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展风采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2-12 18:41:31 要闻 | ||||
提起小青矿保安区通风队张秀山,人们都说他是敢在风口浪尖上亮剑的人,之所以这样说他,是因为他18年与事关职工生命和矿井安全的通风打交道,不但没有在风口浪尖上附首成臣,反倒依就一手“呼风唤雨”的本领,让井下变得“风调雨顺”、“风平浪静”的事折服了大家。 今年39岁的张秀山于1989年技校毕业分配到小青矿保安区工作,那时的他对通风工作并不了解,更谈不到有什么感情,仅凭着安安稳稳上班就行了的感觉打发着日子,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1991年,一次突发的瓦斯爆炸事故在他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他立下誓言,一定要刻苦钻研通风技术,降服井下风流,让大自然的风乖乖地顺从人意。言即出,行必果。张秀山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自此以后,他从骨子里,气质上透露出了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每当遇到不会的活他就主动请教老师傅,不弄清楚就变着法地缠着老师傅没完,一次,他为了弄清一个问题还请师傅撮一顿,师傅在感动之余终于为他指点了迷津。为了了解井下风流的习性,从理论上攻克通风技术,他还购买了矿山测风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张秀山毕竟只有技校文凭,要掌握通风技术并非容易,为此,他特意准备了一本笔记,把重点之处反复背,把不会的东西一条一条记下来,利用工余时间请教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和矿培训中心老师,一次,他在家里遇到一个解不开的计算题,为了急于找到答案,他不顾夜晚跑到单位技术人员家里,反复演练,最终记在了心里,后来在工作中应用起来得心应手。由于张秀山勤奋、好学特别善于动脑筋,短短的几年里,他就熟练地掌握了矿井通风方面的专业技能。长期与通风摸爬滚打在一起的张秀山,并没有满足于通风理论的学习上,他把学到的理论毫无保留的用在了矿井通风工作中,一举一动中依然彰显着那种钻劲,先后攻克了通风技术上的一道道难题。过去,小青矿井下给设风门钻眼时,完全依靠木钻钻眼,即费力气,又费时,每挂一道三角门,需钻22个眼,四个人工作一小班才能完成,而且质量也没有保证,张秀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反复琢磨,仔细观察,在现场一蹲就是一个班,通过仔细钻研,多次实践,终于发明了把钢钻头与风煤钻套件焊接在一起的方法,自制成一套风木钻实施钻眼,结果同样一道三角门只需两个人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了,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质量和安全。张秀山还凭着一股钻劲敢为风流把脉,几年来他已摸透了风的脾气和秉性,管理起来早已得心应手。今年3月份,他又针对井下一些风门开启受风流负压影响,开启缓慢,个别甚至打不开的现象动起了脑筋,几经摸索,多番实验,大胆研制了风门卸压“百叶窗”装置,通过用风做动力与同道风门风缸相联接,令风门开启时产生压强作用,首先开启百叶窗,卸掉风压,使风门压力下降并完全转移到另一道风门上后,以便轻易开启此道风门,消除了高压风门开启缓慢或打不开的现象,此项技术在公司各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张秀山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因此脱颖而出,成了全矿通风系统的首名工人技师,又一步一步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通风队长,他所在的小青矿至今已连续16年未出现通风事故。有人曾对他说,行了,队长也当上了,差不多就行了。但张秀山却淡淡一笑说:技术是无止境的,当队长不学习早晚也会被淘汰。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几年来,张秀山从未在通风技术上停留过脚步,他又先后完成了单扇风门风控闭锁装置、风门双线闭锁装置等多项技改项目,井下风流所经之处,无不留下了他辛勤的脚步。日前,在集团公司举办的技能运动会上,他又以超群的技能斩关夺隘,一举登上了集团公司通风工种“状元”的领讲台,以超一流的水平,再次展示了不俗的风采。
|