段时期主要产量任务的重担,正是支护改革,让梁家煤矿牢牢把握了生产主动权,在把握“均衡稳定,正规有序”的基调、打造绿色通道的同时,赋予人们更新的启发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